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凋零的蓓蕾
正文

她是一个即将绽放的蓓蕾,却在瞬间凋零!十三岁,本应像同龄女孩一样充满梦想,洋溢朝气,在亲人的呵护下快乐的生活、成长、学习···然而,她却绝望的选择了不归路······

她叫小丽,在六合双语学校读书。小丽老家是安徽的,自幼父母离异,其父至此消失下落不明,后随母亲来到南京六合区。不久,小丽母亲因涉嫌犯罪被公安部门控制,小丽只好由公公婆婆照顾,可是公公婆婆年迈多病根本无力抚养她,无奈又投靠舅舅。

小丽的舅舅、舅妈不是原配,刚来的时候舅妈对她还算过得去,时间久了,舅妈便对小丽百般刁难恶语相加,最后连基本的学习用品也不给她钱买,只能去小店赊账,小店老板娘是个很有同情心的人,得知小丽的情况后不但免去了小丽所欠账款,还无偿给了她许多学习用品,学校老师同学们知道小丽的情况后,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关心照顾她,可是这一切并没有令小丽真正的快乐起来,慢慢地小丽变得少言寡语,时常一个人呆在某个地方神情恍惚!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跟同学入群了,真不知道这段时间,这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女孩心里经受着怎样的痛苦······

十月七日五点四十分,随着“碰”一声令人心碎的闷响,小丽倒在血泊之中,虽经全力抢救还是无力回天,结束了年仅十三岁的生命!十月九日,小丽的亲人全部来到学校,就连失踪多年的父亲也奇迹般的出现了!他们堵住学校的大门,要求学校给小丽一个“公道”小丽的舅妈更是一边在校门口烧着纸钱一边谩骂“如果学校不赔合理的钱,就让所有的孩子陪着小丽一起死”······所有的人都为这个没有绽放的“花蕾”凋零而感到惋惜痛心,但是当看到小丽亲人在学校大闹的那一幕,我不禁在想"小丽跳楼之前亲人们都在哪里?舅妈毫不犹豫的花人民币买来“纸钱”到学校门前烧给小丽,为什么当初连基本的学习用品的钱都不给她?·······

太多的不解将我带到自己的童年,八岁父亲去世,一直到如今还令我不能忘怀!有了女儿后我将对自己父亲的思念化作全部的父爱浇灌在女儿身上,因为我深知没有父亲是多么痛苦,没有人疼爱是多么不幸!不敢想象一个十三岁的女孩,所经受的这一切!父母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异,却没有顾及小丽的未来及感受。是啊,现在许多人以感情不和为由离婚,法律上也倡导婚姻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却要以“牺牲家庭”为代价。选择对方时是那么自信,而分手时却又是那样坦然!“家”的含义意味深长,既然组建了家,就要为此付出,因为家里面有了她(他),既然生下了她(他)就要呵护她(他)。每个家庭都有矛盾与困惑,但是不是所有家庭都选择解体的,哪怕是有一丁点儿希望都有坚守······

小丽舅妈所作所为也是令人发指的,不说是自己的亲人,单凭这个可怜女孩所经历的一切只要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心疼、都会为她惋惜、都会帮助她······然而,事实却让我们无法接受。这位可耻的舅妈,不但没有为小丽的死感到一丝内疚,反而去学校大吵大闹。其实这些所谓的亲人,在小丽死去的前前后后都在为了一个字在忙碌,那就是”钱“!是钱寻找到了失踪已久的父亲,是钱让小丽舅妈不顾一切的为小丽讨”说法“是钱让小丽亲人们空前的团结,是钱让这些人厚颜无耻!是钱是钱还是为了钱······

小丽走了,永远的离开这个曾经让她充满期待的世界,只留下痛苦的印迹!我敢断言,接下来小丽的亲人们将会为小丽的赔偿款而对簿公堂,根本不会反思每个人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甚至一度潸然泪下!作为一个父亲,我不敢想象失去孩子的痛苦,作为一个陌生人希望小丽能在天堂安好,享受在人世间没有享受到的一切,不在为亲情的丢失而痛苦,不在为亲人的冷漠而悲伤·······

(二)

金秋十月,本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她却永远的丢失了!都说人生难免不如意,花开终有花落时。然,对于一个年仅十三岁恰似花蕾般的少女而言,这句话所折射的含义应该很飘渺,很遥远···

