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们还能吃到米泥鳅吗? |
正文 | 时下正在进行美好乡村建设,何为美好乡村?各人的理解可能不尽一致,但我想既然是美好乡村,那给人的印象一定美好,且第一印象要数农村特有的美丽风光及宜居的优美环境。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人多地少,对土地的过渡开垦、索取,农村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田边、地头、路边、小池塘旁塑料袋、农药瓶随处可见。由于农药、化肥的过渡滥用,一些常见的水产品变得越来越稀少,如泥鳅、黄鳝、乌龟、鳖。由于树林太少、没有吃的,本地非常多的喜鹊、乌鸦,我们已很难看到。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我至少十几年没听到过。 记得我们儿时,生产队“双抢”,早稻上岸、晚稻秧刚插下去的时候,中午太阳似火,炎热异常,我们带着畚箕和木制小提桶到田里去,在田埂缺口放水处,用畚箕从那流水处一捞,全是清一色的小米泥鳅,一中午捞半提桶泥鳅是很容易的,回来用柴火煮着吃,味道十分鲜美。我还记得,有一次我母亲在生产队水田里拔草,回来时,她放下那卷起的裤腿,那卷起的裤腿鼓鼓囊囊,原来里面藏着两只石鸡蛤蟆,有时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带回来一只鳖呢。 那时候水田里蚂蟥多,天上飞的鸟儿多。喜鹊报喜,乌鸦报丧,我还依稀记得我外公去世的时候就看到过乌鸦在我家屋顶上盘旋了好一阵子。 现在到乡下去,这些东西已很少见了,除了能有些零星的泥鳅、黄鳝外,乌龟压根儿就没有了,蚂蟥也很稀少。那么这些东西都到哪去了呢?我们不竟要问,是消失了么?那下一个也可能消失的物种又是什么? 另外,农药、化肥的过渡滥施,农作物的产量是上去了,可是这些食物能保证我们大家舌尖上的安全吗? 我的一个师傅,他儿子在深圳成家落户,他过去帮儿子带小孩,他告诉我,那边的白菜和我们这边的白菜一个样子,叶子是一样翠绿,但吃起来却吃不出一丁点白菜味。是的,我们这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现在在饭店里上一盘肉丝或肉片,叫你吃起来有如味同嚼蜡,哪还有一点肉味!事实如此,如今想吃一盘鲜嫩的本猪肉,那是非常、非常奢侈的事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图景。 何时还有青山绿水,何时再现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何时我们还能吃上那味美的米泥鳅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