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
正文 | 六月,荷花的季节,总会想去看一看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莲花。一如清心脱俗的少女,不带分毫杂志,纯净的像雪,洁白的像梨花。 忘了曾经在哪里看到,说是农历六月十四日是荷花日,当时天地混沌初开,荷花是绽放在水中的第一朵花。刚好是一年的一半,所以莲花也被称为“天地花”,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寓意却是好的,就像心底有个期盼,不知结局,就这样也好。 风轻云淡的一天,在灞桥湿地公园里胡乱走着,两岸的杨柳轻轻舞蹈,似是欢迎我的到来,似是想打开我心中的郁结。迎着习习微风,张开双臂,呼吸着这难得的安静,感受大自然带给我纯净的气息。 走过一个木板桥,剥开帘帘烟柳,路过开满紫色花朵的草坪,抬眼间,蓦然出现一方翠绿的荷塘。心在瞬间定格了,再也没有纷扰和繁杂,含苞欲放的花朵,就像此刻自己的心一样,一层层的展开,释放了所有的不快,一下子明朗了。 翠细红袖水中央,清荷莲子杂衣香。心里的惊喜太多,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只觉得天地间都被这碧莲所感化,就像手执净瓶的观音菩萨,踩一朵莲花,白衣飘飘,是神似仙,普渡众生,感化天地,不带任何杂志,清的透明,澈的晶莹。 采莲的小舟翩然而至,却不似江南少女清脆的笑语,而是笑容浅浅,优雅从容。比起江南活泼的韵味,这里却是多了分淡然优雅。杨柳依依,随风而动,莲叶团团,游鱼戏水,好一幅古色古香的画面,只是少了古人的画笔,不能画一幅泼墨荷图。 坐在观荷亭,眼看满塘清绿,本想和那采莲的女子一样,折一缕莲香,伴芙蓉满塘,但周墩颐说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于是收起想折香的心,带着清水般的心情,一朵一朵的欣赏着。花中的君子,水中的美人,心中的花神,别人都爱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大气,可我,偏爱这淡雅的白莲,不用那么密集,只稀疏有致就可以了。 杨柳依依,花香满地,蝴蝶翩翩,蜻蜓立荷,小舟轻荡,野鸭悠然。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到了那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和“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只是不知道这灞桥的荷花,比起那芙蓉浦的荷花,哪个会更胜一筹?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芙蓉园里的荷花开的正好,可是提起这个地方,总会想到那个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也许那个时候的她,也会在每个荷花盛开的季节,与花拚美。可花容月貌,也终究逃不过那一场战乱,而每个梦醒时分,三郎是不是总会看花思人,望月伤情? 灞桥的荷花,美的淡雅;芙蓉园的荷花,美的高雅。可是当你走进南湖,看着那碧波千里,层层涟漪,小舟轻摇,游鱼悠然,柳风拂面,莲花静开,又是不一样的心情。仿佛回到几千年前的那个西泠湖畔,有个叫苏小小的女子,乘着油壁车,游走在风景如画的夏天。 南湖的荷,是清雅的,若不是周围都是高楼林立的建筑,想来定是一幅古香古色的江南风景图。它比灞桥多了几分喧闹,却比芙蓉园少了几分高雅,让我来说,该是恰到好处的清雅,融合了灞桥和芙蓉园的两种不同的意境和视觉美。 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湖面,舍不得离开,却不得不离开,也想像曹雪芹说的那样:湖边不用关门睡,爷爷凉风香满家,只可惜这里却不是我家。披着夕阳的衣裳,迎着暮风,回家的脚步渐行渐远,可心里牵挂的地方,一直都在。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