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语新注 |
正文 | 论语新注 前言 斗山斗士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北宋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从《论语》中直接创生的典故成语就有一百一拾多个,它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更是引领了我们的人文思想。《论语》成书以后,渐次传入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从而形成了文明世界的东方文化!《论语》虽是传统的经典古籍,但它卓绝的能力、久存不灭的思想价值,越来越被世界上的人们所了解、认识,正在成为世界上人们在实践伦理方面研究的重要的内容,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的文化和精神的财富。这样的古籍经典,必然是“世界化”的。 但是,孔子所处年代正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那时文字缺少,所以才有了一字多用,又一字多意的奥通字,这就是古文中的通假字和引申字。从词汇上来说,那时词汇尚不丰富,所以才出现借著代筹的用法。从语法上来说,那时语法尚无定形,所以才出现或无主语、或无谓语、或无宾语、或无定语之句式。或为倒装句、斜插句,或为连词、叹词,特别是因果句,往往就省略了因句。由于这种种的缺失,最终造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明的春秋笔法!什么是春秋笔法呢? 古人对此有过一个生动的形容,这就是:一字含褒贬。一字含褒贬,就是含混不清,它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亦可以是既含褒义、又含贬义!所以,后人对春秋文化是难释难懂,并各执一词! 秦统六国汉承秦,一脉相传。所以,董仲舒弘儒之时,无须注解也能会通儒家之经典。逾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增多、词汇的丰富,在文字、文学的衍化繁荣过程中,渐次淡漠了原字的字意,模糊原意。从南宋至今,对《论语》虽然历代皆不乏注解,但事隔千年,不管他们文化有多高,也难以校准字意,把握句意!再加之,历代注解《论语》者,皆为儒家弟子,用现代时髦的话说,他们都是圣粉。圣粉释圣,当然就会有文过饰非之嫌,牵强附会之说!又因孔子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后人译文时常把《论语》中本是微言的话硬往大义上引申,从而使字解超出了字意的范畴,句式违背了原句的结构,句译凭添了自已的想象,文释偏离了语法逻辑,整体失却了哲理,断句出现了偏差。由于这种种原因,从而出现了对《论语》某些语句的误解误释,致使圣语失真! 我本后进末学,本不敢对儒家经典妄生臆测,但在阅读译文时,发现有些字解脱离了字意的范畴,句式打破了原句结构,文意不符合整体逻辑结构,断句有的出现了失误,等等之虞误。我本着对圣人的崇拜,对经典的敬重,遂产生了新解《论语》的念头。新解《论语》是为了还原圣人之本真,最大可能的接近圣语之本意,故而我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译注方法,这就是先用【网上译文】与【原文】做对照,从中找出字解与句式、句意不符之处,然后再把此字的字意和组词全部排列开来,再经过反复推敲,试看那种注解最接近句意,最终再做确定。若字意和组词都不符合句意,则再延展它的引申意和借代意。若还不符合句意,则再寻找与其句意相符的通假字,最大可能的做到字准、句通、意明。这是我采用的字解法!《论语》皆为圣人之语,既是圣人之语,不管那时用什么笔法,不管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它通篇必定含有缜密的逻辑和鲜明的哲理。若是译文偏离或是超越了这一主题,这就说明译文出现了问题。对此,我通过反复诵读,从中找出文意中断层的所在,并对缺失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句式采用了补充。把倒装句、斜插句,整理顺当。把连词、叹词分辨清楚。再对因果句的因句进行了补充。尽量使句式完整,以完善圣语文意中的逻辑性和哲理性,从而使现代读者一看就明,一读就懂。 毛泽东曾说过:先把自己的屋子打扫好,然后再请客人进来!现在孔子学院在世界己有八十多家,儒家经典正在向全世界推广。《论语》是儒家经典之经典,我们若是还没有解释清楚,怎么能向世界推广呢? 由于水平有限,若有所成就,那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一点进步!若有所失误,也不要怒喷,就当是抛砖引玉尔! 我坚信《论语》是一部和平使者,只要我们把它推向世界,它就能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斗山斗士 2020年8月7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