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李玉梅就是好人(刘炳忠)
正文

记好人李玉梅

01年底,应邀从上海赶回来参加《运河桨声》创刊座谈会。会上有人提到一个名字,李玉梅。在农村很普通甚至极为普遍的名字。当时由于匆匆忙忙我没有什么印象,直到《运河桨声》出刊后其中一篇陈士凤的评书《玉梅飘香》让我对李玉梅有了一种好奇,也很想结识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士。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一位不到五十岁女士开着摩托车带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来到我的工作室。几句寒暄说她叫李玉梅,马甸人。我眼前一亮对她说道:“我认识你,你是卫东妇联主任。”“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认识我?”她很惊讶。“早就听到你的大名了,只是不便于拜访你,今天结识你我很荣幸------”寒暄几句直到小伙子是她的儿子,我也刻意大量了她一下,有点魁梧的身材,短发,素净的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讲话铿锵有力,走路带风。送她出门,她指着自己的摩托车笑笑说了一句:“我离不开它——”几个月后我懂了这句话的含义。

闲时我刻意在网上收索“李玉梅”很巧有两个,一个也是淮安的很感动人的女士,对马甸的李玉梅介绍的不是很多。接触马甸人我刻意的打听一下,基本都是赞口不绝,断断续续的说出她很多故事,看似普通却都一般人做不到的,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她我联系了诗协的几个人与几位诗友,决定前去拜访她,也算是一次采访吧。

三辆车迎着早春的微风,很快到了卫东村,在热心人的指点下到了李玉梅家。村里几个人都说她可能不在家,很少人贸然造访可以随意见到她的。事实是我电话先约好的,否则应该见不到她。在农村寻常的三间楼房,宽敞的院落,李玉梅见到我们到来,有点腼腆的笑着把我们迎进去。说我搞得太隆重,第一次看到精干飒爽的影子有点看不到了。干净简洁的室内可能是她的一位亲戚忙着泡茶,习惯一大早饮茶的我,没有客气的就第一个端起茶杯,客套几句后我们真诚的请她叙说自己的故事。

原本在上海做生意的她,在村里改选妇联主任的时候,也不知道谁提名她,想不到近500票居第一,是其他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民意所在,村里联系她让她回来。一百个不愿意还是会来了,她先生在部队二十多年,通情达理的支持她去做,正好自己也专业回地方,乐得一家人团聚。这个组,是老大难,每年的交款最让人头疼,而李玉梅家就在这个组,自然就在这个组结合工作。对他老公要求就是支持自己的工作,要么不敢,要干就干好。她自己没有想到,一干就是风风雨雨十几年。为了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把这个组的工作做到彻底的改变,她费尽心思,。第一件事情就是抢收,而不是想着如何筹集上交款。想不到这项工作不仅仅顺利而其在全村全乡一下子引起轰动。地里麦子熟练,她找来收割机并且开了紧急会议,让全组的人,放下一切事物互帮互助的一切收割,要求两天内保证颗粒归仓,第一天算是老天改力,第二天阴沉沉的。到了下午四点钟,大雨几乎就在眼前,也收割到李玉梅家地里了,她家后面还有三家,都是没有劳力甚至老弱病残的困难户。李玉梅果断让收割机先收困难的人家,大家伙的帮助那三家也很顺利。收到她家不到一办的时候,大雨毫不留情的泻下来。冒着倾盆大雨,收割机驾驶员毫无怨言的干,男女老少带着雨衣雨伞帮着运麦子。一大半的麦子进了水,李玉梅没有想到的是,大家伙每家扛走一袋麦子,摊在桌子上,席子上,或者塑料纸上开着电风扇整夜的吹着-------李玉梅按着激动的心情对老公说:“你对人好,别人就对你好——”。

