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大地走笔(8)__关中地区的河流系统
正文

关中地区的河流系统

由地表水汇集起来的河流,它们是地球表面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地上的河流无所不在。河流有主流、支流、小支流,还有大大小小的冲沟,从而形成一个一个的河流系统。

当我们从高空俯瞰,或打开关中地区地图的时候,会看到这样的河流图景:黄河在东侧自北而南流过,渭河在中部自西而东贯穿,而渭河的南北两侧则有众多的河溪汇集。

除过黄河之外,渭河是关中地区的最大河流,它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洛河、泾河、灞河等则属于渭河的支流了。而洛河等河流又有它们自己的更小支流。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犹如人体里的“血管脉络”,遍布关中地区,并把关中地区与陕北、陇东和秦岭地区串连在了一起。这些河流,还像一棵大树,渭河就像树干,洛河、泾河、灞河等就像大的树枝,其它支流小溪就像小的树枝树杈。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关中地区河流的形成和分布,皆受着地质构造的影响和地层岩性的控制,都有着一定的地质背景。

河流是在漫漫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我们通过分析关中地区河流所形成的地形地貌和河流堆积物,说明在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时,虽然已经有了渭河的雏形,但直至距今约一、二百万年的第四纪初期,渭河尚未外流,还没有形成如今关中地区这样的河流“脉络”系统。到了距今约二、三十万年的第四纪中期以后,渭河才成为外流河流,才有了比较完整的河流“脉络”系统。

我们说,河流皆受着地质构造的影响和地层岩性的控制,都有着一定的地质背景。如果把关中地区的地质构造图同河流分布图进行一番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凡有河流通过的地方,一般多有断层经过。因为断层线附近,地层岩性多比较破碎,有利于河流的切割,而当河流遇见刚硬岩体时,往往会绕行而过。

我们先来看看黄河。黄河自内蒙古托克托折向南流之后,穿行于黄土高原之间,于韩城的禹门口进入关中地区,继续南流至潼关附近后,又突然以90度直弯转而东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乃是由于黄河在一路向南过程中,先遇见的是比较疏松、容易切割的黄土等地层,而当在潼关遇到坚硬的华山花岗岩山体时,受到了阻碍,故逼迫其东拐,形若一“L”型。

我们再来看看渭河。渭河是关中地区河流“大树”的主“杆”,它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省东部后,由宝鸡进入关中地区。入陕后,基本上呈东西流向,迂回荡漾于关中盆地的中部。渭河为什么呈东西方向呢?经地质工作得知,渭河所经之地,存在着一些东西向延伸的断层,渭河即循断层所形成的脆弱破碎地带而过,所以流向几近东西。

当我们在地图上观察渭河的支流分布时,会发现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布有着明显的不同:南侧数量多而流程短,平面分布呈彼此平行的羽状排列;北侧数量少而源远流长,平面上呈树枝状排列。如果赴实地考察,会发现渭河南北侧支流的河岸特征也不一样:南侧支流的河岸深而陡、水流坡降大,而北侧支流的河岸浅而缓、水流坡降较小。

渭河南侧的支流源于秦岭,数量较多,较大者有清姜河、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皂(左侧还有三点水)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戏河、零河、尤(左侧还有三点水)河、赤水河、罗纹河、潼河等;渭河北侧的支流源于陇东和陕北地区,主要有千阳河、韦(左侧还有三点水)水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洛河等。泾、洛二河则是渭河北侧支流的主体,它们又有各自的小支流。

渭河南北两侧的河流分布图景,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从地质角度来说,这样的河流分布形式,同样也受到地质构造的明显影响,与关中盆地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构造运动的差异性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关中盆地的南北两侧虽然同为相对上升地区,但二者在上升幅度上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南侧的秦岭地区,上升幅度剧烈,为强烈上升区;北侧的黄土高原,虽然也为上升区,但上升幅度稍逊,为缓慢抬升区。基于这样的地质基础,使发源于南侧秦岭地区的河流,出山以后,就以较大的坡度、在短距离内急泄而出,匆匆忙忙、迫不及待地奔向渭河;而在渭河的北侧,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河流,可以在大范围的面积上,慢条斯理地洋洋缓流,沿途吞噬四方溪水,经长途跋涉,终极汇入渭河。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渭河两岸支流,就构成了不对称的河流系统。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见,渭河南侧支流的流向多为自南而北,北岸支流多由西北而东南。但因受地质构造的制约,一些地段也会出现反常流向。如渭河南岸的灞河,它流出秦岭后流向由东而西,之后又折而北西,之所以如此,是因受了骊山不断抬升,以及这里所存在的断层影响所致。

渭河北岸的洛河,也是如此。它自西北方向流至大荔附近时,按理应当捷径直入黄河。但它却绕了一个大大的弯,“舍近求远”、别别扭扭地汇入了渭河。造成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因受这里有一隐伏构造(朝邑隆起)的影响而致。近年来,通过地形变测量,发现朝邑一带显示了缓慢上升的趋势。由于受朝邑隆起的影响,自西北方向流来的洛河,在大荔—朝邑之间遇到了阻挡,逼其在这里突然改变了方向,汇入了渭河。

河流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巨匠,它碰到疏松岩石就极力侵蚀,它不停歇地刻切着茫茫大地,它能削丘填谷,它能移山淤海,它的力量是无比雄伟壮观的。但河流的性质又是柔软的,若遇见刚硬岩体就躲躲闪闪、千方绕避,它是一个典型的“欺软怕硬”的主儿!

1982年8月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