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同样的问题都能变出一个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答案。比如,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小明与小红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可老师却说他俩都对,这是怎么回事?
小明说:“我是这样算的,(45×2.5+18)×2=261(千米)”小红说:“那我这样算,(45×2.5-18)×2=189(千米)”一看,两人的答案不一样,肯定有一人是错的,但老师说一样,他俩百思不得其解,最终,老师说:“两人答案不一样是有原因的,你们看题目,题中‘离’一字,并没有说是‘超过’还是‘没到’小明算的是超过,而小红算的是没到,两种算法各有各的道理,那不是都对吗?”他俩这才明白,两人都对,也都不对,只有把两人的答案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答案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也许你认为,一个答案就好了,但这是不对的,必须写完整,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