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转山包之_游走在黑颈鹤保护区边缘
正文

几年前,相关部门划定了昭通市的国家级珍稀动物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这是件可遇不可求的大好事,对于拯救此种只在国内生息繁衍的“国宝级”候鸟,以及保护被称为“地球之肾”的高原湿地,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保护区边界的划定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功利性,昭通市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仅纳入昭阳区大山包乡范围,却人为地将与之毗邻的鲁甸县新街乡转山包村排除在外。殊不知鹤群并不理会行政区划那一码事,它们在迁飞中恪守着自己的行为准则,年年都有数百只黑颈鹤眷顾着转山包村的23.1平方公里土地,并且将这里当成它们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年年准时往返,从不轻率地飞往别处。

其实转山包历史上就是一个有鹤类栖息的地方,这里曾经有过殷家碑海子和王家海子两大片湿地,并且在地理环境上同大山包紧密相连,有着同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唯一不同的是,两地分属昭阳和鲁甸两区县,在地图上隔着一根细细的红线,移置到大千世界这个硕大的“沙盘”上来,也就变成了人为添加的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界桩。可别小看这些冷峻漠然的标志,两边的黑颈鹤享受着截然不同的礼遇,一边有人工投放的食物来缓解着短暂饥荒,一边却是在艰苦中奋斗中忍饥挨饿。但优越感从来没有影响到弱势一族的生存信念,它们仍然载载反复,只衷情于曾经熟悉过的土地,不由让人对它们的君子德倍加赞赏。

随着摄影爱好者队伍爆炸式剧增和黑颈鹤题材摧枯拉朽的泛滥,地处南方的黑颈鹤越冬地迅速成为摄客们竞相追捧的地方,每年大家们都全副武装地游走在草海、大桥、大山包和茂林四片湿地间,以人头攒动的方式来追逐黑颈鹤俏丽的身影。但是,黑颈鹤对于“长枪短炮”带来的惊扰并不感冒,这种具有较高警觉性的大鸟一旦发现陌生人便成群飞遁,当然其优雅的飞行体态无疑也成了摄影者抓取的目标。在这四片高海拔的湿地中,除茂林湿地面积较小,所承纳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极少外,大山包是第三个被批准成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种群数量也略低于第二个被批准成立保护区的大桥湿地。其实关于大桥和大山包哪边鹤群数量更多的问题,过去学界曾有过争论,大桥的鹤群要加上马树的才是一个完整群体,大桥和马树两个乡镇分属于云南省曲靖市的会泽县和昭通市的巧家县,但大桥并未设置边界,来的都是鹤,怎么算都是一个群体。而大山包的湿地保护区就不同了,它的边界显示转山包的几百只鹤属于另外一片湿地,只要不在飞行中领空越界,它们就并不计算在一个群体之内。这样也好,给鲁甸人发展候鸟观光也留些余地,免得鹤群在有的地方惊吓过度,种群习性发生较大改变。生物进化毕竟是个渐进的过程,进程过快不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个特殊的原因,我来到转山包村小住,经常游走在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边缘,亲切感受着界标之外的风景和人文,以及黑颈鹤翅羽下的这片神奇土地。转山包村地处整个大山包高寒冷凉山系的东南角,是全县唯一有黑颈鹤栖息越冬的行政村,全村地广人稀、耕地瘠薄、物产单一、封闭落后,村民贫困程度极深,广种薄收成为全村农业经济的典型写照。然而这里却成为越冬候鸟的又一乐园,原因除了广袤土地的农收残留可供觅食外,村边绵延山岭的松林地带还可为鸟儿们夜宿提供安全庇护。以黑颈鹤为主的越冬候鸟依赖高山湿地,并不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成天都在水中觅食,支撑其体能消耗的大多数食物还是来自于农地里剩残的粮食以及山坡上凋落的草籽等等,湿地的浅泽实际上是候鸟们保持与人畜警戒距离的有效工具。但有相当数量的鹤群不愿在寒冷刺骨的浅水中过夜,它们选择了远离村舍的周边林地,村旁有着大片松山的转山包因而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黑颈鹤是“信鸟”,它从暑季栖息地若尔盖湿地南迁以及从越冬地北飞的时间年年相似,南方栖息地有句流传颇广的谚语:“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十分生动地说明了鹤群迁飞的规律。黑颈鹤只在暑季繁衍,南方人从未见过鹤群产卵孵化,却每每见到幼鹤数量的增添。幼年的鹤呈浅灰色,比较活跃,喜欢粘在父母身边,因此三口之家在鹤群中很容易辨认。鹤群的“信”还表现在对栖息地的选择上,同一鹤群只在一个认准的地方落脚,并且代代延续着对栖息点的恪守,若非遇上不可抗拒因素,是不会轻易改变“根据地”的,诚如它们始终保持着对爱的钟贞,除了会用最惨烈的方式为爱殉情而外,也有的鹤可以忍受沦为种群中社会地位最低的鹤哨这样的悲悯,孤了一生也不再另觅新欢。如今人们追捧黑颈鹤的狂潮中,多数人除了捕捉鹤群那种飘逸洒脱的身影外,更多是感念它们那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当然也不排除盲目跟风,我也曾见过拍鹤多年却不得要领的“摄坛高士”。

