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大地走笔》(1)-(3)
正文

《大地走笔》(1)_关于重新发表《大地走笔》文章的说明

《大地走笔》是2001年作者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而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书中收录了上世纪80年代作者发表的一些地质地理科普文章。近年来,一些新结识的朋友得知作者曾经写过一些兼具科学性、通俗性和可读性的科普小文章,不断向作者索取。然因《大地走笔》当时印数较少,已陆续赠予亲朋,只能抱憾相告。为了不辜负这些新朋友的错爱,为了满足这些新朋友的需求,作者拟抽暇将《大地走笔》一书中的文章陆续制作成电子版,然后借助互联网重新予以发表,通过互联网把它们“赠予”这些新朋友。

为了便于朋友们阅读,便于朋友们对作者、对《大地走笔》预先有个梗概了解,作者将原《大地走笔》一书中的“后记”改作了“前言”。

《大地走笔》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关中篇

关中盆地忆沧桑

人类古文明的摇篮

“蟒龙”南亘

“岛”山北布

俊美的“黛马”—骊山

关中地区的河流系统

地下热能的散发点

宝贵的肥水资源

三门湖—陕、晋、豫交界处的一个古湖

气候递嬗规律和冰冻之时

地震活动

新近地质历史的博物馆

现代的地质作用

华山篇

华山游记

众多的古迹,优美的传说

华山的“一条路”

华山“鱼石”探秘

奇险异常的千尺幢和老君犁沟

腾空而亘的“苍龙”

华山东峰及“仙掌”之谜

华山的莲花峰和“斧劈石”

“华山元首”,苍翠景美

华山的前世今生

华山缘何奇险

游华山,浮想联翩……

其它篇

漫话黄土

雨土与风成黄土

建议建立黄土地质馆

鲁迅与地质科学

萨拉乌苏湖的兴衰

坎儿井及其起源

赤水河河水为什么是红色的

“泾渭分明”哪里看?

奇怪的“石线”

旅游地质学·科普写作

作者简介

闫永定,男,1939年11月11日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兴镇,高级工程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9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校地质勘探专业,1962—1966年进修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为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全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陕西省旅游学会、西安水资源学会、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地质科技论文40余篇,在《地理知识》《地球》《大西北》《新浪潮》《中国地质报》《陕西日报》《陕西地质报》等报刊发表科普作品近百篇。

《大地走笔》(2)_前言

本人在学校读过十几年书,进入社会后从事体脑兼用的地质勘探和研究工作逾40载,走过了无法算清里程的勘探路,写过几十部地质勘探报告。另外,还抽暇舞点文弄点墨,除发表过40余篇地质科技论文外,还发表过近百篇与“地质”、“地理”有关的科普文章。

本人一介平民,没有当过算得上“官”的官,是个纯事业型的人物,先天基因中无阿弥奉承之遗传,后天经历中乏乞求迎合他人之作风。平日工作兢兢业业,总想把事情干得别人挑剔不出什么瑕疵来。本性不苟言谈,喜欢读点书;下棋、玩牌之类知之一二,然无强烈欲求;虽为男人,却是个闻烟头晕,见酒脑胀的主儿。

不知是怎么回事,从小我就对文字有点偏爱。记得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写的小作文就贴在了学校门前的墙报上。到蒲城县尧山中学上初中时,写的作文多次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评介。这样的“礼遇”,曾使我的心荡起过长大当作家的念头。1956年初中毕业时,被保送直升高中,然因家庭经济拮据而放弃了这次机会。倘若上了高中,此生之路也可能是另外一条了。

当了一名地质勘探队员之后,虽未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但骑着骆驼跋涉过我国有名的几个沙漠戈壁,穿着登山鞋攀上过高高的秦岭和兴安岭,登山鞋的足迹和骡马的蹄印留在了内蒙古的草原上,汗水也洒在了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田畴和沟壑里……

40余载的地质勘探生涯,其生活是艰辛的,但沐浴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身心却得到了莫大的享受。在被自然美景震撼的同时,因爱“文”的秉性难移,曾写过一些小文章、小诗文,在单位内部报刊的版面上经常凑凑热闹。

