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偶然人生(续二十六)
正文

十一

四清运动还没有偃旗息鼓,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没有波及到农村,河湾村还算风平浪静。胡悦春带领的工作组已撤回去了。报纸上说,工作组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是不是胡悦春也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没人敢问,也没人知道。但人们羡慕申口因四清有功,被招工到了火山煤矿当了工人,挣工资吃商品粮。人们更可怜刘守财就那样死了。

文化大革命首先冲击到了学校。县城有四所学校,其中三所小学,一所中学。来福上的东街小学环境特殊,更是首当其冲。

东街学校是由一座寺院和一座祠堂改建的,学校分南校区和北校区。南校区原为寺院,叫“广生院”是本县著名佛寺“玄中寺”的下院。院门右侧有一株老槐树,老槐树的树干很粗,两人伸臂难以合围。树枝苍老遒劲,树杈上鸟窝遍布,树冠上终年有叽叽喳喳的鸟,飞起落下,落下飞起。北校区原是丁家祠堂,祠堂又分正院和偏院,两院有一个园园的月亮门相连。正院有五间高大宽敞的西房作教室,偏院有正房、东房和南房都作教室。两个校区相距一百多米,中间有一个砖券的门洞,门洞上盖着一座坐南朝北的小庙,小庙为歇山顶构建,虽已破败,但还能看出当年非常精致。小庙里供奉着佛像。

来福的班主任是女教师,叫冯建华。冯老师身高体胖,眼凹鼻高,皮肤白净,穿戴整洁。讲课时,一口普通话,柔声细语。最惹人注意的是她头发微黄卷曲。那时,在小县城里长卷发的人绝无仅有。吴钢曾经问他妈:“妈,妈,我们冯老师为啥头发是卷的?”

来福自从冯老师教上课,就把“俺们”改成了“我们”。他妈叶子告诉他:“冯老师是大城市来的人,那是烫发。”来福想起在电影里,敌人的太太都是这种头发。心想:“冯老师不像敌人,她为啥要烫成敌人的头发?”

来福喜欢冯老师,冯老师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冯老师讲故事的时候,还能在黑板上画出故事的内容。有一次,冯老师讲《司马光打破缸》的故事,她在黑板上画了一口大缸,用彩色粉笔在大缸上画了几朵红花。司马光砸破缸后,从缸里钻出了小孩,还顺着水流出了金鱼。那些金鱼有的翘尾巴,有的摇鱼头,活蹦乱跳。

那一天,冯老师正在课堂是讲《哪吒闹海》的故事,她在黑板上画了哪吒。哪吒脚踏红火轮,手持红缨枪,行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海面上窜出一条老龙……

她还没有画完,突然从外面闯进几个高高大大的学生,他们衣袖上箍着红袖标,红袖标上写着“红卫兵”三个毛体黄字。其中两个挽住冯老师的卷发就往外就拖,另一个举起胳膊,握着拳头喊:“打倒资产阶级冯建华!”他们一起来的学生都跟着喊,拖冯老师的学生,有一个举起了左胳膊,有一个举起了右胳膊。课堂里顿时大乱,女生吓得哇哇大哭,胆小的男生也哭了起来,也有的吓得哭不出来,惊慌失措地站着,像傻了一般。

来福刚才还沉浸在故事里,他向往大海,羡慕哪吒。这时也吓得哭不出来,惊慌失措,像傻了一般站着。转眼的功夫,冯老师被拖出教室,操场上急促地敲响了下课的铃声。

学校外更是吵吵嚷嚷,学校里的学生老师都往外跑。来福怀着看热闹的心情,裹在人群中出了校门。校门外已是红旗招展,歌声嘹亮。一群学生摸样的大孩子,个个穿着绿军装,人人箍着红袖章,涌向两个校区中间的小庙。小庙下面竖着一杆大旗,大旗上写着“红卫兵造反兵团”的大字。小庙上的人忙忙碌碌,不一会从小庙里抬出了一尊佛像,他们喊着:“一、二、三”,佛像越过院墙扔到下面,“嘭”的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顷刻间,佛像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佛像周围扬起了一团又一团的尘土,尘土随风飘起。

随着尘土的飘起,小庙前喊起了响彻云霄的口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些革命行动 ,惊起了大槐树上的老鸦,它们“哇啊、哇啊”地叫着四处乱飞,有的朝东飞,有的朝西飞,有的朝南飞,有的朝北飞。有两只老鸦惊慌失措,竟然在空中相撞,一齐掉了下来,被人们踩在脚下,两命呜呼。更多的老鸦是在空中盘旋,它们俯瞰人类的举动,吓得拉下了稀稀拉拉的粪便,落在人们的头上,连红卫兵的头上也不能幸免。

从此,来福再也见不到冯老师来上课了。他们的语文课本成了封资修的黑货被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本。不久,全县的学校停课闹革命,老师布置来福和他的同学走街串巷,挨门挨户宣传《十六条》。

所谓《十六条》,是中共在1966年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就是这个《决定》正式吹响了文化大革命的号角,擂响了文化大革命的战鼓。四年级的来福历史性地当了小小的吹鼓手。他和吴钢组成了宣传小组。负责在县城暂家巷宣传《十六条》,要宣传到家喻户晓。