第二天不管自己家的麦子怎么样,李玉梅早早的叫来大型拖拉机耕田耙地,并且告诉大家尽量三天内完成插秧,大家人手不够找亲戚顾临时工,保证大家不亏。抢收麦子让大家极为感动了,所以一切算是顺利,夜里遍地放水,要有人管理,她亲自上阵,毕竟女同志,深夜在野外总会有点害怕鬼神什么的,于是叫来自己的妯娌和她一起在野外巡视水情。三天,就三天插秧真的结束了,历史来没有过的,起码十来天。村里与镇里会议的时候,李玉梅告诉到家,插秧割麦子人手不够,我们组里有闲人。在她的安排下,全组的劳力都出去了,高峰期最多一天一个人可以赚到一百几十元,十来天家家户户都是不菲的收入。期间支书找她,说很多组多多少少都缴纳筹款了,你们组一分钱没有,李玉梅保证一天之内缴完,保证全村全乡第一。支书哪能相信?然而就是一天,全组每一户都拿着自己的工资,把应该的款项交到李玉梅手中,最迟的是晚上十来点敲门送来的。支书,镇长,镇书记都震撼了!李玉梅的名字一下子很多人知道了,那是2002年。

农民就是四处奔走,打工养家糊口,还要建房子养老人。留下的是孤零零的老人和儿童。李玉梅开始关注,为了工作方便还买了摩托车。在她心里记住了哪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孩子缺少什么,哪家孩子学费困难----

夜里那个老人不舒服,不管风霜雨雪她立即起床甚至拉上老公连夜送老人去诊所或者医院。甚至自己掏腰包买药房子老人的床头预备不时之需。需要的老人的床头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电话一到就立即起身,不管自己在哪儿。老公的工资贴进去了,自己的工资也贴进去了。最好的开导就是权当着自己打麻将输掉的----孩子哪个不想自己的父母,李玉梅就是临时妈妈。做到自己一切尽可能,暑假组织孩子们去南京,镇江,上海等等城市。去与父母团聚。自己先垫路费,很多家长发自内心的哭了。家长也想孩子,但是让自己的孩子留守也是很无奈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罢了。

中国难处的就是婆媳之间,哪家婆媳关系不好,哪里邻居之间矛盾,一次次去,一趟趟跑,矛盾不解决就不罢休。今天你走进卫东村你听不到邻居之间有矛盾,婆媳之间有隔阂。甚至她走进的不知她们村子,而是很多的村子,李玉梅的名字算是在这片淳朴的土地家喻户晓。说到这里你也许不相信,李玉梅没有什么文化,在兄弟姐妹中她读书最少。因为她也是最能够做农活的一位,早早分担家庭的担子,你就是看她风风火火的个性,也看得出那是绝对干活的一把好手。

在她做这一切的时候,她家呢?三间简易的平房,下雨了,她懂事的儿子到处找水桶脸盆,放在一个个漏雨的地方。半夜坐在床上,一家子没有地方可以睡觉。就躲在不漏雨的地方慢慢的熬着,等待雨停下------天有不测风云,飞来的横祸,她老公在一场车祸中彻底的与她阴阳两隔。这个本来不易的家,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孩子懂事的放弃读书,走出去,用他十几岁稚嫩的肩膀帮助妈妈扛起这个本来不易现在更加困难的家----说到孩子的辍学,李玉梅的眼泪在强忍中还是不自主的留下来,这个比男人还要铁的女汉子也有泪!!!!再一次孩子和朋友出去开着她的摩托车,途中出了车祸,老天保佑,孩子都无大碍,摩托车几乎散了架 ,从此和孩子出门都是她驾车,孩子坐在背后,那摩托车我开过一次,很不好开。

