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要去追寻 |
正文 | 我要去追寻 【跟着一份心情,追着季风,去寻找,寻找古韵新香,寻找在野之趣,得几分静心洁趣,这也许就是出游追寻的理由和行走的旨意。】 (一)廉村 春风什么时候吹过这里,正如我们何时来到这里一样,只有自己与这块土地上因缘和合的一切才在意。古树把春风当作新年召唤的梦呓,一言一语把芳心叫醒,浅浅的新绿含露带娇,轻轻摇曳,醉倒老树头的所有青苔,一丛丛一波波娇滴滴地依偎在这长满村庄故事的老树上,让鸟儿婉转轻唱,传递着又一年的新梦。 我是一缕轻风,还是一滴露珠,或许那样都不如。但我确实如风如露行走与停歇在廉村的村中弄巷里与村边的码头上。双脚注入儒礼古风,细眼擦拭蒙尘。千年古村,不管后人给了他多少桂冠,我只把她当作一束光耀来引路。把自己的小心,缜密成一粒小石子,去叩击廉村城池的石墙,老宅的石座,官道的石条,宗祠前石铺的吉祥图谱,搁置在城门边硕大石磨以及廉溪汀中的满滩鹅卵石。 一路轻叩,踢踏声声,石与石之间声声呼应,力道所及,应声而起,心力能叩响哪道门,门中就有历史的回音。廉村古称石矶津,一个古名道破地理玄机,石矶陈列,津口横渡,群山聚瑞,碧水载福,这便是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故里的地理特征。之后唐肃宗敕封“廉村、廉水、廉岭”,则再朱点了这里的气象。乡村有官有吏不足为奇,清官洁吏得匾竖碑立坊旌表也属常见,可以一人的德操成为一个村名,该并不多见。凭着这个廉字,我敬慕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滴水。这里“廉”字经文,晨读梦呓,如颂如咒,千年不竭,代代诵颂,万物生灵,怎能不受这大咒加持,更何况此咒还出于帝皇。想到斯,念到这,我不必再问城池守住了什么。 我曾说山有石如人有骨,村有石如金镶玉。廉村大石为矶,小石铺道,即便轻轻叩过,也尽是“金声玉振”。陈氏宗祠前细石五环并缀,五福呈祥,五谷丰登,一个个寓意扎扎实实地种到这里。一个村十七位进士,陈氏还有一门五进士,三代登高第,或许就是一个个祈盼赋在一块块小石上,始终不渝地楔在这块热土上,随时运孕育而出。宽广的官道,两条平行条石,一路延伸,它在廉村不是耀武扬威,而是为耕与读两轮铺下轨迹,为礼与法留下规范。城门边笨重的石磨,静静地躺着,它把沉重历史搁下,再也不想把推磨拉坊的日子带回到廉村中去。 一路追寻,每一块石头都是我知遇之师,但我不满足他们赋予我过于庄严的课题,我还要问师于廉溪汀中乱石滩里的每块石头,哪里可追寻码头上的江湖一味,哪里可寻得城墙外的乡野情趣。竹篙点水、鸬鹚潜跃,隔岸相顾,水中相依。我从滩头走向滩中,这里的石块情态各异,无拘无束,捧起它,它不仅有重量,还有各种纹斑色相诱人,随手一扔,也只是咔嚓一声,即刻分辨不出那块是它。滩石之师的点悟,我仿佛有些明白。我虽不再喜欢大呼小叫,但可以自在地啃着廉村人腌制的脆萝卜,听自己发出的呱柒呱柒声响,看油菜花丛中美人拍照,也可以拿出相机拍下这些拍照的人。 真的拿起就有,刚刚穿着礼服合照国学班的学生,正沿着码头上那座浮桥向汀洲走来,进入了我的镜头,我以心为快门,拍下了,并取名《我要去追寻》之一。 (二)溪塔与虎头 一架架藤蔓,一片片花海,把溪塔村网在其中,把虎头村醉在其里。七巧节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私语,桃花树下玩拌家家游戏等童年有趣的记忆,沉浮在虎头村的花海里,被溪塔村的葡萄架网一网捞起。记忆沿着带刺的藤条一架架爬过,看见整个葡萄沟的乱石与潺潺流水,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清水如鞭,乱石如畜,是羊,是牛,还是河马,不管哪一样,都静静地低头饮水。 