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少年傻事、冏事记
正文

儿时的记忆是最令人难忘的,尤其是那些傻事、冏事。如今虽已进“知天命”的年龄了,每每回想起来仍禁不住令人捧腹……

一、挖泥鳅

小时候,在农村,泥鳅可是个上等菜。农村人在稻子收割以后,田里就成了挖泥鳅的“战场”。但他们挖得泥鳅自己可不舍得吃,一是用来招待客人,二是拿到城里卖了,好换点油盐酱醋啥的。农村来的同学在挖泥鳅方面是把好手,我们是一种乐趣,和他们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啰。

记得刚进初中时的第一个暑假,郊区的一潘姓同学邀我们去他们那挖泥鳅。出于好玩,一天,我们几个邀伴来到潘同学的家。时值“双抢”,大人们都忙活去了,我们几个随潘同学径直来到田头。潘同学给大家简要讲述了一下挖泥鳅的要领,并做了个示范,大伙就分头开始行动了。记得那次我是带了个小山竹篾编织的篮子,放在身边用来盛泥鳅。我按照潘同学示范的,双手插进田里,捧起一坨泥翻看着:“咦,还真有泥鳅。旗开得胜。”当时那个高兴劲甭提了,赶紧抓出来扔进竹篮,又继续往前进......。挖着,挖着,“咦,不对劲,小腿咋这么痒?”低头一看,一只黑不黑,黄不黄,滑不溜秋的东西粘在小腿上,下面还流着血呢。我有点蒙了,赶紧用手去拈,并想奋力甩掉。谁知,从腿上扯下来了,却没从手上甩掉,那东西又紧紧地黏在我的手上。我当时就吓得怪叫起来。潘同学与周围的人赶紧跑过来,一看:哦,是蚂蝗(即水蛭)。他不慌不忙地从我手上捉下蚂蝗,随手在田边掰断一节小树枝,去掉叶子,插进蚂蝗的肚里,用手一捋,将蚂蝗从里到外翻了个个儿:别怕,没事了。大伙儿散了,我也继续挖我的泥鳅......。

晌午了,潘同学吆喝大家吃饭了我提起小竹篮:不会吧?怎么可能?篮子里怎么只有几只大泥鳅?我记得不止这些的,还有那些小的呢?真的奇了怪了!再看看其他小伙伴,虽说不多,但也不至于像我一样连篮子底都没遮上啊,而潘同学则几乎挖了一脸盆。我此时说不出的尴尬。潘同学拿过我的小竹篮上下看了看:哦,你的篮子太疏了,鱼儿(他称泥鳅为黄鳅鱼儿 ,简称鱼儿)都从篮子底下钻出去了。这不,这还有一只夹在里面没钻出去呢。我一看:可不是吗?敢情儿人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却是“竹篮盛鱼鱼溜光”。大家一听,都乐了......

二、吃“东风子”

小时候,零食甚少。有一种山上长的,树高约一、二尺,树叶呈瓜子状,果实开初为绿色,半熟为红色,全熟呈紫黑色的东西,学名不知叫啥,我们都叫它“东风子”。那种果子抓一把放嘴里嚼,嗯,很甜的。只是把满嘴嚼得墨乌墨乌的。上山砍柴时会留心採了吃,但更多的时候是买了吃,农民们常常采摘了用箩筐挑到城里来卖。

一天,我们几个住在一起的小伙伴相邀去上学,其中一个比我们大岁把子的小哥哥说路上请我们吃“东风子”,并掏出一张“大团结”向我和另一个小伙伴显耀。要知道,那时候,在我们当中,口袋中有一毛钱就够在小伙伴中炫耀的了,不用说“块样”(土话),更何况是十块钱——最大的“块样”。真可谓特大财主呢。我们立即“屁颠屁颠”地跟在身后......

咦,真有“口福”,半路还真遇上卖"东风子"的。一位农村大嫂守着一担"东风子"在路边卖。我们在担子边停下来,那位小哥对大嫂说:来三筒“东风子”。大嫂用竹筒量了三筒,分别倒在我们三人小手中。那位小哥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把“东风子”倒进嘴里消灭光了,还催促我们说:快点,要迟到了!我们也加快了速度......。那小哥看我俩也差不多了,这才慢吞吞地掏出那张“大团结”来:喏,给你钱!大嫂一看,楞了:三筒“东风子”三分钱,用十块钱来买?谁身上会带那么多零钱?于是,就没敢接那钱。

“找钱啊,快点,我们要迟到了!”小哥催促道。

“我没那么多零钱找。”大嫂显得很尴尬。

“没找是吧,要迟到了,我们快走。”小哥拖着我俩的手就走。

“别走啊,你们吃东风子的三分钱还没给呢。”

“给你你不要。”

“你给零的。”

“我没零的。”......

他俩在争吵,我们在一旁站也不是,走又不敢,身上又没钱,“东风子”又下了肚......

“我到你们学校去告你们老师!”大嫂 愤愤地说。

“ 你去告吧,又不是不给你钱,是你自己没(钱)找。”说着,小哥拖着我俩向学校跑去......

后来不知那位大嫂找没找到学校告老师,反正老师没找过我们。但我为这事着实有好几天惶惶不安。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 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