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雨中登大历山(吴勤彬)
正文

雨中登大历山

吴勤彬

大历山又名舜耕山,地处安徽省东至县境内,紧靠206国道,一座掌形山峰从波浪似的丘陵中突兀而起,直插苍穹,称之“历山”。是集“尧舜遗迹、佛教文化、岩溶景观”于一山风景名胜区。

从清水河畔出来,沿206国道往回两三公里,右转便进入大历山景区。

《池州府志》赞其曰:“南望匡庐,西瞰江渚,最为雄杰”。其实,大历山并不高,海拔只有372米,它既没有九华山的千峰峻秀,又没有天柱山的擎天一柱。而历山却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相传古时的虞舜,从北方一路行来,见这座掌形山脉树茂林丰,竹影婆娑,且前有田畈,旁有河湖,可耕可渔可陶,便在此定居下来。他不但教当地百姓学农学渔学陶,还每天跪在地上对着上天哭泣,替父母分担罪行,自我引咎……舜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舜的贤名远播四方。远在北方的尧帝闻知后,跋山涉水,南巡访舜,几上历山,请其下山辅政,后又毅然决然地将帝位传给了时年50岁的舜。舜继位后,不负众望,披荆斩棘,治熏风,除水患,开辟了“尧天舜地”之盛。这次爬大历山就是冲这个美丽的故事来的。

站在大历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树木郁郁葱葱。上山的道路都是石阶,从山脚到山顶法藏寺大约有2000多级台阶。我们顺着台阶蜿蜒而上,一路走走停停。山势很陡,台阶的坡度很大,爬了十几分钟就感觉冒汗了,其实是办公室呆久了,好久没这么大的运动量了,体力明显不支,同行的小钱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休息了一会,我们继续爬,这时,天上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急急忙忙跑进路边的小径通往的一个凉亭,凉亭名为“舜亭”。凉亭六角的内侧画有画像,图文并茂,讲述舜在此地隐居农耕的情况,据传他耕种的第一块地就在凉亭的边上,可惜当时下着小雨,没有仔细寻找,竟然错过了,实为可惜。

感觉雨小了点,继续前行,爬了一段,觉得体力跟不上了,忽然眼前出现了一道长廊,左侧的墙壁上碑文整齐排列着,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长约200多米,颇为值得一看,便在廊檐下边休息边避雨边欣赏。在千百首诗词中,我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舜祠》一诗颇为欣赏:“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治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欣赏过诗词碑文长廊。继续前进,还是台阶,山势开始趋于平坦,因为到了半山腰了,显得颇为幽静,两边绿树荫翳,修篁蔽日,百鸟和鸣,身入其中,宛若仙境。

台阶又开始陡峭起来了,山上传来了小孩的欢笑声,我们快到山顶的法藏寺了,这一段坡度很大,大约三百余级的台阶,经过努力,终于到达了终点----法藏寺。此寺规制宏大,分前后两进大殿,中为寮房相连,总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画栋雕梁,重檐飞角,辉煌壮丽。殿内佛灯高照,香烟缭绕,粗粗走了一圈,在回廊听到了两个和尚在参禅论佛。不经意间发现院子里有个假山,块石显得很雄劲,中有水潭,向寺内僧人询问,方知此水潭就是著名的舜池。历史上“历山遗泽”景致就出于此,该景自东流建县以来就是该县八景之一。

站在山顶,见茅石一块,唤作望江石(又名望江台),伫立石上,举目四望,雨后碧空如洗,视野宽阔,放目远眺,长江如玉带横陈,帆影点点,远山如云,近山似锦,山村农舍,炊烟缕缕,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江南风光美不胜收。

山上逗留片刻,准备再去探寻山上另一奇观----怪石和溶洞。据说历山山上怪石、象形石星罗棋布,最有名的有溶洞数处,有名可指的5个,可惜由于雨后山路泥泞,只好作罢,且等日后复至,再来寻幽。

2013年3月26日于安庆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