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农村青年的性与道德迷思
正文

笔者于1989年出生于西部某县城的村庄,在那里渡过了快乐的童年,正如鲁迅笔下《社戏》描述的那样。整天在河里捉鱼摸虾,田地里,树上,都会见到身影。偷玉米,偷桃子,偷苹果,偷红薯等等。

2003年上初中后,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暴力、性开始成为大家的一部分,当然我是好学生,不参与,只是见和闻。下课了一些坏一点的男孩就站在过道上,女同学经过的时候,一个男省故意推下,其它男生就趁机去摸女孩正在发育的乳房,有时坐在后面的趁着停电伸到前面去摸。当然也有些自甘堕落的就和N个男孩上床。后来初中毕业听说小学生都这样玩了。

近一点的就是2015年春节,一个同村青年利用附近的人约见一位女孩先出去玩,后去KTV,3天就上了床,他们的动机是利用这种现代聊天工具,找对象,一旦发现女孩很轻浮或者很随意就只是上床,如果还好,就会谈恋爱。

直到我听说我们村的一位中年男子娶了亲生父亲的兄弟的女儿,我彻底对于现在的乡村失望了,我很是忧心。

直到对于最近看到一个视频,某婚礼现场,请到几个脱衣女郎助兴,赤身裸体,大白天跳起艳舞,甚至一个还拿起酒瓶子当众自慰。

我彻底对乡村的对故乡感到无力,感到无望。

若果说现在的50岁往上的人虽然有点文化水平,但是不高,对于民间信仰还存在,也就有了一定的敬畏,不敢做出那些有违天良的事情。那么新时代的年轻人接受了所谓科学的教育后,不信鬼神,也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却变得无法无天起来,暴力,性成为他们的生活一部分。

在今天这个时代下,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家为各自利益看准,不再关心这个传统不传统,礼俗不礼俗,人与人慢慢的冷漠起来。

那么我们的乡村出路到底在哪呢?

我们对于乡村确实是有点无力,如果不做出什么行动,任其发展,那么只会丧失很多,会变得让人讨厌,但是也不乏一些社区营造实践,对于农村的挽救,有的确实做得很好,村民的关系,下一代良好的社区本土教育。而对于大多数村庄的德道文化迷失,我想这些如果再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行动,那么只能任其发展,沦陷下去,知识分子总是习惯于呐喊,而不愿去行动,那么只能是汪洋兴叹了。正是乡村正在沦陷,那么才更需要我们参与进去回应这一现实问题,而不是说说而已。

而当下一些对于乡村前途给出的药方就是发展经济,这一理论没错,但是这种以物质刺激而没有构建乡村文化的发展,也只能使得人们变得更加现实,最终将是没有灵魂的乡村,徒有水泥森林的荒漠。那些修建的古村落只是让乡村遭受了更加严重的自我阉割,乡民们完全没有了自己那种安然自得的生活。在这一点郝堂村就做的比较好。

回到《乡村建设理论》的开篇,整个百年的中国就是一部乡村破坏史,那么现在我想还是再继续破坏,建设乡村一定要是形,气,神的恢复,重视内核的建设,而不是沦为资本的工具。使人异化与物质的奴隶,一切道德良知,礼俗,人文价值都被市场经济大潮淹没,找不到自己的根。成为一个无根的浮萍。

我不禁要问:乡村前途在哪里?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