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竹图(小说) |
正文 | 水竹图(小说) 河南省商城县长竹园一中 林志中 翠莲擅画,不画青山绿水,不画美女帅哥,只画竹子。翠莲画竹,尤为讲究,甚至苛刻,不画楠竹,嫌楠竹太粗鲁;不画山竹,嫌山竹太野俗。翠莲只画水竹。 翠莲的水竹图画,依山傍水,亭亭玉立,蓝料画枝干,淡墨作竹节,青颜料作竹叶,苍翠欲滴……枝叶婆娑,疏密有致,竹杆正直气节力透纸背。多少富人不惜重金欲求小女子一幅翠竹图,均被她委婉拒绝。 翠莲画竹,只自我欣赏,从不送人,更不在外展示。 人如其名,翠莲长得如翠莲,典型的古代仕女。翠莲书香门第,祖祖辈辈为官清廉,名振山乡,可惜女子的婚事却成了父母的大难题,任多少人踏破门槛,翠莲总是不答应。 外人都认定奇女子终身不嫁。 春去春又回,花谢花又开。翠竹总是一样四季一个样,颜色不变。屋后竹园池塘边水竹又生出了二十八代,翠莲已二十八春,成了无人敢问津的老姑娘。 翠莲三十而立,一幅长三十米巨幅水竹图也画成。这一年,身边终于出现了一位头戴礼帽,身着黑色长衫的男人,四十岁左右,如日中天的年龄!男子是一家刊物的文学编辑,会编辑,更会写作,“抗日战地文艺服务团”的。听说翠莲十分会画水竹,便来到何家冲何老湾——一个各种竹子布满山顶,山腰,河边,古村落的屋前屋后的地方。 那男人对翠莲说,日本鬼子已打到您的家乡,闭门作画尚可,若让画和他的诗文结合在一块,也是杀敌的刀枪啊。说这些话时,那男子不卑不亢,但极其诚恳! 翠莲的心第一次如荷塘月色中的水,动了一丝涟漪,立马又波平如镜。 那天,那男人带走了翠莲的三十米长的《水竹图》,爹娘大喜:小女子动心了。 过了几天,那男子来到了何家冲,把发表的佳文配翠竹的《战地日报》给翠莲看,翠莲的粉脸只红一下。 那也许是翠莲的第一次恋爱,似火,翠莲的心池渐起涟漪,既而沸腾…… 一向闭门不出,循规蹈矩,不苟言笑的翠莲居然出入那男人在何老湾战地医院孙长官给他安排的房子里,出双入对,在竹林中,女画竹,男吟诗。看到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地设一双,父母和自家人都高兴无比。 仗越大越残酷,黄柏山失守,观阵山失守,石榴尖也失守,小界岭孙长官司令部也失守!那男子连夜奉命和军队突围,来不及和翠莲打声招呼。 一个月后,那男子的信从武汉飘到翠莲的画桌旁,翠莲依他,等他;一年后,那男子的信一封封从重庆飞来,翠莲依他,等他!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那男子的信从南京寄来,依他,等他!那男子已成为著名作家。 渐渐地,翠莲不再年青,莲花脸红颜褪尽…… 翠莲还在苦等,她认定,那么善良有才的男子一定不会成为负心汉的! 女子不容易等到解放,翠莲已青丝染了霜。 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那男子不愿为腐败政府歌功颂德写文章,反而在报上撰文反独裁、反内战、反饥饿,最终被军统特工杀害! 一位年轻的作家又慕名来何家冲专门采访翠莲,为那男子写一本书。 这青年男子是当年那中年男子的亲外甥,两人抱头痛哭,犹如舅妈和外甥。 采访完毕,送走青年人后,翠莲又一如三十岁以前:闭门不出,把所有的心都献给了画,渐成画坛大师。有好多小报无聊记者,为报刊发行量,想千万,设万法,一次次敲开大师的门,希望从那里得到一些感人的往事。图画大师和已故文学大师烽火中的爱情故事,光看题目,看报、买报的城市人就会趋之若鹜的! 翠莲哀而不伤,恼而不怒,凄而不凉,只淡淡一句“谢绝采访”,就让记者、作家、影视人员尴尬退去…… 翠莲终生没嫁,九十五岁仙逝,无疼而终。临终时,她仍很淡定,无痛苦的对侄子、侄女说:不要麻周围人,不开追悼会,不要花圈花篮,不要其他陪葬品,只要一幅水竹图陪葬即可,侄儿、侄女含泪答应了姑姑的要求。 后代们又把剩下的大量水竹图——国宝,还有当年的《战地日报》,都无偿的献给了国家,准备为抗战胜利70周年作画展。 侄儿、侄女梦中见到了姑姑:姑姑好像不高兴,又好像很高兴。 反正是梦,不能当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