来福接受了新任务,要为文化大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十分高兴,十分兴奋。他穿了一身学生蓝的新衣服,来到学校。老师用三根曲别针把印有“红小兵”字样的袖标,结结实实别在他袖子上。像是给他贴了佛主保佑的护身符。他背上小书包,书包里装着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和《十六条》文件,像是装着圣旨。他兴高采烈地离开学校,奔赴宣传阵地。

他们负责的暂家巷是公社背后的一条小巷,有十来个院落。他们到了沙河街,这里已是人头攒动,人们正围在公社门口的两只石狮子周围。来福拉着吴钢也挤进人群。看见石狮抖抖嗦嗦蹲在那里。左边的雄狮,前足旁的一串圆钱,已被人砸掉了半串;右边的母狮,前足旁的一只小狮也被人捣掉了半个头。

这时从西向东过来一辆宣传车。宣传车是一辆黄色大汽车,汽车的车头中间高高竖着一面红旗,红旗招展开来,老远就能看见旗面上“县城中学驱虎豹战斗队”的字样。红旗两侧摆着两个大喇叭,喇叭里正用本地普通话抑扬顿挫地念着《十六条》:

……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无产阶级恰恰相反,必须迎头痛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来福不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但他觉得念的不如自己好听。

来福从小跟上他爸贾医生学会了京腔。京腔和普通话差不多。只是他妈从不让他在外面讲京腔,怕惹人扎眼,脱离群众。更怕让别人以为是外地的娃,遭人欺负。来福听他妈的话,很少和外人说京腔。

来福放了学和星期天经常在公社门前玩耍。他十分喜爱这两个石狮子。有一次上图画课,同学们画向日葵,画猪啊狗啊,他却画了这对石狮子,他画得惟妙惟肖,受到了冯老师的表扬,他的图画还贴在学校操场的大黑板上,让他感到非常光荣。

他这时看到两个石狮子遭到破坏,被人砸了,心里十分难过。他似乎看见石狮在抖抖嗦嗦,狮子在哭泣。就在他难过之际,那辆宣传车已开了过来,在人群外响起了“嘟——嘟——”刺耳的喇叭声。车上迅速跳下二十几个红卫兵,他们一律穿着黄军装,一律扎得宽皮带。有几个身高体壮的红卫兵手提铁锤,吴钢偷偷告来福:“福哥,他们的铁锤和咱铁匠铺的一样大。”

人们看见红卫兵过来,纷纷躲开。有一个虎背熊腰的红卫兵,手举铁锤,拉了来福一把,一脸严肃地说:“红小兵同志,赶快离开,我们要采取革命行动。”

来福被他拉到一边,还有几个红卫兵拿出绳子,围着狮子绕了一圈,把人们围在圈外。有个红卫兵举着铁皮做的话筒叫喊:“这里是军事禁区,闲人莫入。”他大概还未变声,听起来奶声奶气,让围观的人忍俊不禁。

来福拉着吴钢被挡在绳子外,站在人群前面。他们早忘了宣传《十六条》的工作。绳子外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场面变得十分热闹。有个学生像是红卫兵的头目,显得十分亢奋、十分激动,好像他就要撬动地球了。他夸张地挥舞着双手,高叫:“革命战友们,砸烂旧世界的时候到了。”其他学生应声高喊:“砸烂旧世界!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五六个红卫兵涌到石狮跟前要推倒石狮。红卫兵头目拿起胸前挂的口哨,使劲吹了一声。随着口哨声,那几个红卫兵一齐猛推,沉重的石狮晃动得倾斜了一下。他们一松手,石狮又回归原位,稳稳地蹲着不动了。

就在石狮倾斜的一刹那,从石狮的底部窜出一群蝎子,这些蝎子撩着尾巴四处逃窜,有一只慌不择路,爬在一个红卫兵的脚面上,竟然把他螫了。被螫的红卫兵脚面马上肿得像团面包,嘴里嗷嗷乱叫,其他红卫兵赶紧四散逃窜,比蝎子逃窜得还快。

来福看见蝎子也怕螫,赶紧拉着吴钢逃离了现场。他们来到暂家巷快近中午。有的院里冒起了炊烟,有的院里散出了饭香。吴钢带着哭腔说:“福哥,俺饿了。”

来福从书里包掏出几块饼干给了吴钢,说:“咱们宣传《十六条》可是革命任务,不好好宣传咱们就是反革命,反革命就不能上学了。”

吴钢听来福说,不好好宣传就成了反革命。他知道反革命可不是好当的。他在电影里看过枪毙反革命,在村里见过批斗反革命。吓得说:“福哥,咱们快宣传吧。”

来福告诉吴钢说:“你把《毛主席语录》捧在胸前,吴钢赶紧从书包里掏出《毛主席语录》,问来福:“胸前在那儿?”来福就像是大人一样,显出一副又好气又好笑的神情,说:“小孩子,连胸前也不知道。”说着,他拽住吴钢的手放在他胸前。吴钢不服气地说:“这是胸脯,不是胸前。”来福没有和他再争。自己也拿上《毛主席语录》贴在胸前。他俩手捧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摆好当时最流行、最标准、最高尚、对毛主席最崇敬的造型。马上底气十足,顿时显得雄纠纠气昂昂起来。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2: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