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书乐(28)听鲍鹏山讲座《孔子的教育》 |
正文 | ( 之二) 鲍鹏山老师子曰诗云地讲: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说到底,一个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他讲到,一个人要有仁爱之心,起码要有孟子讲的“四心 ”,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所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又言: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孔子的价值观,核心就是“仁爱之心”, 其表现就是所谓的“四心”。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待和处理社会关系,要讲阶级性,不可滥施“仁爱”。对阶级敌人要施以暴力,横眉冷对,对阶级兄弟要施以友爱,无私关怀。问题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首要问题,在专制社会中,往往由最高领袖根据政治需要而定。如果在“宁可错杀一千,不要放过一个”的环境下,人们只好滥施暴力,在这种社会中,是不以仁爱为价值取向的。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阶级斗争观念逐渐淡化,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观念被大多数人抛弃。价值观以“仁爱”或叫“博爱”为核心逐渐趋同。 现在,党和国家提倡的24子核心价值,其中有“友善”二字,但“友善”为什么不能表述为“博爱”呢?你懂得。 鲍鹏山老师讲了两个小时。 我听完讲座,讲堂的灯亮了,环顾四周 ,看清了讲堂的全貌。这个讲堂是阶梯式的,高大气派,宽敞庄重。地上铺着厚厚的灰白紫相间的条纹地毯,地毯上是黑色的软坐椅。讲堂估计能坐五六百人,这天座无虚席。我站起来,看着人们安静而有序地离开讲堂。这才想起,刚才的两个小时,讲堂里竟没有响过一次手机的声音,我不禁感叹上海人的素质。 我出了教室,来到阅读区,这里靠窗户摆着长长的一排书桌,每个书桌上安有台灯,放着电脑,人们都在安安静静地读书。我不由的放轻了脚步,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惊动了这些读书人。我轻手轻脚地上了电梯,从电梯到了图书馆大厅,大厅里人头攒动而悄无声息。 有的静静地检索图书,有的慢声细语地和工作人员咨询,有的怀抱图书匆匆而来,有的怀抱图书匆匆而去。我饶了个弯,又坐电梯上了四楼,这里是借读区。站在四楼宽大的平台上,看到的是一排又一排的书架,一排又一排的书架,一排又一排的书架。我兴奋地穿梭于其间,漫无目的地浏览着各种图书。再往下看,下面是斜坡,斜坡上是多级台阶,台阶上坐许多人在专心致志地看书,一排又一排的台阶下面,又是一排又一排的书架。我好似站在书山之上,徜徉于书海之中。 我在书山上徜徉了很久,才恋恋不舍地下了书山,离开书海,进了一楼的傅雷生平展览馆。 傅雷是我久仰的著名翻译家,正直的作家。我在年轻时看过他翻译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系列的部分作品。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幻灭》等。 这次我看傅雷生平展览,才知道他出生在浦东航头镇渔潭乡。而我现在居住的航头镇沉香村,离他的家乡不远。套个近乎,我和他成了老乡。尽管我不是“名人崇拜者”但我还是感到无上的荣光,这也就是我对某种价值的认同。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为人正直,成就卓著。翻译了外国文学名著33部。他因研究与翻译巴尔扎克著作,被法国吸收为巴尔扎克研究协会会员。他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参与筹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当选为第一届理事。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文代会代表。 就是这样一个学养精深,对翻译、美术及音乐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的知识分子,在1958年上海的“反右补课”中,被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毛主席的好学生柯庆施打为“右派分子”。又在1966年的文革初期,遭到红卫兵抄家,连续批斗四天三夜,受到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1966年9月3日上午,他们夫妇为了保住知识分子的最后一点尊严,在住所的“疾风迅雨楼“上双双自杀而死。 傅雷夫妇就这样死去了。他俩死后被火化,骨灰竟无人敢认领。是一位素不相识而热爱傅雷译文的文学女青年,冒着生命危险,称自己是傅家的亲戚,和一位傅雷的真亲戚,一起去认领了傅雷夫妇的骨灰,并把他们夫妇的骨灰安放在墓地。还有一位守墓人在傅雷墓上暗中做了记号,这才使傅雷夫妇的骨灰未能丢失。 我想,批斗傅雷的红卫兵,难道他们就没有一点”仁爱之心“吗?是他们没有,还是他们不敢有?而认领傅雷骨灰以及做记号的好心人,他们施以”仁爱之心“竟要冒生命的危险。所有这些,是他们的价值观,还是时代的价值观 ? 我听鲍鹏山的讲座,做了些笔记,参观傅雷生平展览,把他的遗书照了相。将近下午五点,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浦东图书馆。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已不是如烟如雾的细雨,而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忙撑开伞,抬起头来,看见图书馆对面有一个老人,拄着拐杖领着小孩颤颤巍巍穿街而过,马路上的车辆放慢了速度。这时,一位穿着白色长裙背着红色双肩包,大学生模样的美女从图书馆出来,她撩了撩长发,迅速跑了过去,撑开雨伞,扶住了老人。我看到这情景,心里十分感动。突然想起了孟子的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的社会人人都能这样该多好啊! 2014年5月11日于上海浦东瑞和乐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