一种与生俱来的正义感,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地方有名的痞子,喝得醉醺醺的上了车,硬是让一对看似老师的夫妻让座,有座位不去,那个丈夫顶了嘴,那个痞子毫不客气上来就是耳光老拳。文弱之人那是流氓地痞的对手,一车子人连驾驶员都不敢吭声。李玉梅挺身而出一把推开那个痞子,厉声喝斥道:“清天白日,怎么容得你如此横行霸道,还有王法不------”一车子人都替她捏了一把汗,案子嘀咕说李玉梅惹上麻烦了。而那个地痞哪能丢了这个面子,想对李玉梅动手,但又很怕,嘴巴胡咧咧的骂人。李玉梅一把抓住对方的衣服,让他给被打的人赔礼,两个人扯到一切。李玉梅让驾驶员把车子开到马甸派出所,驾驶员有点不敢,但还是开进了派出所。从此这条路上没有这个霸道蛮横的家伙出现了,彻底的被李玉梅震服了----

还有一次,一个阴雨沥沥的傍晚,李玉梅还是在征服痞子的这条路上。一个浑身很脏的双腿残疾小伙子在路边招手,有乘客让驾驶员开过去算了,驾驶员知道这是没有钱的乘客,也没有停车,直接就过去了。李玉梅不让了,逼着驾驶员停车倒车,把那个小伙子接上车,自己为小伙子掏车费。很多人都说她多管闲事,小伙子上车后自觉的坐在了车门口台阶上。愤慨与同情,爱心与正义,全车的人连同驾驶员被李玉梅狠狠的训斥一通。这孩子确实很可怜,癌症夺走了父母,车祸让他终身的残废,过着讨饭的生活,但是很自觉,上车怕弄脏人家的座位------为此她难过了好一阵子。

有人说李玉梅是天使,这点不假。一次开车和儿子出行的路上,不经意看到河里有一辆车子,她心里一惊,脑海里立马反映一个疑问“车子里不会有人吧?”一路上前后没有人,立即停车,冲过去,下水在车子里摸着,真的有人。一边救人一边让儿子打电话求救。被救起的和他儿子差不多大,昏迷几天后居然安然无恙的好了。这孩子的母亲感激涕下得差点给她跪下,她安慰着对方只说了一句:“这是谁都应该这样做的,我遇到了。”

李玉梅想不出名都不行,区里,市里,甚至省里都知道了这个平凡的名字而不平凡的人,区长、市长、书记频频接见,都被她感动。经研究决定调任她到区里妇联工作,享受正科级待遇。但是李玉梅宛然拒绝了。“傻、真傻、太傻了----”很多人说,大家都在说,从村组到区里市里很多人说。她自由自己的道理,她说自己没文化,这样的工作胜任不了,再说也放不下那些离不开的老人孩子。我相信她放不下,那些老人孩子希望她去高升的同时更不希望她走,那是出自内心的不舍与习惯的依恋吧!

九年不是一朝一夕,她的老公离开九年了。她虽然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都一一拒绝了。很多人想不通,儿子也希望也她身边有个伴,自己成家立业了。辛苦操劳的妈妈显得有点孤单,再说今天她也不到五十。她一个四十来岁的人就带着儿子苦撑寡居,怎么走过来的?无限的感叹感慨!她有自己的道理,她说:“成家是我的奢望,但我不敢,九年前丧夫之痛还在时时刻刻的折磨我,和我丈夫生活期间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我的事业为主,我对不住他。就算成家,谁可以像他付出所有工资支持我,随着我去做一切。我真的不能给谁做一个合格的妻子,也做不了。但时候万一过不好我又对不住一个男人,算了吧,也许这样最好了----”。我注意到她的眼神很复杂,很深远!

