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恰似人生万年青 |
正文 | 很多人都知道,银杏是树中长寿之王,几百年,上千年还依然生机盎然的不少见。言下之意,这种树寿之长、身之粗并不足为奇!因此,在我所见到的古树中,我最钟情的,是一棵三人都围抱不了的万年青。 这棵树被人们发现,是因为它的身旁不远处,有一棵五人才能合围的银杏。人们奔银杏而去,眼光却无意中被它扯去当着环佩银饰,缠满一身!相隔几十米,看上去,它很平常。根生从林,主干粗细、形状毫不显现。相距七八米观之,约三、四米高处,分出五根枝桠,似五指合举,直插云霄。东南面两根粗壮如牛般的枝桠并立,仿佛高大铜座上的一对迎风挺拔的孪生伟人。顶端有一个树疙瘩,呈握拳头曲臂状。我们问随行的布衣老汉,这棵树究竟有多大?他说:“不得人量过,不晓得。只晓有人来看过后,想出几万块钱买,村里面的支书、主任讲:‘不敢买,怕买了交不了差。到时候,整个村两千伍佰多人,个个来怪我,我承担不起!’”。 我们渐渐走近目标,经过一块废弃的小菜园,园中睡着三头大小不等的水牛,马笼头套着头,正在悠闲回嚼。布衣人不忍给牛穿鼻子,他们对牛的关爱,令人惊奇。我钻进这棵古老万年青下的从林,发现这棵树,竟然生长在一块被雨水洗刷得雪白岩石上,东、北有浅层泥土,其本来向北的根径,好多都分别向东、西如巨龙之爪似的环生开去。南部、西部的根须顺着岩石穿越而下,伸入泥土之中。可以看出,为了生存,身处贫瘠岩石上的它,不得不努力将自信而发达的根径超越贫瘠,用生命紧紧地抓住大地,从而赋予希望最现实的意义。它的周围,随风而撒的种子,形成了一个以它为中心的生态圈,仿佛子孙朝贺寿星似的五世同堂景象。 南面有一根比手杆还粗的藤,七弯八扭地紧贴着,一直向上延伸到七八米高处。树上的藤虽然枝繁叶茂,但其根部早已枯朽。被蚂蚁当巢。仔细一看,藤身有三分之一已深镶到树体中去,如果要把这根藤从树体上剥离下来,得用利器剜之,这当然会伤及树身。我凭手丈量,估计树身五米围圆。它根系发达,体魄壮健,藤缠不怨。冰霜雪雨,风狂雨暴,更显得它伟岸不凡。 其主干疙疙瘩瘩的,形状沧桑。上下四周纵观之,五、六佰年的风风雨雨,在它的身上,可以说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剥落的皮、虫蛀的痕、弯扭粗糙的根、断裂的残枝、扭曲的腰身……但远一点观看,它给人的形象却另是一番感受。暑往寒来,风雨冰雪,蛇侵虫扰,它粗糙而且强盛的躯干巍然不动,主要枝干一律向上,一年四季都生机盎然。它的主干与根径,脉络分明。因曾经的失火,炭化之处,其肌体强大的再生修复能力,以势不可挡的的力量,悄无声息重现生机。 我们转身准备离去,见路边一棵树上,有一窝蜜蜂,灯笼大小。我们建议几位陪同我们的布衣老汉,把蜜蜂接回家去喂养,他们表情淡然,并不约而同地摇头说:“它在它的,我们不要。” 朴实的布衣人,在那场大炼钢铁的灾难中,借助神话的力量,全村合力保住了两棵古树,特别是这棵万年青。 古树其数百年、上千年长盛不衰,不仅依赖于自身庞大发达的根系、生存发展的坚实信念及其过硬的品质,更依赖于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机制。依赖于长期与自然相处的朴实善良的人们。 回到县城,看到行道上排列整齐的万年青。我想起人生,不也和这名为万年青的树一样吗?不觉诗意胸涌,于是,吟成一首《恰似人生万年青》 冬青、冬青, 随处扎根。 秋来不落叶, 冬寒意更深。 新叶舒张旧叶退, 叶退悄然春未尽。 枝头绿意醉, 焕然诗情生。 炎夏昂然花如云, 鸟语声声天未明; 车来人往鸟不惊, 早晚清香醉游人。 名副其实万年青, 生命本色, 年年更新, 四季如春。 恰似人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