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渐去 |
正文 | 之前,我说过一句:“突变缘由渐变生”,是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切身体会!渐,“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大概是指一个人的行动力像是被冰雪冻住一样,渐渐失去活力、失去知觉。而我的疾病也是恶性的分子一点一点慢慢积累、慢慢发展的,我之所以用这个“渐”字,却是要求残病之躯能够减缓恶性发展的趋势,算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易经》中有一卦叫“渐”,是一上上卦,卦辞中说:物有变迁,徐而不速,循序渐进,建立功业,辅正国家。“变迁”、“徐”、“渐进”、“立功业”、“辅正”这样的字眼都是积极、阳光、美好的引导,我理应倍加珍惜,善其余生!去,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乐观的,借用西汉大军事家霍去病中的“去”,希冀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去掉一些负面的、不好的,回归于良性循环、接近健康的状态;另一种是“大去之日不远矣”中的去,即死亡,或许有些消极,其实不然,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去面对的事情,但是如我这般年龄就在考虑死亡的命题似乎有些过早。可是当我处于病痛煎熬的时候,若是不去想这个问题是做不到的,在那样一种烦躁、心神无所主宰的情绪中会想到何时可以停止疼痛,直接想到疼痛的尽头就是失去知觉,失去知觉就会和死亡没有多大的区别,我说得有些牵强,但处于极度焦躁、极度伤感没有这样去想的人似乎很少。 如果按照不能跳就离不能跑不远了,不能跑就离不能走不远了,不能走了就离不能坐不远了,不能坐就离不能卧不远了,不能卧了就离“大去之日”不远了的思路来思索生命的问题的话,我就处于倒数第二个的环节,因此,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将趋势逆转,即便是无法逆转,那么还可以将这样的发展过程延缓,延缓的程度是否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自己所谓的生命意义?三十岁,如果以一个正常生命的轮回为一个甲子,那么我的生命已经虚度过半,况且还不知道我能否将这样一个轮回的圆圈连接上。三十岁,之前,一个人的相貌取决于家庭父母的供养,之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完全他由自己的个人修为决定。三十岁,而立之年,成家立业是人之常情,自立始于自知自理,自立的资本都没有,何以成家、何以立业?那我的资本在哪里呢?我得向自己发问,我得去寻找答案------ 我所患病的名称叫做“进行肌营养不良兼肌肉萎缩”,十几年前,在长沙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疾病类型,隶属疑难杂症,发病的几率为五百万分之一,而命运之神却将这样的几率眷顾于我。我依稀记得:2000年的那个夏天,在那个接近“冰冷”(空调调得很低)的会诊室,那位年纪接近花甲的女教授对我问了很多问题,不紧不慢地在我的病历本是记录着龙飞凤舞的文字,要求我蹲下去直立起来,我无法做到轻松自如的直立,而是非常吃力地、还是哥哥扶了一把才将自己的身体慢慢站立起来,接着问我,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近亲结婚,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那个有类似你这样的情况甚至你的祖辈们有没有。教授经验丰富,有足够的把握确定我的疾病是一种遗传,建议我先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住院先要预交五千元的住院费,我们没有带这么多的钱,我也还想念书,已经开学两天了,我还在医院里,我的心思早就飞回了校园,我们来医院检查就是一个简单的念头——我的病能不能治好,可是教授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大概说了一些因个人的体质而定之类的话语,为我开出了维生素家族的西药、肌生注射液、ATP等等。我们是委托雷雷的父母引荐认识“键仔”,由他带领我们去“湘雅”看病,他的哥哥也是在“湘雅”上班,是营养科的医生,我能够感觉到大城市的人们工作的节律是多么匆忙,我不知道他对母亲、哥哥说了什么,关于我的疾病的一些看法,最后还说了颇为回旋的话语“等一些专家来确诊会更好一些”。之后,或许是我运气不佳,我们总共去了三次,每次去之前就打电话向“营养科”医生打听专家有没有来,等我们到了“湘雅”却不能见到专家,听说专家的日程早早安排好了,而且还在世界各地应邀巡回就诊。回到县城,母亲以一种悲伤的语气和伯母述说着,伯母也为我的疾病向有关人士打听了这方面一些情况。后来,我和母亲的一次激烈的吵架中,母亲哭泣着说:“你伯母和我说你的病发展速度很快的话就剩下两三年了,叫我尽量满足你,你想吃什么都买给你吃,你不要以为我们一味地迁就你,就是你发脾气的资本------”我几次意外的休克晕倒,让身边的亲人对我感到高度紧张,在亲人的心目中埋下了一颗随时都可能触发的炸弹,直到2001年下半年蜂疗回家,大家看到我气色俱佳、体格也长了一点肉,随着这颗炸弹被蜜蜂逐渐拆走,才对我的生命的安危稍稍放下心来。 我记不清是2002还是2003年,只记得那时候comrade还在北航念本科,那天应该也是在正月年味正浓的时节,蔡勤、comrade和我一起坐在“湘东大市场”旁边的一个小饭馆中,comrade为我带来了在一些专业的数据库下载并打印了一些有关我的疾病方面的相关内容,也有一些中药药方,但是comrade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让我去服用那样的药物,因为我们都不是专业人士,药物的服用要慎用,一些副作用能进不能出,可能影响一生,最合适的方案就是进行推拿理疗,按照那些资料上面所说的类型,我的状况还尚属于最乐观的一种,这些让我的内心收获了极大的力量!