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岘首山踏青访古(散文)
正文

在古城襄阳,人们提到的岘山多指襄城以南的岘首山。其实,岘山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岘首山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以南5里,背靠巍巍大荆山,环抱“铁打的襄阳”,遥控“纸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汉水,让本向东流的滔滔江水拐了一个大弯儿形成了襄城庞公一大片平地。大宋淳化年间,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命率兵与元蒙在此数度争战,收复失地后,作《襄阳铭》道:“壮哉岘,脊南北。翳墉壑,几陵谷。乾能央,剥斯复。千万年,屏吾国。”

岘首山虽然算不上名山大川,但处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可谓一石一古迹,一木一景观,称得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山。据传到清朝时岘山仍有十景灵显石、龙虎岩、流霞洞、啸月台、甃子室、盘陀坡、古冰井、涤钵池、锁凤桥、归云岭。同时,还有刘备马跃檀溪、刘表设伏毙孙坚、杜预高岸沉碑、孟浩然踏雪寻梅、绣凤点睛、虎皮井等众多轶闻传说。

早春二月,我与东安君结伴到岘首山踏青访古,近距离领略了它的绮丽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了却了深藏在我心中良久的一桩心愿。

我们从化六建穿厂而过,经岘山东北坡的山间公路(通往原微波站),再折转到崎岖林间小路,“左右林野旷,不闻城市喧”,尽享清幽静谧,聆听小鸟鸣唱,边走边看,且走且谈,不知不觉来到岘山北部的半山腰。抬头仰望,但见在杂草树丛间有一数丈高的蘑菇状巨石拔地而起,上面刻着“岘石”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此乃襄阳市区第三高山,海拨363米,山小而险。唐代杜审言、孟浩然、李白、王维等都在此留下足迹,有岘石寺、羊叔子亭、岘石寺、岘石洞石刻、栖霞洞啸月亭等众多名胜古迹。岘石洞洞口的上方与两侧另有自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题跋摩崖8块。我们顺着石头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连忙用手机和IPAD拍下一个个珍贵的照片,一一揣摩和辨认摩崖石刻墓碑的图文及内容,深深地为古人的旷达境界和人文魅力所吸引。

看完岘石、栖霞、啸月等摩刻,我们复又向上攀登。山风习习,阳光和煦。正在延伸的岘山绿道已开始平整路基清除两边杂草树木,工程队正用骡马一筐一筐向沿途搬运沙石材料。再过数月,人们就可以沿着石板路去访古、休闲和锻炼了。

蛮王洞则是我们寻访的第二个地方。蛮王洞又叫王莽洞,位于岘山主峰南侧。因传说王莽追刘秀的民间故事而得名。我们翻过山脊顺着羊肠小道缓缓而下,来到蛮王洞前。洞门口迎面的钟乳石上刻有“蛮王洞”三个大字,四周的钟乳石千奇百态光怪陆离。洞内有石刻像三组六尊,题刻三块。据文史专家考证为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的一块,记载了郡太守游襄阳城南诸峰一事。该处古迹是截止目前有史料记载并保存基本完好的岘山两处造像石刻之一,也是同时具有文字石刻和造像石刻的岘山唯一一处胜景。

日上中天,极目四望,茫茫苍苍,江天空阔。我们登临岘山顶往南看,有楚皇城、张自忠上将抗日殉国处以及古代色情文学鼻祖――宋玉故里。朝东方向,夹鱼梁州与山水田园派诗的开创者――孟浩然的隐居地鹿门山隔汉水相望。近处,唐城峨然耸立,崔家营大坝横卧江波,跨江高铁大桥即将合拢。向北远眺,米公祠、古邓国和关羽水淹七军遗迹尽收眼底。注目西去,孔明躬耕地――古隆中烟雨朦胧。岘山脚下的襄阳城和夫人城,是郭靖黄蓉大战元兵之地。在葱茏的林间穿行,解放襄阳隆隆的炮声仿佛仍在我们耳边回响。

名山名水出名人,当然也出名石。“岘石”就是极品古石。凤凰山出的襄阳石,宋代的“云林石谱”己有记载。三千里汉水,流到这儿被岘山迎头一挡,拐出了一个大大的急转弯。岘山美石不断被冲进汉水,在鱼梁州形成了汉水第一大卵石滩,成为远近奇石爱好者的天堂。试想,仰望幽幽岘山,伴陪沧沧汉水,醉赏浑浑美石,云游的人们该是不亦快哉!不亦乐呼?

