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丹江赋 |
正文 | 丹江赋 在地图上看去,丹江口水库曲曲折折,蜿蜒连绵,如龙似蛟,镶嵌在豫鄂陕三省的交界处广袤的大地上。直到泛舟湖上,置身其中,你才能看到那美丽的湖光山水: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水澄澈,空中鸥鹭飞翔,水面船舢往来。时而湖面开阔,烟波浩渺;时而山重水复,峰峦倒影。用山清水秀来形容,似乎不能描绘其博大;用浩浩荡荡来描绘,又不能描摹出它的秀美。 丹江,从秦岭发源,曲折而下,全长三百多公里,最后注入汉江。一九五八年修建丹江口水库,将丹江、汉江拦腰截断,形成了全亚洲水面最大的人工湖泊。春秋时期楚国的国都,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军大战丹淅的古战场,很可能就在浩瀚的湖水下面。在丹江的沿岸,人们先后发现了五十万年前的大象门牙化石,猿人的牙齿化石,一亿年前的恐龙蛋化石。这里,楚文化的痕迹俯拾皆是,古城址、古墓葬群星罗棋布。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是从陕西的龙驹寨启程,途径河南荆紫关,乘船漂流到今天的丹江口。 今天的丹江库区,曾经和别的平原陆地一样,阎闾扑地,参差着无数的村庄与人家。那些乡亲们,他们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在这方土地上,他们有的种田,有的放牧,有的打渔,有的经商。。。。他们劳作、生息、繁衍。这里,有他们的全部生活记忆,有他们住的房,种的地,有滋养他们的老井水。他们的先人,就安厝在这里的岗坡上、河湾里。当年修水库,有不少人迁徙了。他们告别了亲朋好友,给自己的祖宗坟上化了纸钱,把全家的家什细软装上车……从此,他们四下里安家,开始新的生涯。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看过丹江。即使有人回来,这里早已是水天茫茫,一片汪洋,家已经无影无踪! 到了新世纪,又一场迁徙开始了!水库岸边的乡亲,又一次演绎了当年的大搬家。他们打好行装,坐上汽车,深情地望着自己朝出暮入的家,望着这山、这水、这片黄土地,依依不舍地走了。可以想象,他们中间的不少人,以前娴熟的打渔、放牧的生活技巧,很可能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他们的人生,还得重打鼓,另开张,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丹江的乡亲们,今天,他们去遥远的地方安家。上百年以后,他们的后代们,很可能像今天的客家人,根在丹江,人在四方。 丹江口的大坝加高了,淘岔的大闸门正在兴建,南水北调的总干渠也要动工了!明天,丹江那无边无际碧绿澄澈的水,也会像乡亲们那样,离开丹江,流向远方,开始新的循环。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