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地走笔(34)坎儿井及其起源 |
正文 | 坎儿井及其起源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它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新疆,人们不但熟悉它,而且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吐鲁番、哈密,这些地方名曰“火州”,茫茫荒漠、千里戈壁,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异常。然而这里并非死寂世界,这里有繁华的城镇,有富饶的绿洲,还有驰名于世的哈密瓜和无核白葡萄等瓜果,还有长绒棉……这里之所以如此,都是得益于坎儿井,都是坎儿井哺育的结果呀! 新疆地区的坎儿井,是适应天山山前一带的特殊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依据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埋藏状况,巧妙地将埋藏深度很大的地下水,沿着坡度较大的地面,由上游引向下游,供农田灌溉和日常饮用,使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集水建筑物。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是一种特殊的井渠。坎儿井由暗渠、明渠、竖井、涝坝等部分组成。暗渠开挖于地面之下,于地下水上游的含水层部位截取地下水,是坎儿井的主体,引水出地面的输水通道;明渠开挖于地面,是暗渠引地下水出地面后的输水通道;竖井是在暗渠开挖时,为了施工通风、定向、照明和出土之用,而在沿暗渠渠线上,由地面向地下开挖的多个“井”,这些“井”的深度,上游可达数十米至百米左右,向下游逐渐变浅,井距不等,一般为20—70米,依地形和方便施工而定,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涝坝是在明渠的末端修建的小型蓄水池,主要起蓄水、调节流量、提高地下水温度的作用。 由于坎儿井的使用、水的滋养,荒凉的戈壁滩出现了片片绿洲,从而使干旱缺水的地区充满了生机。这里流水淙淙、林木参天、白杨挺拔、垂柳依依,瓜果飘香;水中碧波荡漾、水清见底、莲荷点缀、鱼鸭嬉戏……这里美景如画,使人陶醉! 坎儿井在新疆最为常见,大多数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如吐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约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灌溉面积达47万亩,占该盆地总耕地面积70万亩的67%。坎儿井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了新疆之外,坎儿井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宁夏的贺兰山等地也可见到,国外的伊朗、土库曼等中亚地区亦有它的踪迹。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们知道坎儿井是怎么回事,知道它的分布地区,也知道它给人类带来的恩惠,但它起源于何时?它的“老家”又在哪里?这些就恐怕鲜为人知了。 据考证,坎儿井的起源时间当在两千多年前,它的“老家”在陕西省的大荔县铁镰山。 我国古籍《世纪·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中均有有关记载。记载中说:汉武帝元朔—元狩年间(即公元前128—前117年),一个名叫庄熊罴的人向皇帝上书,建议开渠引洛河水,以灌溉重泉(即今蒲城县东南一带)以东临晋(即今大荔县)平原地区的土地。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于是征调万余人在徵县(即今澄城县)西南一带开挖渠道,以引洛河水入临晋平原地区。但当渠道开挖至东西向的商颜山(即今铁镰山)时,在穿越山体的时候,因遇到结构疏松的黄土层和砂土层而使施工受阻。如果开挖明渠,因为渠深而容易发生塌方事故,而且工程量增大。于是,人们创造了一种井渠施工法。在穿越商颜山山体时,施工不再开挖明渠,而是改挖暗渠。暗渠开挖时,为了增加施工工作面和解决暗渠内的通风、采光、定向问题,就在暗渠方向的不同地点开挖了多个竖井,竖井深度不同,最深可达百米。利用这种井渠施工法,历时十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洛河水的灌溉渠道。因为施工中于砂土层中挖出了“龙骨”(即古脊椎动物化石),故将此引水渠称作龙首渠。 龙首渠施工时开始使用的这种井渠施工法,它开创了之后隧洞、竖井等施工法的先河,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水利事业等的重大贡献。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汉代,尤其是汉武帝的主要功绩之一是开发了广大的西北地区,使当时的西北地区成为仅次于关中的水利重点地区。龙首渠所开创的先进施工技术(井渠施工法),也随着西北地区的开发,以及与西域各地往来的频繁,沿着欧亚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逐渐西传。 “龙首渠”的井渠法是引地面水而创造的施工方法,传到新疆后,当地劳动人民吸取井渠法的施工经验,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将它用到引取地下水的工程中,演化为“坎儿井”这种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 由于“坎儿井”这种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具有水量稳定、水质好、自流引用、不需动力、受蒸发损失和风沙危害少、施工工具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管理费用低等优点,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并继续向中亚等地区西传。 1986年4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