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随溪水清流而起,“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我伴随节奏听到了葡萄藤拔节裂皮的声响,萌芽就从节缝裂皮中长出,新叶也就会在大家熟睡的夜里成形。溪塔村的人从梦乡走出,满条葡萄沟便是绿叶浓荫,葡萄串串。 溪塔是个畲族村,畲家人男俊女俏,能歌善舞。我想这天姿来自基因,来自清山清谷,来自圆嫩滑溜的葡萄。我从记忆走出,从架上走下,沿着溪谷缓行,这个世界仿佛干净得连尘埃都省略了。棵棵葡萄树都从垒石基座缝间长出,在我的眼里这样的立地条件能长的只能是苔藓,然而这里却长出甜透心脾的葡萄。畲家的勇敢顽强或许与这葡萄藤蔓有着相似的一脉。 这是歌台,那是舞榭,畲家人浪漫在生活中,葡萄架下的对歌,一定比起牛郎织女的私语还胜一筹,有爱大胆表达,有情亮开歌喉,一切明了得如满溪谷的水与石。村尾石拱廊桥架通情与爱的隔望,对上歌,对上情,不管哪山哪寨,鹊桥就在河中央。 沿着这条溪水而下,就是虎头村,虽两村相距很近,但看这里的地势,仿佛是一个葫芦柄与肚囊的关系,溪塔如柄虎头囊。他们因势而就,一条葡萄沟,流出满仓桃花海。我要继续追寻,带着对溪塔的留连而又向往虎头村。“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景致怎肯舍弃。虎头村,我得先寻找虎头安在。目光跃过新居,跃过桃林,掠过四周群山,心中有形,山就成景,我看到了两只卧虎镇守村后,他们各自回首,相互守望,呵护着这个吴姓的畲家人。虎头山下那股清流,如虎垂涎,水中水车慢慢转悠,则似虎舔津,这股水慢慢注入村前的那条秀溪。桃林就布局在两岸边上,坡缓地平。水是虎头山的泉水,是秀溪的清流,一股流琼,一派流蜜。山是虎头山缓坡,园是秀溪冲击的小平原。自然间都甜得两虎微醉,何况此山此水养育的水蜜桃。 建个观景台,这是当今有识之士的善行,看花开,便知陶情,看落英,便知花事。赏花盛会,是人们心花怒放的汇聚,是人们给花信的一封封回贴,也是人们在花事里接受的一张张保平安幸福的桃符,更是人们祈求能品尝到虎头村水蜜桃默默的许愿。这盛会常是不召而集,不宣而来,有情怀的人不肯错过花期。 我见过这山这水,见过桃林,来到了千年老榕跟前,抬头望一冠遮天,俯首处群根合抱,披锦旗,供香火,边有神殿看护,跟前还有一个桃花盛会的大舞台。这里是祈福、许愿、报恩、庆典重地。是虎头山下两虎看护的因果大舞台。这一切仿佛安定了我那追寻的心。树若长老,檀香植愿,祈福成因,种桃践行,花开是喜,蜜桃成果,一切善缘都汇聚在这个长老跟前。我三鞠躬,拍下这棵老榕树,取名《我要去追寻》之二。 (三)彭家洋 楼下村 爬上山,我知道这是山里人家,到了彭家洋,村口便是一个文化广场,广场边有是一座建筑精美彭家祖殿。广场中有几个老师带着学生在玩游戏。老师与学生的装扮和气息,都告诉了我,是山下来的,一定是踏春而来。我看这里文化墙,才知这彭家洋并不姓彭,而是从宁德吴山搬来吴姓家族。虽然村子还没见到,但已经觉得了村子可爱。乡村是一个姓氏,是一块地,还是一片宅,还是一个名字?或许还有更多。我知道乡村的变迁中,村子易主是常见的事,谁能在这块地上繁衍成村,仿佛都有个定数。 彭家洋,真新,不见曾经的夯土、石阶、石道小弄,一条小溪涧,涧边不见老石杂草,就连溪底仿佛也做了一些处理,那水流得相当顺畅。走到村中感觉,真洁,空气清没有一点杂味,村弄无尘无垢,村前还有一片一千多平米的樱花园。这全新洁净的一切,能在一个小小山野乡村出现,确实让人难以相信。多少的村子,就是几个不论什么季节都在墙根前晒太阳的老人,而这里没有这种老得的气息。村边居然还一座城里的高楼,说是安置房,老屋拆迁户居住的。