1978年在难得的一次40%名额涨工资时,因新调入单位人生地不熟的不利环境,被剥夺了月增8元人民币的机会。失去这次涨工资机会,使我的心受了伤。8元钱在当时虽是个不算小的数目,但我觉得比这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价值和能力的贬低和亵渎!社会上尔虞我诈,人世间的炎凉不公使我愤然!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自书“老林芝兰不因无人嗅而不芳,深山之金不因无人采而不辉”的条幅。为了消除寂寞,我躺在床上读书,读古典和现代诗文,也读一些科普作品,以此来麻醉那受伤的心……

科普作品读的多了,慢慢滋生起了想通过通俗文章把一些地学知识传授给他人、把一些地学现象和山岳河川的真实面目告诉人们的想法。于是就拿起了笔,跃跃欲试,写起了有关地质、地理方面的科普文章。

说来也算幸运,我的科普处女作《关中盆地忆沧桑》一文写出后,寄给了《地理知识》(现《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编辑部,不久就收到了采用通知,并于该刊1980年第8期的卷首位置刊出。

首篇文章的顺利成功,给我增添了不少动力,于是在业余时间里就将很大心力凝于笔端,不断地写呀写的,一篇篇的科普文章陆续见诸于报刊杂志。之后,《关中盆地忆沧桑》一文被收编于科普出版社出版的《瞭望祖国大西北》一书中;《三门湖—陕、晋、豫交界处的一个古湖》一文,被收编于陕西科普出版社出版的《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选》一书中,1985年又被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随着一篇篇科普文章的不断刊出,也引来了一些约稿。《大地走笔》之中的“关中篇”即为《视野》杂志编辑部约稿而撰写的《关中盆地漫话》的部分文章,《大地走笔》之中的“华山篇”即为地质出版社拟出版的《中国的五岳》的部分文章。该二书稿后因杂志停办和出版计划变更而未能付梓,但所写文章之后为其它报刊刊出。

我虽然为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写了十几年的科普文章,但因本身的专业技术工作缠身,写科普文章只是业余为之而已,且自己没有很多像样的作品问世,也没有多少知名度,故当有的朋友建议我将所写文章结集出版时,我只能屡屡婉言谢之。

退休后,有了较多余暇,当翻阅过去散见于报刊杂志的拙作时,发现有的已难见踪影,尚存者多数纸质已经发黄变脆,有的已经破损。目睹如此景象,心中每每别有一番滋味……

本人为地质事业奔波了一生,虽无多大建树,但敬业工作,自觉内心充实。一生清贫,但无衣食之忧。如今已年逾六旬,深知生命之短暂。思之再三,觉得自己无百万家产留予后辈,所撰技术报告和论文对于从事非地质专业的后辈们无甚用处,不如把一些兼具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科普文章集在一起,留给我的后辈,同时也送给我的亲朋们。

文章集成一个小册子,该叫个什么书名呢?因我从事的是地质勘探工作,大地是地质勘探者的办公室,且文章是写大自然的、是写大地的,那就叫作《大地走笔》吧。

2001年5月31日于华山脚下

《大地走笔》(3)_关中盆地忆沧桑

关中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盆地范围南抵秦岭,北至北山,东界黄河,西达宝鸡。盆地展布似一靴子形,东西长约300公里,东部最宽处近100公里,向西渐趋变窄,至宝鸡宽仅30公里。盆地在东西方向上表现了西高东低的特点,而南北方向上则为两侧高、中间低的趋势。盆地内最高海拔约900米,最低约320米。

关中盆地南侧的秦岭诸峰高入云表,巍峨挺拔;盆地北侧的北山浑圆起伏,绵绵延伸;盆地中部的渭河蜿蜒曲折,滚滚东流。盆地内沃野千里,阡陌纵横,村镇点点,田畴方方。自然界的原本美景和人类的乔装打扮使关中这片土地妖娆多姿,如锦似画。

那么,关中盆地的自然面貌历来就是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从地质眼光来看,地球上的山水土石无不是地球长期以来历史演化的记录,无不是其沧桑巨变的遗迹。关中盆地亦不例外,它那山河面貌是长期地质作用雕塑而成,土石物质是地质作用堆积而就。一山一丘、一土一石、一河一溪,它们都内涵着这个地区遥远时代的壮丽史诗。