与其说是采访,还不如说是来拉家常听听李玉梅的事迹,同往的诗友们感慨万分。诗协副会长陈定国提笔写了《赞玉梅》七绝二首(一)、平凡巾帼赛须眉,大爱无疆更有谁?义胆侠肝名马甸,玉梅德品胜春梅。(二)、李桃娇艳惹人醉,玉树临风庭满辉。梅领群芳香梓里,盛名乡野赞花魁。

副会长卢顺贞写下《赞道德模范李玉梅》(七律)温润晶莹方是玉,高标逸韵始称梅。出资伸手助邻里,竭力劳神为首魁。老者无依献温语,小儿留守洒春晖。一村多少忧劳事,都在心房勤启扉。

楹联家严永年《赠李玉梅》常临千户门,儿女遍乡村。爱洒孤单屋,情牵弱势人。与《赠李玉梅联》哭有泪,笑有泪,当哭当笑,泪浇心底悲和喜;爱是情,恨是情,敢爱敢恨,情系世间事与人。

诗人赵庆生《赞好人李玉梅》二首(一)、运水千年蕴德辉,江淮翘楚似高桅。三春雏燕寻归宿,寸草甘霖映晓晖。留守儿童无冷漠,承当父母有依偎。胸怀大爱蓝天下,时雨温情一品梅。(二)、自古寒门多孝子,清贫女子亦贤能。李桃出嫁为冲喜,不惑殇夫更自尊。孝敬公婆当活佛,育培儿女睦乡邻。双肩荷重成军嫂,独木支撑庇户人。暴雨来临收小麦,村民背后获真心。一身正气流氓惧,二目柔情菩萨诚。留守儿童父母远,返巢鸟雀树林深。无疆大爱高云阔,簇簇红梅处处春。( 注:活佛,李玉梅语,她认为,不烧香,不敬佛,上人就是活佛,孝敬上人就是敬佛了。“暴雨来临收小麦,村民背后获真心。”两句指的是当时李玉梅刚做干部时,恰好收小麦时,她先人后已民,将别人的小麦都收了,自己家的小麦都被大雨淋湿了,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后来村民们一起动手,又帮她晾干了麦,李玉梅也很感动!)

供电诗人曹树春(楚光诗社社长)感慨写下《 好人李玉梅》七绝二首(一)、渠南马甸一枝春,爱似芳菲溢社村。关助叟童冬日暖,情拴桑梓永留痕。(二)、卫东村社玉梅女,尊老助童善事为。大爱留民人品好,热心报得三晖。古镇河下诗社社长钱从顺写下《赞道德模范李玉梅》新韵七绝二首(一)无私大爱映霞辉,敬老抚童入细微。诠释人间真善美,道德高尚众垂怀。(二)贤德仁义树丰碑,慈善温馨大爱为。笑脸叟童盈热泪,小康路上响春雷。

作家韩永宏《赠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之一李玉梅联》千位儿童皆子女; 一村父老是爹娘。并题诗《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之一李玉梅(一)东村闻美玉,冰冻雪梅香。男子逊巾帼,德仁誉八方(二)夫戍边陲励其志,家乡老少问寒人。风风雨雨仁尤厚,荏苒光阴德更新。

诗人沙彦兴《夸玉梅》李玉梅,顶呱呱,敬老爱小众人夸。邻里有难伸手助,留守小儿喊妈妈。

我算不上诗人,最多是发烧友,但还是发自内心的写了一首《李玉梅赞》侠肝义胆须眉让,明德惟馨献热肠。有爱有情风雨里,胸藏继美永流芳。

有人说风雨之后会是彩虹,我真的但愿如此。在采访结束时,李玉梅自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事情在等着她去做,她面对的不是她那个村子,是全镇,全区甚至更多。她微薄的工资做不了多少事情。而家里媳妇带着孙女,儿子在镇里一个建筑工地做很普通的技术员。幸好一些在外发展不错的人会多多少少出点力,但还是杯水车薪-------

回来的车上,大家在感动的同时也几分沉重。淮安李玉梅太少,中国李玉梅不多。我们不一定去赞扬,也不一定去歌颂,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做“李玉梅”,把自己的爱,把自己的情,把自己微薄的能量播撒。滋润脚下的土地,让阳光眷顾每一个人,每一个需要的人。我们不能让爱成为孤单,不能让情成为流泪,更不能让天下“李玉梅”力不从心的播撒最纯真的爱-----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