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八珍汤》:那些不能遗忘的戏曲
正文

作者:刘吉贤龙

我是一个流淌着苗族和汉族血统的人,我是苗族人和汉族人爱情婚姻的结晶后代,我家的高祖是苗族人,娶了一个很美的汉族媳妇。我在少年时代从山村进城读书起,就开始热爱汉族文化的戏曲艺术。

戏曲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特有的优秀的民族艺术,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先秦时代是戏曲的萌芽期,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并开始渐渐地热爱上了汉族文化。

唐朝时期是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进一步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含有戏曲艺术的繁荣。唐代的文学艺术给予我们丰富的营养。我至今身上的许多艺术营养是受唐朝文化感染的。

到了元代,是我国戏曲的成熟期。“杂剧”就在宋代的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更大发展,其中最为杰出的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明清时代是戏曲的繁荣期。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是一个来源于民间传说的题材,是一个表现比较完整的故事,戏剧性也比较强烈,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汤显祖的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讲述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多年来,一直受人们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舞台上,焕发着它那艺术魅力的光辉。

我曾经在全国多地剧院观看过许多种类的戏曲。我看过北京长安剧院上演的《八珍汤》、黑龙江省京剧院上演的《八珍汤》、福建京剧院选送的CCTV全国青京赛参赛作品《八珍汤》,2012春节戏曲联欢晚会上的《八珍汤》、第四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大赛的参赛作品《八珍汤》,我曾经在广东、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看过民间街头表演的《八珍汤》……

今天,我要特别评说的就是《八珍汤》。在晋剧、越调、豫剧、徽剧、滇剧、河北梆子、湘剧、淮剧等多地剧种中,都有此剧目。作品讲述一个来源于明代民间的故事,深刻展现几个人的命运,让我感慨万千,我同情那样的命运——

山西的张文达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他为了改变命运,下定决心进京赶考进士。但是家里穷得一贫如洗,如何进京赶考,便借债周、常两家,一去数载渺无音信,周、常两家无情地追债,贤妻孙淑琳实在没有能力还债,周、常两家便抢走了她的两个儿子抵债。后来山西荒旱,可怜的孙淑琳寻夫觅子来到洛阳客栈,盘缠用尽,贫病交加,无奈之下卖己来到常府,因在常府烧煮“八珍汤”恰逢自己的长子常天宝,常天宝的妻子闲贫爱富将孙淑琳轰出府门。常府丫鬟春兰心地善良将孙救至周府,恰逢其次子周子卿之府,周夫人贤惠善良将孙淑琳收留,周子卿发觉孙是己生母,遂于常天保商议认母之事,常天保不愿相认,兄弟反目至巡按处辩理,不想巡按既是失散多年的张文达,怒斥常天保夫妇,后来一家相认, 收丫鬟春兰为义女。几经周折终将一家团圆。

这虽然是一个古代的故事,但是当人们用戏曲的艺术形式来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彷佛就在昨天刚发生的身边故事。当张文达为改变命运进京赶考的时候,让我们从他身上看见了一个奋斗的青年,看到这一幕我彷佛看见自己曾经为了改变命运而从田地里走进全国高考的考场;我在思考着张文达出来考进士之后为什么不回家,是混不出个人样才不好意思回家呢,还是功成名就没时间回家,还是流落街头没能力回家?这些都有可能。

我在想,像张文达这样的人在中国当代一定还有很多,很多人为了谋生离开妻儿出来数年不回家,中国真的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吗?是的,我也是数年不回家了;当常天宝不愿认母、妻子嫌贫爱富而把孙淑琳赶出家门的时候,这类的现象在古今社会还是存在的,我们从戏剧故事里得到什么样的反思呢?而次子周子卿的妻子是个善良之人收留了孙淑琳,周子卿也认了生母,如此孝顺而善良的儿媳将中华传统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在北京国际电影节认识了一位导演,后来成为我人生的导师,他对我说,真正的艺术在民间。看了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深刻地表演了《八珍汤》之后,我深有感悟。普通人身上的普通故事原来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形态。更让我好奇的是孙淑琳在常府煮的“八珍汤”被民间很多地方百姓视为食粮,珍贵而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的质量。

“八珍汤”这道菜,早在古代周朝的菜谱上已有记载。其后,各朝代创造了各种“八珍汤”。是使用不同的八种贵重药材烹调出来的珍贵菜肴的总称,其味酸甜苦辣,颜色多样,是一种食疗佳品。我想,人生不就像“八珍汤”一样的味道和颜色么?

在我看来,不管是戏曲《八珍汤》还是膳食“八珍汤”,都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都是与古人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命运紧密相连的。我们又如何弘扬这样的优秀文化呢?

前几天我和《人民日报》的记者朋友在饭桌上畅谈的时候,我们谈起戏曲《八珍汤》,又谈起了膳食“八珍汤”,他们说,在北京有一家中医机构为了弘扬“八珍汤”文化而创建了特色品牌——北京八珍堂。听到这里,我觉得很是欣慰,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不管岁月有多久远,我相信八珍汤文化还是受到人们喜爱的,那些关于八珍汤的故事没有被人遗忘。

(作者:刘吉贤龙。社会评论员,作家,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4: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