我在互联网上看到关于文档疾病这样的描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由于一类基因缺陷所导致的肌肉变性病,以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基因缺陷的不同,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不同,可以早致胎儿期,也可以在成年后。从疾病的名称可以知道,肌营养不良的病程一般是进行性加重的,但疾病进展的速度快慢不一。关于本病的治疗,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一种经得起多次重复的、时间考验的、被世界各国公认的特效疗法。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护理的方法,1,、适当的运动锻炼,自我按摩以增加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进行肌营养不良,但应适度,不可过于劳累。2、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忌食或少食油腻厚味过热、伤津耗液及损伤脾胃之品,可多食鱼类、蛋类、鸡肉、瘦猪肉,但不可太过,以免损伤脾胃。保证营养同时,应适当控制体重。3、保持环境清洁安静,注意防潮、防寒,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4、保持愉快的心情,坚持适当的娱乐活动,促使患者建立乐观、开朗的情绪,树立以坚强的毅力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然,网页上面还有一些治疗的药方,我不敢乱用,中医理论中说,不懂药理切莫乱行医! 就我自己的亲身体会而言,一个人的心情不好对自身所带来的伤害程度远远大于疾病本身发展,情绪不好的时候,出口便会伤人,伤人即是伤己,思维方式处于负面的时候,心里一片阴暗,看不见阳光,内心充满了阴霾,感受不到温暖,更无所谓希望,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哀怨上天的不公、责怪父母的种种不是、满腹牢骚、抱怨不止。我在涌动的负面潮水中沉沦、流淌,我感觉自己眼睛闭上只留下鼻孔在微弱地进出气,手里拿不着那根稻草,像个孤魂野鬼,四处飘荡。这样的状态,偶然会出现,站在一个疾病之身的角度似乎可以理解,但对于疾病之人本身丝毫没有任何实质上的进展和帮助。因此,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情,多去领悟、感受更为美好的一面,天底下没有哪位父母不心疼自己孩子的不幸,如果可以替换,所以的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替自己的孩子担负不幸,换取孩子的健康体格!同时也要告诫自己:不要去艳羡他人,更不要去不要去攀比,别人所拥有是人家通过勤劳的付出获得的,自己没有那般艰辛的付出当然就无缘获得,学习他人的经营之道才是最重要的,只是每个人付出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获得的渠道也不相同。控制自己的欲望也很重要,什么美好都想要,却忽略了自己是否具备拥有的能力。因此,内心要淡定下来,生活中,生命中那些最基本的必须的、内心渴求的、喜欢的,努力去争取,尽管很漫长,也要学会耐心等待、苦心经营,有很多东西得到了便是一种幸运,没有得到也不必纠缠不清、自寻烦恼,有很多是被称之为命运的东西,非人力所能控制。古语有云: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学会试着将自身放低,忘却那个狭隘偏执的“自我”,融入大自然,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尘埃! 陌上小草、野花,无论是狂风暴雨、烈日曝晒、严寒酷逼抑或是人为的践踏,依然倔强地昂头坚挺着、舒展着身姿于大地之上不屈不挠、不卑不亢,顽强地展示着生命力,它们懂得并感恩温暖的阳光、甘美的露珠、微风的摩挲,静静地积蓄能量在合适的时机绽放自己,哪怕是生命中的唯一一次!错过了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年少,还可以奋起直追、不轻易放弃最初的梦想;来不及迸发生命最最强大的能量,还可以默默进取、孜孜以求、慢慢积蓄;丧失了蹦跳自如、行走如风的健全体格,还可以保有所谓的健康,即便是苟延残喘也要活下去。 活着已然是一种幸运,只要是活着的生命才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很多时候,我会懵懂地循着佛家的思想,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凡尘俗子,只因内心狭隘而装下的只是一个“唯我独尊”的“自我”而已,极目骋怀也逃不出自己的欲望范围,才会烦恼不断,心量大了,格局大了,世事看淡了,心也就跟着静了。只有心静了,方可如一面镜子看清楚自己、认识自己!有人说:真正的勇气,不是死去,而是面对命运多桀的一生依旧坚强的活着,活出生命的尊严与魅力!依据自己目前的现实状况,对自己做出一番估量:在任何方面欠缺都是非常严重,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硬件”都那样了,无异于报废只是还能沐浴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父母的照顾之下续命,而“软件”方面尚处于正常状态,大脑的思维还在正常地脉冲,一些沉睡的潜能没有被激活。