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清政府的幼童留美小记
正文

清政府的幼童留美小记

蔡 怀 森

一张老照片:清末的轮船招商总局门前,整齐排列着三十名服饰一致的幼童,罩衫长袍,锦缎小帽。史料载为清政府官派首批留学美国的幼童,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看那个时期遗存下来的老照片,从慈禧老佛爷、王公大臣、府邸内眷到井市小民、农人、匠工、妓女、烟民、流民,竟一律木讷,呆滞,茫然的表情。未见一个面露笑容者。三十名留美幼童的表情当然亦不例外。

说起清末的选派幼童留学美国,史上都会首先提起容闳这么一位人物。

容闳1828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上不起学,曾在德国传教士在噢门开办的教会学堂读书。1847年,该校校长、美国传教士布朗回国,带了容闳赴美留学,入耶鲁大学半工半读。容闳历尽艰辛终究完成学业,成为中国史上留美学习并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第一人。

容闳学成回国,几经辗转,被招至曾国藩门下为翻译兼助理洋务,赴美采办各式机械设备,创办江南制造局。面对国家的落后和异邦的强盛,容闳产生了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青年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强国家的愿望。遂竭力说服曾国藩,建议派青年学子留学海外。曾国藩与李鸿章议及此事,竟得到李鸿章极大赞赏,称之为:“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于是二人联名启奏朝廷,奏章中提及:“……西洋军事实力背后,有地理、数学、天文、工程制造等多种知识,他们的政府极其重视先进技术,把最好的人才请到学校,教授各门科学,他们把军队,特别是海军的建设看成‘身心性命’,加以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我们要效仿他们的成功之道,最紧迫的是应当选拔聪颖子弟到海外留学,努力钻研,以实现皇上逐步自强的夙愿……”。

一番旨在务实强国的条陈,自然得到了皇上的重视,1870年,朝廷批准了曾国藩、李鸿章:“考选幼童,派遣留学美国”的奏折,并专门成立了“总理幼童出洋肄业沪局”,命陈兰彬(翰林)、容闳为留学生事务正副监督,访选各省聪颍幼童,每年三十名,分批搭船赴美留学。十五年后,按年分批回国。回国之日,年方三十以内,正可及时效力朝廷。

出台了如此政策、计划、章程,按现代人想法:官费留学十五年,回国后前程不可限量,是再好不过的机遇了,但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大部分人还视西方为蛮夷之地,住留十几年,是不可思议的事。因而选招合格幼童还是一件极困难的事,费尽周折,仅从沿海几个省份招了三十名幼童,皆为小户农家子弟。其中70%来自广东省,18%为江苏人。朝廷八旗高干、权贵和大户人家子弟没有一个愿意报名的。

三十名幼童招齐,都为品行面貌端正、聪明。连名字都显风雅大气的。

第一批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启程赴美,一月后到达旧金山。当这批全部中式打扮,拖着小辫子,脚穿缎面布底鞋,头戴小缎帽,丝制长袍,外套亚麻布褂子,长袖过膝的娃娃们踏上美国的土地,立刻引起了美国人的极大好奇。初时看到他们的长辫子还以为是一群女孩子。这批幼童很快分别住在了美国人家庭中,而这些家庭据载都无一例外的对这些幼童给予了极大的友善和关照。

清政府对幼童留美一事应该说是相当重视的。初始即从江海关拨银120万两充作留学经费,还在美国华盛顿建了一座三层小楼,作为中国留学生事务局。

清政府派遣幼童留美的目的是为了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变传统,无关体制的方略,因此对这些幼童的管理教育还是比较严格的。在美的留学生事务局内供有神龛和孔子像,要求幼童在美学校的学习中还要必修中文:诗、书、礼、经、易,《春秋》,《孝经》等科目。每星期还要集中上一次政治课,叩拜孔子,叩拜监督,叩拜远方的朝廷、皇上。还要由监督讲解《圣谕广训》,要求学生们万不可“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

工作不谓之不认真负责,思想教育亦不谓之不深入细致。但如此精心维系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随着幼童们在美国社会的学习,生活,成长,渐渐显现了苍白无力。童生们愈益适应了当地的社会环境、文化习俗和开放自由的生活习惯,对国学兴趣日益减少,甚至到了厌弃儒学的地步。还有去教堂、剪辫子的。按当时学监的说法是:“饱吸自由之空气、言论、思想,灵性均已变异”。也就是说已经“资产阶级自由化”了。这些变化引起了监督陈兰彬的日益警觉和不满。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朝中相当部分保守势力的震怒。此阶段容闳也曾竭力为幼童在美的习惯变化辩解,然而保守势力的观念始终占据上风。

1879年,朝廷派吴嘉善接任肄业局总办,至华盛顿召集各童生至留美事务局集中,各童生谒见时竟均不行跪拜礼,吴嘉善自然心存不满,谓各生“适异忘本,目无师长,固无论其学难期成材,即成亦不能为中国用”。意思是看看你们这等模样,且不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学习成材,即使学有所成,也不能用了。遂上报朝廷“……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

当时没有“资产阶级自由化”,“沾染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或“西方那一套”,“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这一些说辞。反正大概就是这些意思吧。

这等奏折自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朝廷不满意,后果很严重。虽有容闳的竭力争辩,李鸿章也曾有等学童完成学业再归之意,然总理衙门还是权衡各种意见上了奏折:“……学生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杂,未免见异思迁……以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意思是幼童留美,在那样的环境中是难免受美国那一套价值观影响的。如果美国的技术学问尚未学全,而美国的自由、民主、宪政及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那一套都学会了,这就失去了当初花费巨资送他们留美的初心了。

这里的初心就是效忠大清祖制,恪守大清王朝体制,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宗旨,原则。

1881年7月,清政府决定撤回幼童。同年底,除已在美病故3人,中途辍学23人,剩下94名分三批回国。至此,史上留载的清政府派遣幼童留美不足十年,大部童生刚入大学学习,果实成型待熟时节,被硬生生的摘下,回国了。

纵观清廷选幼童留学一幕,颇有些意味。初时,面对国家羸弱,西方列强的打压,经容闳提议,务实图强的曾国藩、李鸿章竭力成全的幼童留美“师夷之长”无疑是正确的。朝廷也是非常重视的。容闳曾规划实施一百年,李鸿章计划实施二十年,这一政策也是有见地的。留学生们后来的变化,受“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应属正常,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事。朝廷派留美幼童的初心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老祖宗的规制不能变,不能行西方那一套,这是朝廷的原则和底线。督学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美国精心教育引导童生,不忘初心,感恩朝廷,效忠皇上。要求童生不受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侵蚀,国学为本,国体为重,坚持原则,亦无可指责。容闳竭力为童生辩解,千方百计奔走设法,甚至惊动美国总统,想让童生们完成学业,更是可敬的。

方方面面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

童生们回国了,虽是尚未成熟就被摘下的果实,然归国后,仍属那个时期的旷世奇才。

这些人后大都成为当时的工矿、铁路、电报、制造行业领域的工程师和负责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詹天佑。从事教育的5人,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从事外交行政24人,其中外交部长1人,副部长1人,驻外大使1人,领事、代办12人。入海军20人,14人为将领。还有一些从事商贸的。童生之一的唐绍仪后来还成了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

值得一提的是童生中还有一个叫温秉忠的,回国后在江南制造局当差,后成了宋氏三姐妹的姨夫。曾任过北京海关关长,慈禧太后的教育顾问。正是他在1906年和1907年两次率大清教育代表团访问美国时,带去了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去美国留学读书。成就了宋氏三姐妹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生。

2016年 11月 25日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