顺着保护区的边界往东走,最先看到的是殷家碑海子,原本这里的湿地面积要大得多,后来由于村民们放水取海垡从湿地正中排了一条地沟,取出的海垡车拉马驮,整整够村民们当作燃料烧了很多年。而湿地面积却迅速缩减,尽管后来以政府行为作了恢复,却尚未达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就这样一个水池子,也成了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于是保护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地堡式的投食站,算是保护区外的一个缓冲地带。水池边的大片土地就是黑颈鹤觅食的地方,不管有没有鹤在地里,鹤群用脚趾印在松软泥地上的痕迹都清晰可辨,密密麻麻的脚印像一页页天书,等待着多情的候望者去悉心破解。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山岗上的鹤影,听见疾风中婉约的鹤唳。顺着一条破烂不堪的乡间便道,转过一串大大小小的山头,前面就是村公所驻地,地理环境的独特性清楚地诠释了村名的由来。村驻地周边约有二十来户人家,这是站在村后小山至高点上能够看到的两三个村庄之一,转山包的大多数村子都分布在低洼沟谷中,且十分稀疏,村子与村子间相距甚远,每个村子的人户也不多。随着异地安迁或举家外出务工,每个自然村都留下较多的残壁断垣,让外来过客心生惊悚和诧异。村驻地东出不远有个鱼塘,是从一片湿地首部围堵出来的,隔着一道小土坝和一条小土路,便是纵深数公里的王家海子,不过如今仅能算做草甸,而不再是积水较深的湿地,过去的水体早被排干,但不管怎样,这里仍是全村境内黑颈鹤最为密集的地方了。以这片草甸为中心,呈放射状零星分布着许多面积不大的渗水草地,也是黑颈鹤常去光顾的地方,随着栖息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些美丽的高原精灵们竟然将宽容的尺度把握到了极限,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常在黑颈鹤栖息地逗留的人们还发现,鹤群与当地人畜的警戒距离缩短到难以置信的程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然建立起垂世风范,如果没有个别不怀好意的人肆意破坏和骚扰,这个世界原本要太平得多。

游走在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边缘,倍感那些人为的定义都是多余的,鹤类只尊崇于自己的本能和天性,在天宇间翱翔,在山岭间漫步,甚至在朔风裹雪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和嬉戏。有时我更切身感受,那些被保护区圈围起来的鹤群,更容易在人们的追捧中饱受惊扰之苦,而不少苟活在边缘的种群则更率性、更自由,虽然它们一定程度脱离了人们的视线,较少受到关注,或者根本得不到实惠,但它们同样在完善着真实的自我。保持一颗不在乎宠辱得失的平常心,或许这才是我们所欠缺的。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5: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