我必须承认自己的性格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亟待修补,虽然,我也曾阅读一些励志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但还是会被一些敏感的分子点燃心中的“导火索”,让家庭气氛处于一种浓浓的“战火纷飞”中。只有让自己沉静下来,沉静将使自己散发着无尽的正能量,让自己日趋平和,平和可以让身边的亲人感受温暖。十万火急需要修正的性格缺陷,譬如:依赖性。我的一日三餐都依赖于父母备于自己,或是叫侄女们盛饭端来,衣物很少自己亲自清洗,自己的事情,力所能及就该竭尽所能。日常生活中,自己拿什么东西由于移动自己的身躯时有困难,只要身边有人,我都会请求帮助,一旦不能遂愿,心里就会出现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是自己个性太要强,是自己心胸太狭隘,还是骨子里缺乏一种韧性,反反复复思索之后结出结论,是自己的生活作风太懒散了。有人说:懒散好比铁锈,比劳作更加消耗生命本身。我的生活不仅仅只是我的那种所谓的“掩人耳目”的看书、记笔记的虚张声势的进取,这些只是在某个狭小领域的小进取,生活更加是一种将自己处于最佳的正常状态!某些方面有一点点收获,而更多的是失去,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是一种严重错误的人生境遇,由此可见,依赖性和懒散是一种最直接的致命做人风格的缺陷,将时间拉长来看更是一种巨大的失败,也只有有限资源的合理配备、整体调动并不断地付出实践,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一些价值!依赖、懒散,无疑是生活中一种隐性自行毁灭方式! 生活中,我可以早早起床,简单的起床动作对于我尽管有阻碍,只要还没有丧失掉这样的功能就有用,随着肌肉渐渐萎缩肢体功能的逐渐丧失,精神亦会日趋萎靡,自尊心更加很容易受到伤害。人啊,总该有点忧患意识,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面临更加困惑、不堪的境遇,在糟糕事情发生之前是否要去筹备些什么呢?我可以将自己移到浴室将的肿胖的脸蛋洗干净,及时将个人卫生处理好,让一张素面和清新的气味与自己邋遢的形象划上一段距离,没有俊朗的身姿,还可以拥有一颗积极、阳光的心态,这也是生命之中另外的一种美的诠释。阅读海迪阿姨作品时看到“有残疾将自己当成没有残疾,有疾病当自己没有疾病,笑脸迎世人,每天将自己打扮得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美丽”,那时候的海迪阿姨还是一个孩子,那是怎么的一种心理突破,是怎么的一种积极乐观心态!我在想:只有自己全面、正确地接受自己,不断地在自己稍微健全的潜能开发、突破并成为卓越,才会被身边的人认同、赞赏,同时收获一种淡淡的踏实感!在被欣赏的眼光中生活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格调!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健康前提的有效保障,我严重缺乏养生保健知识,一些简单易行保健理论不仅仅只是相对中老年人,如我这般伤残之躯亦有大大的辅助作用。运动养生相对我来说似乎成为一种“天方夜谭”、“遥不可及”、“禁区”,可是这是渐渐恢复力量可能性的必经之路和终极目标,若要肌肉发达有力离开了锻炼是不可能的。小时候,老师在《自然》课中给我们灌输了“肌肉越练越发达,肌肉越发达,气力就越大”的至理。时间养生对我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十二时辰对应的十二大经络的生理养生,我的时间几乎完全由自己调配,生活中我不能为他人付出点什么,尽量要求少麻烦他人便是阿弥陀佛啦,积极地配合“天人合一”的自然养生之道,仰慕庄子的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间,而心意自得”的自在生活方式。本草养生是我目前来说要进展的目标,懂得一些药理、病理知识,尽管不足甚多,能用和不能用总有一些差别的,把时间和空间放大来看就会发觉,知识不仅仅只是浮光掠影的“积累”,更重要是得到实际运用,在运用中得到证实,在证实中不断进步!积跬步方可至千里! 在我的脑海中曾经也出现过这样的想法:将自己的身体状况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不管是恶性循环抑或或良性发展,真真实实地记下,监督自身“锻炼”和改进其方法,以平和的心态去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一次次以失败告终、一次次以伤痕累累结局的锻炼促使自己养成了一向拖沓、不自信的风格,这样的风格一直让自己止步不前、无法自拔。一次和吴老师的闲聊中,吴老师建议我将自己的病况如实记载下来并发表在新浪微博上面去,说不定会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良好建议,给自己疾病的身体带来福音。感恩于吴老师的勉励和关心,我会去尝试的,默默地耕耘即可,耕耘属于自己的那片干涸、荒芜的心田,播撒一切生长所需的养料,让生命之花自然绽放;告诫自己不要急于求成,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建立的过程都需要时间来精心培养,如我这般软弱无力的残病之躯固然更加需要不停地积蓄“精气神”。“自助者,天助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自昭明德”,自身修为是生命中的重中之重,成长自己,强大内心!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