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别让官员在“饭局礼仪”中迷了路 |
正文 | 廉政瞭望在2014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吃饭喝酒在官场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官员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仅从餐桌的摆放和宾主的座位安排上,官场饭局就大有文章。(人民网) 官场饭局有尊卑之别,有排场之分,有细节讲究,说到底全是给足了“权力”面子,因为这些规矩针对的对象并非某一人,而是此人的权力,只要是什么长、什么主任,那别管是谁,都能享受到养尊处优的待遇,令别人刮目相看,这既是社会权力观念的集体沦陷,也是官员权力自由的侧面反映,在这种氛围下,官员很容易自我欣赏,迷失方向,在夸赞与奉承中堕落。 讲究礼仪是传统美德,适度的谦让可以体现一个人良好的素养,代表着一种尊重的态度,然而,领导干部注重餐桌“秩序”的度却过了不少,体现更多的是攀附巴结、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大家对这种酒桌上的“表演”都心照不宣,这是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虽然古往今来众人对权势者都有所敬畏,但是在当下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这样一种封建的、禁锢的、霸权的等级思想并不应该被推崇,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手中的权力不该成为人民群众以及下属敬畏的武器,而应当是维系整个社会良好运转的润滑剂,应当是架设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一道充满善意的,充满正能量的桥梁。 酒桌上可以拉近感情,可以促成生意,对于那些唯有权力资本的领导干部而言,酒桌上的礼仪和放纵却成为蚕食权力威信的蛀虫,多少应该遵守的纪律在此刻淡薄?多少应当坚持的良知在此刻泯灭?因为在“饭局礼仪”中迷了路,有些东西不合格也可以合格,因为在“饭局礼仪”中迷了路,有些东西即使落后也会领先,社会的公正和正常秩序会失去应有的保障。 如何规范“官宴礼仪”?最关键的是管好领导干部的“脑”。以八项规定、反“四风”活动、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纠正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政绩观,消除腐朽的官僚主义思想,让领导干部的权力回归法制轨道,以制度为领导干部筑牢思想的防“腐”墙,只有这样,吃喝宴请才会减少,“官宴礼仪”才会逐渐淡化。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