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说苐一次上讲台
正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凡第一次去作某种工作,因没有这方面的经历,总是要作较长时间准备的。“惴惴小心,如临干谷”,是不敢贸然应对的。因而,这个第一次“吃螃蟹”,总是会在自己记忆的屏幕上,留下深深印记的。这不,我的朋友张愉教授在文章中写道:“我第一次上讲台,是45年前的冬天,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苍老,经历的许多事情都已忘却,然而第一次登台上课的情景,依然萦回脑际,挥之不去。”

张愉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我国重点大学——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当时,李何林教授在这个系任系主任。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的著名专家,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尤以40年代初发表的《中国文艺论战》,《鲁迅论》两部著作,在学术界一帜独树,享有盛名。有人评论说:“这两部书,揭示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中国现代文艺思想的先驱之作。”1975年10月,周海婴同志上书毛泽东,建议加强鲁迅著作和手稿的编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毛泽东批示“赞同,立即实行。”国家文物局呈准中央所属北京鲁迅博物馆内成立鲁迅研究室。1976年2月,年以72岁高龄的李教授调北京负责馆室工作。期间,他主持编著了诸如《鲁迅手稿全集》等诸多研究鲁迅的著作和资料,为推动鲁迅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李何林教授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作系主任是1952年,到1976年离开,其间有25年时间。何林教授为南开大学中文系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犹为师生称道。尤其在指导青年教师的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严格要求,诲人不倦,教泽广被。为后辈留下了没有见诸文字的感人至深的篇章。

张愉曾告诉我,他刚刚分配到南开大学,李何林教授亲自安排他苐一次上讲台的讲课内容,并对其作了严格要求。那天,李何林教授教把他叫到办公室,仔细地看了他一眼,对他说:

“你第一次上讲台就讲巴金。讲巴金,要广泛接触有关巴金的资料,要读巴金的原著,拓宽视野,要准确分析和评价巴金的作品……”

“新上讲台,你要写出详细教案,两节课的讲稿,大约7000字左右,讲稿要把导入性、过渡性、讲课内容、总结性的语言也写进去,防止语无伦次。讲稿完成后,要请教研室主任张学植先生审查,然后交我过目。”

张愉回忆道,接受任务后,我查阅了巴金几百万字中的大部分作品,四易其稿,才把教案写好,又经过层层审查,认为合格,才获准上课。讲课那天,李教授偕同张学植教授等教研室诸多老师坐在教室里听课。李教授听得特别认真,当我声调稍低一点,李教授就像乐队指挥那样扬手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示意我“扬起”声音,讲到重点或需强调处,他还握起拳头做重力捶击状,示意我突出此处观点……这堂课,我在李教授的要求下,准备得非常充分,讲稿中的每一个字差不多都可以背诵了。即便如此,我仍然一身衣服都汗湿了。

张愉动情地说:“如今,李教授早已作古,我也退休多时。然而,每当我想起当年情景还是激动不已。李何林先生对同志的真诚,对晚辈的严格,对事业的执著,对是非的分明,还有那不受世俗侵染的求真精神成了我心中永久的丰碑。”

听完张愉讲完他述说苐一次上讲台,我感到他是幸运的。这幸运就是在他走上教师这个崇高岗位的初始时刻,就遇上了这么一位卓越的引领人。俯仰平生,张愉未敢忘记李教授的悉心指点和从严要求。直到现在,他仍每日孜孜,手不释卷,他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的兴趣就是读书。他把精力全放在读书上,不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使然,而是他第一次学剃头就遇上了一个“大胡子”,是李教授“关爱”、“难为”他,并从严要求他使然;也是为了维护这个素来令人尊崇、令人景仰的神圣职业使然。当教师的,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勺水。如果把学生比做嗷嗷待哺的幼婴,那么,教师就要备好充裕而甘甜的知识乳泉去抚育他们。所以,在他的一生中,他上课总是认真备课,从不马虎;走上讲台,他总是旁征博引、话语滔滔。张愉善于表达,无论用语言还是文字,他都高人一筹。他常说:“李教授对他第一次上讲台的从严要求,对他的治学、授课、成长是起到了影响终生之作用的。”

讲说我的朋友张愉告知的他的苐一次上讲台这个故事,不是空穴来风,无话找话说,而是我有感而发的:前天,我去听一位新来教师上课,他竟然没作课件,也没有写教案,在课堂上,面对那么多的学生,他拿着一本教材东翻一頁、唸上一段;又西翻一页、再唸上一段……韓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觧惑也”。这苐一次上讲台就如此这般,如果不好好攺一改,如何为师?又如何能搞好传道、授业、觧惑呢?!

但愿我们各个学院的院级领导和(系)主任,能从张愉教授讲的《第一次上讲台》这个故事中获得启迪,像李何林教授那样,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