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月儿何时明 |
正文 | ![]() 在林荫道上走着,风卷着空气中余晖的味,调和成了枝头丰盈饱满的绿。岁月柔婉,叶片饱蘸墨绿,绘出了时间的弧度。就这样走着,丝丝清凉拂面而过,宁静致远。 晴朗的天空是块清明的宝蓝色绸布,浩浩长风将它托浮,偶尔几朵云儿飘来,撑开了浮在天上。假如突现风起云涌,惊涛骇浪掀起云波,绸布被卷入云海之中,那势必染上其中的灰暗,覆上水汽。于是乎,翻腾中,伴着雷电,倾盆大雨降至人世,天空被冲刷干净,逐渐空灵。 我喜欢望天,也乐于将自己的思绪放在那块大绸布上展示冥想。日暮之时能看到月亮,至于是圆是缺,恐怕只有赏月人自己知晓。空中除了这一盘月,还有层层被漆上黄晕的褶皱。月儿此刻并不明了,隔着绸布朦朦胧胧的,更乏星影相伴。难道,星光是月儿一生也等不来的缘? 此情此景,你会觉得有些遗憾么?就如人生的某类寂寞,众人皆明你独浊亦或是事故都愚你却清。这时很容易产生孤立的苦痛,就如同人生的低谷一般,学业不成,事业不就,空有抱负无人赏识。在这黄昏,原本就是条条晚霞横行天幕,夺了众人的视界,迷幻五彩的变幻烂漫着天际。而月儿却如印章般染着黑泥呆板地印在绸面上,又有谁会去欣赏一圈仅有轮廓和黑影,却无光泽的月亮呢? 当最后一丝余晖徘徊在天涯,林荫道上的叶片也挂上了最后一块光,晚霞也无力再秀美貌容颜。终于,月夜归来,一片明月千里,醉人的月色随风柔情流淌,连我散落的情也一同被漾到了天涯海角,点亮了天上的一盏盏街灯。地面,浮着缕缕月光,满载着星辉,美丽极了。 此时月非彼时月,别了日落的凄凉,有了诗情,是杜甫口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寒意思念;有了画意,是何远鸣笔下《月亮河》的源远流长;有了情愫,是华彦钧饱尝人间辛酸后奏出的《二泉映月》;有了迷惘,是凄美爱情故事中难以捉摸的奔月嫦娥…… 不同时间赏明月,所思也会有所不同。但若换在黄昏时,能有几人有所思、有所得呢?这并非错在我们,而在月儿,它在错误的时间现身,不能博得众人的欣赏,不免显得不懂情趣,以至于它的存在显得有些多余。但在夜幕降临之时,它又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明月清辉使得这不再是一个平常夜。它的价值便在黑暗中明了,连星星的闪烁也是一种陪衬。 是的,何时、何地、做何事,我们应当明确。当我们用清风明月编织梦时,别忘了黎明过后将是朝霞的时代。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