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先秦诸子杂说
正文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蜂起、风云密布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也是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和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国人习惯将这一时期称作“先秦”,就象庖丁解牛时给割下的每一块组织取个名讳以便下厨之前区分一般。事实上先秦应该是秦王瀛政剿灭六国之前漫长人类进化史年的泛指,其间包含了整个原始蒙昧和文明曙光熹微的夏、商、周时期。先秦曾出现过许许多多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所具有的卓越贡献,其中不乏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思想和学派。先秦诸子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庞杂思想体系,也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各种学说的创立在思想上和作风上大都标新立异,努力做到互不涵盖、互不牵扯,纵有几个并非开山鼻祖的学派中坚也侥幸入列,但其对原学术的发展可谓是触及精髓,因而先秦诸子真正可以称得上算是什么什么家,譬如《汉书·艺文志》所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到了西汉,学者刘歆收录了诸子以及他们衣钵弟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汇成“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使后人抬举出了“诸子百家”这样一个强大阵容。先秦诸子其实人数不多,闻名于世的不外有孔丘、孙武、墨翟、老聃、孟轲、庄周、荀况、韩非和秦相吕不韦等等,分宗分派也就是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数道门庭罢了,全不似现今这般旌旗招展,一望无际的“家”们闹闹嚷嚷地大肆巧取豪夺,总爱做出些令列祖列宗们汗颜的事来。

先秦似乎注定要有这样一个允许他人说话的特殊学术氛围,而并不是象西汉董仲舒靠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禁锢了他人思想这般霸道。先秦诸子们趁着那些“小国寡民”的盟主在拼命捞政治油水的时候休养生息,然后代表不同阶级利益或阶层意愿的学者都在发表言论,要么给自己的思想观念贴金,要么向其他门派的立场辩难,形成了一种四下喧腾且沸沸扬扬的争鸣气势。后人说那叫“百家争鸣”,无论驳难也罢,诋毁也罢,确实出现过一个思想交流尤为活跃的盛大局面,这是为人类进化史上所不多见的。争鸣的结果无外是想将自己的一家之言强加于他人,但讲话的人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自觉意识也就变得形形色色起来,我想真理也不是绝对的,要是能把见仁见智的东西囊括起来加以消化和吸取,总有一天会令受益者大加“贤明”,这就是先秦诸子开创各自学派先河的历史作用。

孔丘先生已经令国人顶礼膜拜两千年了,他那颗“以仁治人”的心潮依然激荡,不管从《论语》的说教还是从周游列国的事实本身,都在散发着为政以德和提倡孝悌忠恕的气息。孔子倡导“博施于民”、“泛爱众”,原本是实足从统治阶级利益着想的,可是当时竟无一个公子王孙领他一分情,使得“儒圣”不得已去为三千弟子的衣食福禄处心积虑,反而在寂寞中将“有教无类”的思想发扬光大了,给后来的教育界同仁们找到一碗饭吃;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用兵书来引导“全国为上”,尽量地避免肆意杀戮,也算得上是一种创举。孙子教人们如何去战胜他人,顺应了武林盟主们独霸江湖的心愿,肯定会倍受器重,因而他辅佐的吴国一时名振宇内也不偶然,但一朝这些招数让人学去了,再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杀他个回马枪,小小吴国就又挺不住了,有人手持这本“世界古代第一兵书”逃出去说是作经商指南,我想那句“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用兵策略,倒真有些放之四海而皆准;墨翟可谓是第一个敢于挑战传统的人,因而最早公然站出来挑剔儒圣学说中的不方不圆,留给他人一个仿效的理由。应该说没有墨子,“百家争鸣”的序幕至少不会如期拉开,诸子学说也不可能在不断的否定之中自我完善。主张“尚贤”、“尚同”,也就是希望任用贤能人才,实行集中统一的政令,以及对百姓不能厚此薄彼的“兼爱”,反对以武力征服一切的“非攻”等,都是墨家足以博得世人称道的思想精萃;老聃李耳据说是孔子的老师,他的五千言《道德经》往后甚至成了一派宗教的镇教经典,一些神话是不是在他过函谷出西关时留下的尚不得而知,反正老子“莫知其所终”,传说也就可以编得无边无际。不过老子平生痛恨强权,反对重税,抨击战争,有很多在普通百姓听来既入耳又入时的话题,能教化众生也实不足怪,尤其是倡导清静无为、绝圣弃知的消极思想,对于抚慰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且饱经重创的心灵很有煽动性,就是那一个效法自然的“道”字都很费人动一番端详,其推崇的“小国寡民”充其量抵得上一个半个“乌托邦”,好在他那种“以柔克刚”的独特认识很有积极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了诸多事物表面上的优劣与成败,为弱者找回下不来台阶时挂在嘴边的一点面子;孟轲、庄周、荀况这些人都是给前辈提鞋子到家的人物,但他们提鞋的本事提得到点,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祖师爷的学术研究,还创出自己的一行一道来累后人诵读。孟子推行“仁政”,荀子主张“以礼容法”,这两名儒学精英最终还是被统治阶级出卖了,他们的政治见解有很多又被拿来作为压榨劳苦大众的工具,可见儒家的“仁术”并不能真正打动世人的恻隐之心,有些至仁的东西一经他人纂改,反而会成为贻害万众苍生的毒蛇猛兽,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庄子最为世俗津津乐道的当属他的蝴蝶梦,这是一种人生如梦的形象嬖喻,鼓动人们消极地逃避社会现实。庄子是道家最为得意的门生,但他比老子更加显得沮丧和颓唐,以至于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地步,不过庄子很清楚地看出礼乐仁义都被权势利用转而成为嫁祸于人民头上的枷锁,这一双慧眼又可谓独醒;熟知韩非的人大多是出于对其著作中“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南郭吹竽”等大量寓言的耳渲目染,韩非子是法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批判性地吸收了道、儒、墨各家的思想,主张一切皆归于法,反对“人治”,反对“用智”和“任贤”,反对复古倒退,特别是主张实行严刑峻法,基本上确定了秦朝治国的根本法度;吕不韦则有很复杂的朝野背景,故有名的《吕览》亦即《吕氏春秋》据说就是由他“使其客人人著所闻”而编写出来的。《吕氏春秋》兼收了先秦各家各派的学术专长,主要是体现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融汇,辟出了一条折衷调和的路来。先秦诸子著书立说各有千秋,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洞察社会问题上也各有局限性,他们争鸣的气氛定然是潮起潮落别有看头的,只可惜这样的好机会竟让我给轻易错过了。

先秦诸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特别耀眼的一个个音符,也是先贤先哲们智慧星云闪现的有效佐证。国人如果尚能始终坚持勤奋治学的精神,不要任由一家之言长久把持思想圣坛,恐怕今天的文明进程已经发展到很高的境界了吧?当然诸子著述的典籍终归是典籍,弄不好也会成为禁锢人性的桎梏,但从另一方面看,宣传一种主张总比泯灭一种希望要好,而且在争辩与交流的过程中弃伪存真,这才不悖“争鸣”的原始初衷。先秦诸子留下了包容整个宇宙异常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供后人观古鉴今、温故知新,获得解放思想、改良社会、富国强民的强大动力。我们有缘继承了各抒己见的传统秉性,面对全新的知识视野,就有可能取得一番利国利民的大好作为。如果只是惦记着给自己的名讳插上标笺,忘却庄子早年曾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一训导,尽管弊帚自珍的感觉如何飘摇,或许身后留下的学术垃圾已足令后辈儿孙们深恶痛绝了。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4: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