关于岘山十景的描述有清朝诗人郑梅岭的诗作为证。我们除了亲眼目睹到“月散千林影,寒邀众壑潺,一声长啸处,落叶满空山”的、啸月台的别致风景以外,不见了灵显石的嶙峋、龙虎岩的隐卧、流霞洞的青霞、秋子室的澄水、盘陀坡的石路、古冰井的野茗、涤钵池的石鳌、锁凤桥的鹤子、归云岭的冷翠,但是丝毫没有减退我们踏访的热情。

在岘首山还有一个传说,祖军士高射杀孙坚于此山。(《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旧有岘首亭岘山亭。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驻襄阳。死后,其部属在岘山祜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称此碑为堕泪碑。因207国道改建扩宽,原来我们坐班车路过就能看见的杜审言墓和堕泪碑现在不知迁移何处。因为已是六个多小时的跋涉劳碌,身心疲惫的我们就没有再去探寻只好抱憾而返。

据传,岘首山原来摩崖碑刻甚多,有李曾伯襄阳铭、南宋赵淳扫墓记事铭、堕泪碑、杜预记功碑、来将军去思碑等。岘石、苍岩、栖霞、啸月等摩刻字迹仍清晰可见。但时至今日,由于时光流逝自然的作用和人为的因素,岘首山原来摩崖碑刻能见到的已然不多。崔家营水电枢纽工程竣工后,江水不仅淹没了一些古迹,而且这段汉江已是“高峡出平湖”,再也见不到“岘山风湍急,云帆若鸟飞”的景况。

至于习池源头白马泉,虽说没有真迹,但在白马山下,汉习郁引泉水凿池水养鱼,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郊野园林—习家池,自古以来就是迁客骚人游玩宴饮之地,经过这些年的修扩建现在已成规模、风景更加迤逦。群山环抱,苍松古柏,流水潺潺,亭台掩映,可能是去年“暖冬”天气的缘故,初暖咋寒的早春二月,春姑娘已悄然而至。小草钻出了嫩芽,杨柳吐出了鹅黄,白玉兰、红玉兰竞相开放,桃花、李花、杏花、梨花争香斗艳,“朴”、“雅”、“野”的风景特色把整个景区彰显得分外娇娆。这天,正赶上“三八妇女节”,到处春意浓浓,到处游人如织,到处一派祥和,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当我们来到岘首山脚下的北坡,只见有人在将裸露的山崖雕刻人文始祖伏羲巨型雕像,左侧的孟浩然雕像已经成型,还将配套观光旅游元素,形成特色性生态文化旅游区。届时这里将成为市民访古、追思,旅游、休闲的又一绝佳去处。

孟浩然故里观音阁一带依山傍水,东可望鱼梁洲,远眺鹿门山,与习家池同为市内登临观赏胜地。阁下有凤凰池,常年不干,只可惜水不再清,游鱼也不可数。池旁岩石上刻有道光五年(1825年)“凤皇池”三个大字,亦可一观。尚存缭绕烟火的观音阁下,昔日的风林观码头已被建成游艇码头。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历史上流传下来关于岘山的诗举不胜举。而实际上,这位来自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则是古往今来以诗描写岘山最多的诗人。而如今,我们没有孟浩然的诗风古韵和旷达情趣,只能把他的绝唱“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作为古城襄阳的旅游名片。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襄阳的风景确实让人陶醉,岘首山的风情的确迷人,我们多么希望长留此地,成为岘首山高阳池常醉的山翁?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