做为山间的新农村我仿佛找不遗憾点,此时我仿佛成了找毛病来的,便把思维引到最让人头痛的污水与垃圾处理。可这里也无法挑剔,村出口处,左是污水处理池,右是垃圾焚烧炉,刚进村,村民主任就引导我们参观过。还跟我们说村前的那片梯田要恢复耕种,成为四时的梯田风光。至于一个几百人的小村,我不希望承载太多,能活好当下,就已经够欣慰了。 我在回程的路上,拍下彭家洋村石坊,以此记下一个乡村变迁中斩新一页。 追寻的目光没有停在车内,追寻的思维总在路上,车窗外便能尽览福安城全景。彭家洋的变造故事,我没能听到,可求生求变,求富求荣,不背的定律,处处在演绎着。不管是吐故纳新,还是老树新芳,传统的文化基因总遗传在这块土地上,彭家洋,一样也不例外,楼下更是传承薪火。他虽然有“鸟巢式、飞碟式、隧道式”大棚生产方式,虽然拥有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物理农业等现代科技手段,但万变不离其宗,农业,农家人的产业,总是传承着农业的文明。大棚里的兰花、疏菜,一样传递着花开花落,菜绿菜长的信息。农业可以观光,正如古村老宅可以观光一样,以不同的气息,散发着农业文明一路走来的芳香。 楼下三十二座清代古民居成片建筑,灰墙青瓦,飞檐翘角,精雕细刻,把传统的匠心凝固,熏足代代烟火,吸纳人生五味,讲述着楼下人耕读传家的历史。座座老屋,廊厅分明,前后天井各分秋色,每座老宅的主人,又凭着自己渊源、财力、及文化取向,配上墙饰、对联、窗雕,把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融入其中。我最喜欢楼下这些老宅后院天井的装饰,壁上题额,或为“如坐春风”、或为“室静蘭香”、或为“食德饮和”各有雅韵。壁前花座供上名贵花卉,相对于前厅与天井处处的入世气度,这后院就是藏趣纳雅的“养心阁”。厅养气,内养心,门楼养势,楼下古民居的门楼的气势不亚于许多大宅院,虽不见太多门当户对,但质朴厚实足以贯势。 天色渐暗,几滴雨珠,湿润的空气氤氲着长长的村弄,一种对远古的暮归情境从我心中唤起,一把油纸伞或一件长衫那是多么祥和的气象。 拜谒楼下的石狮峰寺,已是晚上七点左右,这可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原以为今天无缘敬拜,没想到朋友中有福人早与寺里的法师结下深缘,有缘人处处逢缘,这一福缘成了今天的布施。深深的夜色不是褪减造访兴趣,而平添了古刹的清幽。沿着边门而入,放生池安安静静地进入静养,我们的脚步并没有打扰这方清静。拾阶而上,法师合掌相迎,把我们引入大殿。我见过许多石柱木顶的石木结构大殿,但我没见过这方形石柱,情不自禁伸手触摸,几分清凉,仿佛古老的体温,人工细凿留下了深深历史印痕。斗拱高若苍穹,法师轻声慢语的介绍引魂出窍,让我穿越了历史时空,仿佛看到了唐景福元年(公元892)修寺建院的场景,这可要发多少的善心,才能完成这善举。这个寺院的落址,该积下了多少的福报。虽有朋友提醒大殿内不能拍照,但我膜拜之情难以抑制,便对自己说,佛光普照,何居小节,弘扬大爱,分享这方人伟业,我还是拍了。我后来也想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损于文物的保护,这可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虽不是秉烛夜游,但法师如光可照,书画墨香尤酣,摄影作品情景曾在。佛即心,心即佛,走到聪明泉,我迅速取一瓢饮,洁水濯尘垢,喝一口洗去心里蒙尘,静思滤过,这里收获样样清晰。追寻不就是为心而往吗?我在夜色里用眼为镜,用心为底片,又拍下了这一张照片。题为《我要去追寻》之三。 2016、3、16于听月轩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