今天是过去的钥匙,我们可以运用地质学的科学知识,“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通过逻辑推理演绎,以“将今论古”的方法,追溯它的地质历史过程,恢复关中盆地地质历史时期中的自然面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第四纪是距今最近的一段地质历史,第四纪是开始出现人类的一个伟大时代,第四纪与人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让我们抛开更遥远的地质历史时期不谈,在这里主要追溯一下关中盆地第四纪以来的沧桑变化吧。

长期地壳运动的产儿

关中盆地在地质构造上称作渭河地堑,它向东北延伸,即与山西境内的汾河盆地连在一起,构成了汾渭地堑。

关中盆地南侧的秦岭早在距今约4亿年前,地质历史称作加里东运动的时候,就已崛起上升,成为高拔的山体,长期遭受侵蚀剥蚀,源源不断地向盆地内输送着大大小小的土石物质。

通过地质工作得知,关中盆地在第三纪之前,它同北山以北的陕北地区是连成一体的,共同接受着来自秦岭等地的沉积物质。著名的陕北白垩系宜君砾岩层,其成分有来自秦岭山区的变质岩、岩浆岩,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距今约7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第三纪初,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关中盆地北侧的北山南缘发生一系列的断裂,陕北地区大面积抬升,从而与关中盆地相分离。同时,关中盆地南侧的秦岭北缘也再次发生了继承性断裂。在这些北东东方向的断裂夹持中,中间部位相对陷落成为渭河地堑,此即关中盆地的雏形。嗣后,又先后经历了几次地壳的断裂活动,盆地经不断演化、面积不断扩大,至第三纪晚期,其范围已初步定型,基本上同现今的关中盆地相差不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中盆地是因地壳运动而产生断裂,导致南北山体上升、中间下降,再经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它是地壳运动的产儿。

关中盆地处于长期的沉降趋势中,沉降深度相当可观。通过地质钻井可知,关中盆地自新生代以来,沉降最大处大于5000米,其中第四纪以来的沉降就超过了3000米。关中盆地沉降之巨,可与世界上很多类似盆地相媲美!

碧波荡漾的水乡泽国

今日的关中盆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良田沃土,除了玉带似的渭河及其支流之外,基本上再没有什么大的水体了。但您是否知道它在过去了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还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水乡泽国呢!

通过地质工作得知,第四纪早更新世早期,关中盆地的的确确是一个范围广阔的大型湖泊。这个湖泊西起宝鸡,向东跨过黄河而达豫西三门峡和晋南汾河南部一带。1918年,地质学家丁文江首先在三门峡发现了更新世早期的河湖相地层,以后人们就将关中、晋南地区的相似地层以“三门系”(相当于现称的“三门组”)来命名。三门组地层的分布范围即就是被称为地质历史时期中的三门湖之所在,关中盆地则处于三门湖的西南翼。关中盆地因其沉降深度大、沉积地层全,是科学家研究三门组地层的最佳地区。

三门湖存在时间始于距今约3百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初,三门组岩性为一套灰和灰黄色,水成层理甚为明显,以黏性土为主、夹有砂层的碎屑物质。这样的岩性特征,表明当时这里是一个水域辽阔、周围水源丰沛的湖泊环境。由于当时的湖泊处于不断下降的总趋势中,周围河流携带的物质得以源源不断地在湖中大量堆积,从而形成厚度很大的沉积层。

据钻井揭示,渭南之北和西安附近为三门湖的两个沉积中心,这里的三门组厚度最大近千米。三门组沉积物在水平方向上,由盆地边缘向中心,颗粒逐渐变细,明显显示了由河湖向浅湖,进而深湖的渐变沉积。在垂直方向上,三门组的粗细颗粒也是相互叠置的,构成了具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地层“韵律”。这种韵律地质学家认为是地壳的脉动运动和气候交替变化的产物。

从三门组中所发现的生物化石可以推知,当时的湖泊周围生活着三门马、马、斑鹿、大角鹿、羚羊、中国野牛、野牛、剑齿象、鬣狗、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湖泊的浅水水域则生活着以丽蚌为主的软体动物等。从孢粉资料推断,当时这里的植物群落属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类型的森林植被。

依据现代生物学知识,可以想象,当时的自然界是何等的生机勃勃、热闹非凡!广阔湖面,碧波荡漾,湖周沼泽环布,绿茵似锦;湖泊四周的河溪汇入湖中,流水淙淙不绝;各种动物出没林间,野马奔驰鹿跳跃,野牛羚羊遍山野,鬣狗疾速奔跑,象类蹒跚徜徉……动物们来来往往于湖边,饮水嬉戏,或和睦共处,或弱肉强食,好一派生机盎然的天然乐园!

