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经济社会,什么才是奉献 |
正文 | ——一堂作文课的反思[/B] 前几天给学生留了一篇作文,以“为他人开一朵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本身并不难理解,只要为别人付出都是“为他人开花”,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同学的发言却引起同学们强烈的争议。课堂一下子变成了辩论会的现场。 我说:“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留意身边那些为他人开花的人,看看谁是生活的有心人?” A 回答:那些无私奉献的人都是为别人开花的人。我:对,回答的真好。 B回答;清洁工是为大家开花的人。 我刚要给予肯定,C站起来说:清洁工不是,因为他们是开工资的。他们的文化或者能力决定了他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谋生。 D:老师也是开工资的,你能说老师不是为学生开花的人吗? C:老师也不是,老师工作也是为了生活。 B:明显有点激动:那你说什么样的人才是为别人开花的人?让你这么说就没有无私奉献的人了,每个职业都是拿工资的。 E:那可不一定,像丛飞,白芳礼他们就是为别人开花的人。还有,志愿者就不拿工资。 H:志愿者不是一种职业! …… 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争辩的行列,随着争论的激烈,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愈发明显的暴露出来,那就是奉献和金钱挂钩了之后,还是不是奉献? 的确,付出一旦联系到了回报,特别是联系到物质金钱的回报,其四射的光芒便一下子黯淡了。然而在这个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忽视了金钱的存在,常常又会寸步难行,因而这个话题就变得敏感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回避在课堂涉及,即使无意中触碰到了,也是以一句“我们课下继续交流”草草的作为结语,可谓落荒而逃。可是这个问题又实实在在的需要解决,所以在这里,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并最终给孩子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一个正确的导向。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辞海》中关于奉献的解释。 奉献:“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 然后我们了解一下神话中的奉献。 神对于他造成的人有着自己的安排,不仅向全人类奉献出《圣经》预言这样的经典,还曾献出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替人受罪而遇难。 那么生活中我们接受的传统观念又是什么呢? 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 这些当然没有错。 关于“感动中国”所报道的先进事迹,学生们都耳熟能详了,于是学生们把他们作为无私奉献的楷模,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的学生却把他们当成了唯一可以衡量是否属于奉献的标准,这就值得商榷了。 我们必须得承认,在当今社会中,任何一个职业,只要能称为是“职业”,那就一定有一个关于报酬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并不能因为有了报酬的存在,就抹杀了许许多多奉献者的汗水。换句话说,每一个奉献者也都是在期待着回报。丛飞、白芳礼奉献了,他们期待着更多的失学儿童能重新背上书包;雷锋奉献了,他期待着接受帮助的人能少一些麻烦;就连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奉献了,他不也是在期待着全体中国百姓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吗? 当然,他们所期待的回报,都是精神方面的。那么有了物质的回报就不是奉献吗?我个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诚然,奉献精神是伟大而崇高的,但奉献并不只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普通人也是可以做到的。奉献不单纯就是只讲牺牲,高不可攀,可敬不可为,可羡不可行。这是对奉献的一种误解。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 所以我认为,只要是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情,就都可以说是奉献。也就是说,利他者是奉献,但“利他”的同时并不一定非要拒绝“利己”,其区分的标准就是看行为的初衷是什么。如果行为的初衷是对别人有益,同时对自己也没有害,那为什么不能说是一种奉献呢?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只要是社会的劳动者,就都应归属于奉献者的行列。我们的视线不要盯着奉献者的腰包不放,而是要用心去品咂奉献者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奉献者并不一定非得是穷光蛋,兢兢业业工作的基层职工的确是奉献者,百万富翁为社会创造了那么多的价值和机遇,他们难道就不是奉献者吗?所以只要本着一种正确的目的性、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敬业精神,人人都是奉献者,人人都在为别人开一朵花,这和自身的钱包没有关系。 因此课堂上我给学生的结语是:经济社会中,不要让唯心的观念把奉献者逼上绝路。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