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开招考是政府公信力的一扇窗 |
正文 | 在安徽省望江县血防站近日的一次招聘考试中,笔试、面试均是第一的小徐进入体检程序时却意外被刷,理由是招考方无法认定其所学专业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家长质疑萝卜招聘。(2月18日荆楚网) 公开招考是目前我国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最科学有效的手段,不仅关系着执政力量和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劣,也关系着党和政府引领平等、公开、竞争的社会氛围的决心。可以说,公开招考也是政府公信力的一扇窗,只有规范好公开招考的程序和措施,严格把关,公正评判,实事求是,才能发挥公开招考的巨大作用,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好人、选对人,只有牢牢把握公开招考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维护好公信力,才能吸引众多有志青年和有识之士。 望江县政府调查后给出了处理决定:取消该岗位相近专业考生的资格,并对多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县卫生局党组书记被免职。虽然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处分,特别是卫生局党组书记也被免了职,但是此事件本身依旧扑朔迷离,专业到底符不符合报考条件为何进入体检程序时才被发现?是招考程序出了问题,还是有人刻意而为? 众所周知,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公开招考须经过报名、初审、缴费、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和录用,整个过程至少也得4、5个月,特别是在笔试前的环节,既有初审的关口,也有大概1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理说完全可以初步审核出报考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果缴费前就对不符合要求或无法界定的情况予以“不通过审核”的处理,那么报考人也能有其他的选择,而笔试、面试均以第一的成绩进入体检环节却被以“不知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为由被拒,不仅让考生劳神伤财,也会让公众质疑公开招考的公正性,甚至延伸至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因此,必须查清事实,除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更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填补制度的漏洞。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