关中盆地经过早更新世早期的湖泊阶段后,到了距今约2百万年的早更新世晚期,由于盆地呈现了上升的特点,气候也变得干热起来,致使三门湖面积逐渐缩小,湖水矿物质浓度增大,于地层中沉积了石膏层。之后,三门湖水乡泽国的自然景象每况愈下,似有“今不如昔”之势,以至渐趋消亡。

根据盆地内的沉积物推断,三门湖时期,渭河尚未形成,黄河尚未外流。当时,在现今黄河的所在位置上,从上游到下游存在着一系列与三门湖相似的姐妹湖。这些湖泊,都是一个个的内陆湖,湖周均有大大小小的河溪汇入。直至到了中更新世,一系列的姐妹湖才串通起来,形成了黄河,三门湖也慢慢消失,渭河也已形成,并与黄河连接而外流。

风尘弥漫的干旱稀疏草原

关中盆地从广义上来说,它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其特点之一是黄土的大面积覆盖。我国黄土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地层齐全,堪称世界之冠。这种黄土,土质肥沃,结构疏松,便于耕种,是发展农业的理想地方。

对于我国黄土的成因,几十年来争论热烈,饶有兴味。经过对黄土宏观和微观的观察研究,根据黄土地层具有的疏松、无层理、质地均匀、颗粒细腻、成分与下伏基岩无关、分布不受地形限制、内含陆生干旱种属生物化石等特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关中盆地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黄土一样,是风的作用形成的。

科学家根据黄土地层的性质和其内所含植物孢粉数量稀少,且孢粉种属多为草本植物的特点,认为关中盆地在经历了三门湖时期之后,气候由湿润渐渐变为干燥,地表植被荒凉,呈现一片稀疏的草原景观。当时的自然环境是,风大砂多,尘土弥漫,大量的砂土物质被以西北风为主的大风携带搬运,然后再沿途不分山岭、平原,不择丘陵、沟壑,一概将地表予以裹覆。这些砂土物质在干旱的稀疏草原环境下,经过长期的成土作用,形成了具有特殊性质的黄土地层。

关中盆地的黄土约占盆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厚度多在百米以上。黄土地层的沉积从早更新世晚期开始,一直延续至晚更新世,前后历时1百万年的漫长时间。由此可见,风力的作用该是多么的巨大惊人呀!当然,在这样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也有过短暂的气候湿润时期,只不过以风尘弥漫的干旱气候环境为主罢了。

冷暖和干湿交替的气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关中盆地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同样也符合这一规律。

古气候是不能重演再现的,要想知道文字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古气候变迁,那更是不容易的。但是,古气候的变化却在当时相应的沉积物中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千变万化的地层岩性,以及留在地层中的、不断朝着进步方向演化的动植物化石。这些化石,包括大化石、微体动物化石和植物孢粉化石。通过对关中盆地第四纪地层岩性和动植物化石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整个第四纪历史中,关中盆地曾经有过多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的气候过程。

在关中盆地第四纪以来的地层沉积剖面上,出现了粗细岩性交互、上下叠置现象,显示了气候的多次变迁。一般来说,由粗颗粒组成的砂、砾石地层及地层间的剥蚀面,是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时的产物;而黄土地层则是在干旱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分析关中盆地的地层剖面,发现在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早期,地层岩性多为显示湿润气候、雨水充沛的粗颗粒堆积物,上下地层之间并多见剥蚀面存在;而在上述几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后期,沉积物则为厚度极大的黄土,说明气候已经变化,代表了干旱的气候环境。

