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昔日水车情依依 |
正文 | 一次下乡,在一个偏僻的丘陵地区,看到一户人家仍用手摇水车车水,觉得好奇。这一男一女大概是夫妻俩,他们手杵车拐,一推一拉,节奏和谐,随着“呼噜呼噜”的响声,水哗哗地从塘里流淌到农田,滋润庄稼。面对此情此景,仿佛又回到五十多前在乡下车水的情形,这是我记忆中的一幅优美的“农耕图”。 我老家的村子在红杨南面的一个山畈边,村名叫生铁冲。村名的来历未曾考证,不知是否祖先从泾县迁徙来到这里垦荒时,挖到生铁而取名。这里属半山半圩地带。每逢春夏之际,草长莺飞,花红柳绿,蝴蝶飞舞,蜜蜂嗡嗡,黄鹂喳喳,紫燕呢喃,田野山水美景如画,真的成了一首首点缀着烟雨楼台与小桥流水的唐诗宋词;一幅幅浸染着拱桥碧潭与山丘迭翠的丹青水墨。不过,每逢干旱时,干渴无奈的庄稼,就昂首翘盼着雨露甘霖。这时,水,对这些庄稼们是多么重要!农人们不负众望,有的扛着水车,有的手拿车拐,三三两两,一帮接着一帮,各自走向塘坝边,安装好水车后,即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紧张车水战斗。 我们家乡的水车(家乡人车读音ca),因为车筒里有形同龙脊骨的车叶子链,人们就管它叫龙骨水车。这是古代最先进的排灌机具,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耕时代,它可是古老农具中科技含量最高、结构最复杂的一种先进农业机械了。龙骨水车一般有三种:一种是以牲口为动力的,一种是用人脚为动力的,还有一种则是以人手为动力的手摇水车。在我们家乡,主要是用后一种。车头的两头分别安上一大一小的转轴,转轴上装上一颗颗“齿轮”,将车槽里的链板套在“齿轮”上。这种手摇水车相对要简单一些,体积也小些,一人就可以扛着走;同时安放也方便得多,一头放在田缺里,另一头放在塘、坝里,车两边各插一根棍棒,用绳子兜着车底,绳子两头分别系在车两边的棍棒上,并根据水位高低随时升降。这是一种最先进、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结构没有什么变化,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生产队大集体时在江南农村还能见到,一般生产队有十多架。这些水车绝大多数是解放前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的,解放后由生产队折价征收归集体所有,也有生产队后来请木匠加工制作的。遇干旱时队里派人将水车驮出去,车水一般两人一班,用车拐套在曲柄转轴上带动龙头、龙骨、车叶转动,把一斗斗水从河、坝里“车”上来、送进田地里。 水车时的风景真引诱人,水车与田野为伍、绿水为伴,它用爱的甘露浇灌田野、滋润庄稼,田园风光因此而美丽,农村色彩因此而斑斓。迷人的水车吸引着我,我放学回家,常常去看大人们车水。看着车上来的水潺潺地流向田间、流向四方,觉得这水特别白亮,特别清澈,特别凉爽。在水车的悠悠运转下,塘里的水居然“水往高处流”,这真是另一种奇观啊。小时候出于好奇,一个星期天,跟着大人去玩,趁他们休息,我也拿起车拐试着车车看。手摇水车车水时,不光是用力,还要掌握车把运转到一定位置的用力巧劲,如果不懂技巧,车拐往前推的时候容易掉下来,人就会往前趴倒。我因为不懂这些技巧,另一人拉的时候,我使劲一推,结果车把掉下来,我整个人一下趴倒在水里。读初中的时候,每当放忙假或暑假,在生产队劳动时,就学着和社员们车水了。从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在生产队劳动时,又参加了几次车水,由于吸取了教训,变得稍微内行一些了。为了统筹协调劳力,车水时一般一男一女搭配,或壮劳力和半劳力搭配,这样人力才能调配开。开始因怕我车水不内行,第一次便让我和一个整劳力一起车,这样边干边学,配合得蛮好。因我基本掌握了技巧,后来便让我和一个女青年一班,因她也是从未车过水,车起来很费劲。这次我却当起了师傅,我教她车水用力要匀,车拐转到下面时要用力拉,拉过来后快到上面时用力稍轻,这时由另一人用力拉,这样周而复始,整个水车就能匀速、正常运转。 那时农村虽穷、农民虽苦,但车水时的心情是欢快的、愉悦的。在徐徐清风中、融融艳阳里,车水人赤脚站在田里,一斗斗水顺着水车拨子的转动而流进田里,浑身清凉爽快。他们闻着泥土的丝丝气息,吸着庄稼的缕缕清香,一边闲聊着农事新闻或家长里短,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景色,一边唱着车水歌,看着河、坝中之水源源不断地车上来、流出去、进农田。流进农田的是河水,流入心田的是喜悦。水车车出的不仅是清清的河水,更是收获累累的希望。 一年中,水车使用一般始于春末之时的水稻插秧季节,止于夏秋之交的水稻成熟时机。这几个月中,乡村的田野由于水车的运作,诗情多多,画意浓浓,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河水的气息,风声里不时掺和着水车的转声,水田里久久传来了阵阵的蛙声……欢快的水车转动出了一道道多么鲜活的乡村风景啊! 龙骨水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对解决农村排灌问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龙骨水车结构合理小型实用,所以能一代代流传下来。直到近代,虽然随着农用水泵的普遍使用它完成了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我们老家乡下特别是僻壤山区,现仍然还保存着少量的龙骨水车以备急时所需。水车,可谓是旧时农村的一个倩影,一曲村歌,更是一首农耕文明的史诗。历经过千百年的春风秋雨、曾经为农业生产作出过重大贡献、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水车,在现代化的巨轮作用下,一去不返,那吱吱呀呀的水车声早已埋没在现代化的隆隆的马达声里了。然而,已成农耕历史、已为农具符号、已作为文化元素的水车,它那古老而美好的形态,在我脑海的藏库里,还能清晰地找到它的记痕。(万汝滨) 2016年5月30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