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朝圣路上:信仰构筑的辉煌 |
正文 | 布达拉,藏语意思观世音菩萨道场。吐蕃王朝时期新建的这座菩萨居住的宫殿,宛若一枚中规中矩的金印,巍然耸立在阳光灿烂的金山上,红白相间,自然朴素中不失庄严雄伟。屋檐下随处可见的佛教八宝法器的鎏金铜饰,渲染出有别于内地佛教风格的藏地色彩。远瞻,金翅飞檐、藏饰门窗和经幡摇曳,更让膜拜之情心旌神摇。 进入检票口,便是一座千年门楼,古木的苍翠和楼牌的沧桑相映成趣,宛若一对老伙计在诉说着陈年旧事。几棵已过千年的老榆树像历经岁月磨砺的老人,静穆在阳光下,安详和蔼、淡定从容,树根下投射着清晰的明朗的光阴。这榆树,在藏地也叫青灯树,是专门做酥油灯灯芯的上好材质。 布宫脚下的城池一律刷白,因称雪域,是先前西藏政权办公所在地,类似于现在的政务大厅,有马厩、织布司、造币司、民政司和僧侣学校、监狱等机构,限于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和居住。 上了台阶,便是文成公主进藏的一座青石碑,高约4米,字迹完全模糊不清。从这里就开始进入布宫“之”字形台阶。围墙都是灯芯草或青稞杆和着红土浇筑,涂着一层蜡光,熠熠生辉。在海拔3680米爬坡,心跳气喘是正常的反应,所以隔不远都有一树绿荫几条石凳供人休息。其实,石板砌成的台阶仿佛有人用清水抹布擦拭了一般,清净无尘,随意坐下来歇息,也不会觉得粘上尘土。 东日光殿是进入布宫的第一座殿堂。在布宫之外,根本看不出这里竟然还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阳台,这里有厕所、有休息间、有花圃、有商店,尽可在这里养足精神,再沿着中央粉墙上那扇放着木梯子的门楼进入布宫。 当脚步从直射的阳光下一步踏进白宫,幽暗的光阴和扑鼻的檀香,刹那间就震慑了魂魄,屏住呼吸,敞开心扉沐浴佛光的洗礼。红尘的喧嚣早已让人三观不清,但檀香的浓烈、出尘、高贵、霸气,在一瞬间直抵心灵,衣袖尽粘,顿觉神清气爽。几缕阳光从窗格上一尘不染斜射下来,又从打着蜡光的三合土地面弹起,反射到乌红的木柱上、围栏上,泛着幽幽的圣光。也有那么一缕,投射到灵塔镶嵌宝石的金皮上,蓝幽幽、金灿灿地荡漾着神秘和威严。我不是信徒,但此刻在这种磁场震慑下,油然而生膜拜之情。很多游客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更有许多女游客匍匐塔前长跪不起,有些游客则用额头贴着绘满壁画的墙壁或神龛久不离去。大厅里,人流涌动,但却寂静无声,只有导游宏亮的声音穿过殿堂,引领思想魂接千载。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让人目不暇接。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仿佛步入神秘世界。 红宫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八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为最大。殿堂高3层,中央供奉的五世达赖喇嘛灵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费黄金3721公斤,塔面镶嵌各种珠宝上万颗。殿内还有十世和十二世达赖喇嘛灵塔,以及8座镶有各种珠宝的银质善逝佛塔等。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供有清乾隆皇帝画象及十三世达赖喇嘛花费万余两白银铸成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像。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1933年动工,历时3年建成。灵塔通高12.97米,是用优质黄金包裹的灵塔,塔面镶嵌的珠宝有20万颗珍珠塔,可谓世间珠玉宝石芸萃。殿内陈设着各种法器、祭器不计其数。珠光宝气极尽奢华,怪不得藏族人说布宫聚集了世界一半的财富,真是眼见为实啊。 西日光殿是早期修筑的达赖喇嘛的起居宫,位于西白宫顶层。由福地妙旋宫、福足欲聚宫、喜足绝顶宫、寝宫和护法殿组成。如今对外开放的只有护法殿和仓央嘉措政务厅。在布宫成列的五世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中唯独缺失的就是仓央嘉措了。这位23岁就圆寂青海湖的少年活佛,虽然在位时间只有10年,但其情诗和传说却超过了其他活佛。每一拨导游,都要在这里声情并茂朗诵一首仓央嘉措的情诗,《东山上》《那一天》《只为与你相遇》等诗篇成了耳熟目详的美丽篇章,导游是朗朗上口,游客是如痴如醉。这里的功德箱里,尽是善男信女们宿愿的堆积,花花绿绿的钞票层层覆盖。连门框夹缝里、神龛里也是面值不菲的钞票,足见游客对这位少年活佛的喜爱和敬仰。藏传佛教高僧评价,“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在藏传佛教中一直被奉为六世,而把后来指定的六世达赖称为七世。 出得门来,太阳依然直愣愣地普照大地,瓦蓝瓦蓝的天空静泊几片白云。仿佛从神秘莫测的轮回里走了一遭,宗教的庄严和藏民的虔诚,无不从骨子里感受到那种代代相传、义无反顾、以身殉教的执著和坚如磐石! 翘首东望,大昭寺前此起彼伏磕长头的身影,我突然感悟这是一个生活得很虔诚、很踏实的民族。信仰,才是他们宿命的护身符。在他们眼里,万物皆是微尘、微尘都可成佛。所有的草木都有灵性,所有的山水都有诺言,所有的牛羊都有轮回。每个人都有一颗纯粹的心,心里都种着一株菩提。于是,他们背靠青山,一边牧马放羊,一边与神灵对话,过着简单自然随性的生活。 伫立在这座因为汉人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宫殿旁,我感受到1300年的栉风沐雨,感叹依山造势的顺应自然和建筑本身的巧夺天工,更感慨信仰浇筑的铜墙铁壁。想当年新建布宫的一砖一瓦,都是通过信徒们肩挑背扛长途跋涉;每一颗天珠,都是通过募集几千颗家传宝贝进行火攻天成;每一寸金银纹饰,都是无数信徒汇集几世血汗。信仰的力量,汇集奇珍异宝,凝聚财力心智,终于构筑了世间最高的宝殿。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想起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这句话,不禁联想到我们大汉王朝,脑际里,突然一片空白,不寒而栗,落荒而逃!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