生物对气候的反映是极其敏感的。生物,尤其是植物,它们是气候变迁的温度计。科学家们通过对遗存于地层中化石生物群的研究,可以推断和恢复已经过去了的地质时代的古气候。据研究,黄土地层中基本上没有植物化石,而很少的植物孢粉多以反映干旱草原气候环境的蒿属、藜科、葎草属为主;另外,黄土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啮齿类及腹足类化石,这些不进入水中的陆生动物,也同样反映了黄土堆积时期的气候环境是干旱的。黄土地层在关中盆地占了很大比重,说明第四纪以来,气候的总趋势是以干旱或半干旱为主的,而湿润的气候时期,为时相对来说则是极短暂的。

气候的交替变化过程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有大的周期,也有小的波动。地层剖面中砂砾石与黄土层的交替出现,代表了较大的气候变化,而在长期的黄土堆积中,也有气候小波动的相应记录。据观察,在厚厚的黄土地层中,所夹的一条条、薄薄的红色条带,即是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地面土壤,科学家称之为古土壤。从古土壤的结构和其中含有较多的植物孢粉来看,说明形成古土壤的时候,地表植被是比较茂盛的,气候是比较温暖、湿润的。关中盆地的黄土剖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多层古土壤夹于其中,说明在形成黄土地层的过程中,关中盆地虽以干旱气候为主,但也有较短暂的湿润气候过程。这样的短暂气候过程曾经有过若干次,每出现一层古土壤,即代表一次湿润气候的来临。

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关中盆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这里曾经“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秦皇、汉武、唐宗在这里谱写了灿烂的历史篇章。这里不但分布有诸多的历代古迹文物,而且还有不少史前的文化遗存,是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

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是距今约6千年、我国现今发现的最典型和保存最完整的一个仰韶文化遗址。参观花木掩映中的半坡博物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观察一下遗址所处的地貌部位、堆积物和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遗物,会获得有关当时自然环境方面的珍贵资料。

半坡遗址位于渭河南岸、浐河与灞河交汇的二级阶地上。从沉积物特征来看,半坡人生活时代,这里地势平坦、河水丰沛清澈。由于地层中发现了较多的亚热带动物獐、竹鼠、貘、野猪等的骨骼,并见一些特殊的植物孢粉,可以推断当时这里气候较现今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较现今约高2℃左右。当时这里竹深林密、杂草丛生,成群的亚热带动物经常出没。半坡先民们在温暖宜人、有水有林的自然环境下,定居造屋、繁衍生息,过着以女性为中心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生活。半坡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制造石器、烧窑制陶。他们不但猎取野兽、捕捞鱼虾,还开垦农田、首创农耕、栽植菜粟,而且训养家畜、家禽。半坡先民的生活图像,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生活的一个缩影……

1978年3月,在关中盆地东北部的大荔县段家公社甜水沟,发现了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这就是“大荔人”头骨化石。经发掘和研究,大荔人属于早期智人中的较早类型,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古人过渡的一个代表。化石出土于渭河北侧支流洛河三级阶地的一套以灰褐、黄绿、灰绿等色为主的砂、砾石、亚黏土地层中,伴生的还有诺氏古菱齿象、肿骨大角鹿、鸵鸟、野马和大量丽蚌等动物化石,孢粉有蒿、菊、藜等草本植物,以及松柏、云杉等针叶木本植物。另外还出土了一些石器和石制品。

从地层和所处地貌部位、所含化石和古地磁学研究可知,大荔人生活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15—20余万年,当时气候温湿偏寒,河流水多量丰,是森林—草原景观,地表植被比较茂密,自然环境相对比较优越。

1963年—1966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一批科研人员,在关中盆地南部边缘的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了“蓝田人”头盖骨化石,这是古人类研究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国首次保存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标本。蓝田人属早期人类,较北京人早数10万年,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出土于距今约70—95万年的中更新世地层中,地层岩性为黄土和古土壤及钙质结核层。地层中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还发现了多量鼠类,以及小黑熊、大熊猫、鬣狗、猎豹、丽牛、虎、象、李氏野猪等动物化石。这种以啮齿类为主、系森林草原动物、未见水生和水边生活动物的现象,以及植物孢粉以草类为主的现象,反映出蓝田人生活时代的气候是温暖的,但属于干旱或半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是比较恶劣的。

关中盆地的沧桑变化是地球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是人类史前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研究关中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变迁,不仅是为了认识它,更重要的是为了掌握它演化的自然规律,探索它的发展方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1980年8月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1: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