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罪己状——谁敢怀疑自己的人品 |
正文 | 想写一篇伟大的文章——《我眼里的李世民》,每每提笔却又一次次不甘愿的封笔。不是怕有悖史实贻笑大方,也不怕措辞欠佳侮辱了前贤,更不担心褒赏过度引来谄谀之嫌,只是怕自己千疮百孔的人格只能分娩出一个空花幻月的唐太宗。才疏学浅尚可弥补,材料不足亦可查阅,但一个人如果思想有问题,无论多么学富五车也是写不出鸿篇巨著的。没有好的品质就没有好的文章,要想在李世民面前思如泉涌,就必须剖析好这篇《罪己状》。 动辄则咎时侥幸者会说自己运气不好、颓废者会说自己能力不行、狂妄者则会怨天尤人,这三种表现无非都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可是若想真正彻底的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品格是否出了问题(即使我们不愿怀疑自己的品格有问题)。其实我就是一个有严重人格缺陷的人,但我还是我习惯于用冠冕堂皇的方式把自己置身于正人君子的行列,因为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是个阴险小人。自封的君子是很难被大众接受的,即使每个人心中的君子的标准很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心中只要有了君子的形象每个人就可以自封君子了,如果没有君子的行为即使你对君子的品质认识的很透彻大众也不会承认你是君子。就像我从李世民身上认识到了什么是大度、什么是胸怀,从此我便认为自己也成了有胸怀、大度的人,但认识并不意味着吸收,当我遇到不能容忍之事还是会露出小肚鸡肠的面目。自己明明有人格缺陷却还深信自己有着高尚的人格,这就是冥顽不灵、顽固不化、抱残守缺。所以说人格缺陷并不仅仅指自己的人品有问题,而是自己的人品有了问题你压根就没觉察到、压根就不承认,这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出处吧!但如果不去纠正自己的人格---这个根本问题,我们不但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而且我们做再大的努力也只是扬汤止沸、饮鸩止渴。 我们是否经常反问自己“与人谋而不忠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坦诚的告诉自己答案,谁还敢妄称自己是君子?单拿与朋友交往这件事情讨论吧,为什么身边的朋友那么多却总是感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为什么要刻意与自己讨厌的人交往却还要表现的那么真诚,为什么内心期待纯净的友谊却总是怀疑朋友别有所图?是大多数正在与你交往的朋友有问题还是自己的人品有问题?如果是大多数朋友的问题,那为什么某些厚德上善的人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换取这些人的真情?思来想去还是因为自己的人格修养不够达标。当自己帮助一个人的时候是出于情义还是想借用帮助别人来沽名钓誉,如果我们的动机不纯粹,朋友是能尝出‘糖’与‘糖精’的味道的,如果你让朋友吃的是‘糖’朋友定会让你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当自己虚情假意的与那些讨厌的人交往时是否明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道理,如果讨厌这个人是因为他的思想观点与你有差异而非他的人品有问题,自己就应该用“君子和而不同”的方式与之交往,我既然允许花有不同的色彩也必须允许人有不同的思想;如果确实讨厌这个人的德性,就更不该与之虚情假意的媾和了,这样做就是“小人同而不和”。怀疑别人有所企图时那是因为我忘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古训,如果自己身上有浩然之气又何必在乎真情付出的值不值得,如果怀疑朋友对我有所企图我很可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坦荡的人只会随处播撒真情的种子,气量不足的人才会患得患失。总之,用人格魅力换取的友情天长地久,通过权术阴谋媾和的交往不堪一击。唾弃那种“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的关系。 谁能做到“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这样提问并不是宣传“得之我幸,失之我运”的不争思想,恰恰是想唤醒自己懒惰的心,我如今总是妄想不劳而获,甚至达到了自己不去争取也不允许别人争取,别人要是取胜了自己会很嫉妒的程度;我总是计较结果而从不在乎过程,殊不知只有经历了志在必得、不言放弃的过程才有资格获取“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心态。谁敢大喝“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帏”?总是暗地对掌权者品头论足,却不敢与之当面辩论,倘若不是对其有所求怎会这般无底气,其实我忘了气节和尊严才是最值得求取的东西,岂能为了获取“盖帏”而舍弃“大喝”的权利。谁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一切过去的东西总是耿耿于怀,没能学会包容,没能忘情得失,总是背着已经过去的失败和自卑上路,却不知只有舍弃装满前科的包袱才能超然物外,才能安步徐行与现在的风雨之中。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品德高尚,那么请做几件委曲求全的事情来验证一下自己的德行;如果你怀疑别人图谋不轨,那么请反思一下自己得思想是否受到了权谋文化的吞噬;如果你不敢怀疑自己的人品,那么你永远不可能正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否定自己只是为了更好的接受自己。以前不敢否定自己所以也就没资格写出《我眼里的李世民》。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