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记忆中的外公 |
正文 | 清晨五点左右接到电话:外公去世了!我和母亲迅速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往外公家赶去。 深秋的清晨天还不亮,夹杂着小雨,没有路灯,没有人烟,夜死一般的静寂,此时最大的声音莫过于母亲急促的喘气声。 完了,一切都晚了,外公已经上路了! 沐浴、更衣 ······ 大山里的苦孩子 外公于抗战前夕出生在我们当地的小山村,此时的中国破败不堪,穿不暖吃不饱,百姓流离失所。就是在这样极其困苦的条件下,一家人苦熬着过日子;再苦再穷一家人一起扛。 可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片热土上的穷百姓,在一场大雨中窑洞坍塌,活泼的小弟,可爱的小妹以及年轻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他们。紧接着父亲失明,自己又两次被迫送人,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悲苦! 哪年哪月我已经忘记了,但我清楚的记得这个故事: 几十年前的一个冬天,一个孩子孤零零的在山根的杂草中寻找着些什么,天下着大雪,雪的厚度足以没过他的膝盖,在雪地里摇摇晃晃的寻找着可以让他填饱肚子的柴火。也许是饥饿的作用,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穿着一双没有后跟的鞋,也或许是他早已习惯了穿这样的鞋,但是他的脚早都已经化脓了! 雪地里的他,就这样摇着晃着走着…… 突然他眼前一亮在不远处的一个土坑里发现了一块木头,块还挺大,连蹦带跳的跑到坑边“扑通”一下就下去了,顺势就把木头抱在怀里,心里那个美呀,这顿饭总算有着落了!缓过神来往上爬的时候,他才发现木头下面压着一些骨头,此时才反应过来,这是棺材木。 心里一惊,抬头望着阴森的天空,鹅毛般的雪花散落在他的脸上:“刺骨的寒凉”;再看看四周也没个人影:“一片静寂”!但是他并没有松开这块木头,反而握的更紧了,定定神头也不回的拉着这块可以让他吃饱饭的木头消失在山的尽头! 后来外公的父亲听说了这些事,硬是把他带回家,再也没有送过人! 没饭吃,没鞋穿,没学上,更不要说什么身份了,一穷二白! 这就是外公的童年! 两个不幸的人扛起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外公在二十岁那年和外婆结婚,做了上门女婿,婚后生养了五个儿女。比起外公的不幸,外婆也有一段辛酸的往事。 外婆自幼父母双亡,外婆的母亲在生下她之后不久便身患重疾,不幸离世。紧接着外婆的父亲又被土匪杀害,从此只剩下姐妹两人相依为命。外婆跟着她的外婆长大,外婆的姐姐跟着她的奶奶长大。生活中严父慈母的恩情,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奢望! 他们甚至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但是他们的父母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就是这样两个不幸的人,一生中也没喊过几声爹和娘;就是这样两个不幸的人,只有羡慕别人有爹娘得分,却没有一点点的机会去享受那一丝一毫的父爱、母爱。就是这样两个不幸的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儿女应该承担的,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儿女该做的事情,但是他们至诚至孝,敬老爱幼。就是这样两个不幸的人,在还未能记世的情况下就失去了父母之爱,但是他们的儿女却无比的幸福、快乐! 外公走后的第二个晚上妈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外公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我记得非常清楚: 在外婆的外公病重期间外公伺候老人家起居,在老人家不能下床的时候,外公用手接老人家的大便,老人家感激涕零,而作为上门女婿的外公却只是说了一句:“应该的”。 论辈分外公、外婆是老人家的孙辈,儿辈未能成人,他与外婆义不容辞的担起了赡养老人的重担,并给其送终! 这些事情都是非常细小的事情,甚至都是人之常情,但就是这些人之常情,常常有人让我们出乎意料,让我们不敢想象。 而我们外公与外婆就这样安分的做着情理之中的事情,用老百姓最质朴的双手践行着千百年来的孝道! 幸福的老头 暑假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时光,也是老汉的幸福时光。 每逢暑假孩子们都会来到外公家,商量着、计划着他们的大事,这些事没有一件不让老汉头疼的:偷西瓜、捉蝎子、摘苹果、打鸟、上树等等。白天这帮小神仙活跃的很,老汉一不留神就找不见人了;到吃饭的时候,一个个带着自己的战利品都回来了。老汉又急又气,可从来不下手打他们,咬咬牙、跺跺脚、收拾几句一切就都过去了。这帮小神仙白天从来都不安分,到晚上一个个的却乖得很。 乡村的夜晚,清爽、安静,尤其是夏天的夜晚。 蛐蛐叫个不停、萤火虫飞来飞去,小神仙们在凉席上滚来滚去。老汉坐在一旁喝着苦涩的浓茶,抽着纸卷的旱烟,在烟雾缭绕中讲着些稀奇的故事,孩子们时而争吵时而安静。 直至深夜。 夜深了,孩子们早已熟睡,老汉收拾作罢,和老太太一起将孙儿们一个个的抱回家中。孩子们在软绵绵的炕上幸福的睡着。 说梦话、流哈喇子、蹬被子······ 天亮了,外公上路了,屋子里站满了人,耄耋高寿的老者,从此一去不返。 岁月的确无情,世事总是无常! 愿我们亲爱的外公一路好走! 2013年 深秋 写于太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