学校恢复了往日的秩序,据说是校方与小丽家属达成了共识才得以平息。教学楼下那块淡淡的血迹却依稀可见,也许,时间可以将其冲淡,可是没有什么能够平复烙在人们心头的伤!这几天我一直在思索,思索人性,探究事件的根源·····

小丽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幸,不负责任的母亲放任自己,小丽出生后甚至不知道谁才是她的亲身父亲,童年在异样的目光里度过,怎能感受人间的温情、童年的乐趣!母亲因吸毒二次入狱,父亲两个字对于自己只是一个名词!初到舅舅家似乎终于寻到亲情的港湾,随着舅舅、舅妈离婚,新舅妈的到来,梦想逐渐破碎······原本舅舅有一个孩子,后来跟新舅妈又生了一个,在这个家里小丽越来越显得是多余的,每年如此、每天如此、每时每刻如此,直到生命走到了尽头·······

放学,看到同学的父母、亲人早早的等候在校门前,期盼自己的孩子出现,牵着亲人的手是何等幸福!而自己只能极不情愿地朝着那个没有半点归属感的“家”艰难的前行·······上学,老师同学对小丽特别的照顾,而这种“特别”对于常人或是成年人也许是善意的、必要的,但对这颗稚嫩的心而言却是一种负担,因为她与众不同,这样的不同其实是一种心灵的羞辱,是人格的分离,是小丽走向生命终点的引索······

站在教室四楼的阳台上纵身跳下的那一刻,是小丽对生命残酷的无奈、是对亲情的失望、是这孩子对当今社会道德风气的莫大讽刺!·一个成年人在遭遇挫折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死亡还会”犹豫不决,而这个十三岁的少女却果断的、没有一丝眷念的淡然一跃······可以想象这个可怜的孩子曾经所遭受的一切,而这一切迫使她放弃生命,留下自己最后的尊严!

事发后,人们都在讨论谁应该为小丽的死负责,而小丽亲属则第一时间来到学校大闹,索要200万元赔偿款,虽不知准确数额,但可以预知额度不少。“钱”就像镇静剂一样,迅速的让各方安静小来,出钱的人因为小丽,得钱的人也是因为小丽,这几天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钱”上了,不知道这些人是应该感谢小丽还是憎恨小丽······看来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得到与付出满足了各方所需!

类似事件多了就见多不怪了,有人说“管他呢,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发生跟我有什么关系啊”还有人这样说我“你管得了那么多吗?你的担忧有价值吗?·······”如果这个世界有如果,我情愿不顾一切的解救小丽,甚至倾其所有也愿意,真的!然,这已经不可能了········我很难受,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工作了,脑子里都是这孩子·······我知道,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已经无法挽回小丽的生命,但是良知却时刻促动着我做些什么!

前些日子江宁“饿死两个孩子”事件,曾引起社会关注,看起来与“小丽之死”无关,但是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如此接近,都是以失去生命来唤起社会的重视,在此之前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她们。肇事者固然可恨,但是最可怕的是当今社会的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越来越多的人对亲情的冷淡、对道德的漠视、对责任二字的理解让人不寒而栗!

去年河南某地发生一幕惨剧,一个十岁男孩放学回家,午饭还没有做好,男孩对爸爸妈妈说“出去玩一会儿”,大约十几分钟后,妈妈叫爸爸去小店买酱油,回来途中见好多人围在小河边,男孩爸爸也想凑个热闹,好不容易挤进去得知,有个小孩掉进河里了,现场围观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愿意下河施救,有个邻居开玩笑的对男孩爸爸说“你年轻,去做一回好事吧,下河救人”男孩爸爸微笑着说了一句“我的游泳技术不高,我老婆还等着酱油呢!”然后扭头就走,到家后,男孩妈妈问他“儿子呢?马上吃饭了”,这时,男孩爸爸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不测,飞快的跑向河边,一切都晚了,十岁的儿子静静地躺在河边已经停止了呼吸·······男孩的尸体还是110打捞上岸的呢!

我们千万不能轻易说出“与我无关”!因为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也许,我们无法说服其他人跟我一道遵守这个大家庭的道德规范,但是起码我们应该做好自己,捍卫本应该捍卫的良知!要知道这个社会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只是我们没有细心的留意。要让善融化恶,而不能让恶肆意的侵蚀善!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8: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