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看待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海上安全的影响论文 |
正文 | 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了战略重心东移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加强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并针对亚洲大陆建立并强化了几道海上封锁线。“9.11事件”后,美国战略重点向反 恐转移,“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持续了十年之久,美国因此中断了进军亚太的步伐,这为中国赢得了十年的高速发展的时间,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在这十年间同步急速增长。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表示:“我们回来了(We are back)”,这被看成是美国重返亚太的重要标志。2012年1月的新军事战略报告正式明确地提出军 事存在的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目前,美国正多管齐下强化在亚太特别是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插手西太平洋地区事务,从战略上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只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只不过在小布什期间投入不够多,这两年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而今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美国为何垂涎于亚太地区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分别访问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近期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其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希拉里出访前称,随着亚太地区逐渐成为21世纪全球战略与经济重心,“这里也将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美国外交在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亚太地区增大投入。”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美国遭遇了令人头疼的一连串挑战:全球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恐怖主义威胁、全球核不扩散体系遭遇的直接挑战、以及仍在演变之中的中东及北非局势。美国目前面临的是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对抗情绪升温,而欧盟自己都帮不了自己,美国只有在依旧繁荣的亚太地区寻求克服危机的道路。然而美国又宣称做太平洋领导者,其矛头实际所指是中国,而且美国也不隐晦这样的战略意图或安排。随着中国崛起以及与东盟国家关系越来越好,美国感觉中国越来越可能对其霸权构成威胁。因此,美国战略东移的目标实际上牵制、遏制中国,平衡中国的发展。又如乔治敦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普钱说,奥巴马在2012年的连任机会取决于他的经济业绩,“当你寻找光线,也就是增长的来源时,主要答案之一是对亚洲的出口。这是本届总统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特别是在选举期间。”美国重返亚太打造“太平洋世纪”. 美国重返亚太的根本原因 2008年,一场从美国爆 发的经融海啸席卷全球 ,美国经济开始衰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四年之后,美国将不 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到2016年,中国的经 济总量将超越美国 经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衰退,而 亚洲经济却一枝独秀,尤其是东亚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 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日韩三国在各自的贸易里都是最重 要的伙伴,互相依赖性很高。年5月13号,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 议在北京举行。三国领导人同意年内 启动磋商了十年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的谈判。展为主题的时代。所以,对美国的表演,中国淡然处之。现在只要关心局势的人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美国还是以冷战思维和霸权思维指导他们的行为,中国则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合作共赢的思想来指导行为。 美国新军事战略的变化. 新军事战略以中国为假想敌 2011年2月8日,美国公布了一份长达24页的《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这份报告是对2004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思考的延续,又在许多重要方面对小布什政府军事战略做了调整,报告内 容显示美国战略重心将转向亚太地区。报告有意强调了“反介入”(anti- access)和“反拒止”(anti- denial)的概念,暗指中国对美国的威胁。2012年的《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力:21 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报告中写到“长期看来,中国作为地区强权的崛起将会从各个方面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说明美国认为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并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 响力和利益产生影响,促使美国调整战略,重塑和保持美国在亚太区域内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 对于两份军事战略报告的深入解读,普遍认为美国新战略的假象敌之一就是中国。虽然不论是奥巴马或是帕内塔还是登普西在宣布新国防战略时都未特别提及中国,但他们谈论的是哪个国家 以及地区局势是十分清楚的。美中之间可能出现冲突的区域已经相当清晰,首先是台湾和朝鲜半岛,另外还有几个更热的海上潜在爆发点,即中国与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在东海和南海上岛屿 和海洋领土的争端。美国认为其作为台湾安全的实际保护者、日本和韩国的军事同盟以及东南亚和印度等国的背后支持者,美国有可能在亚太陷入一场随时被点燃的冲突之中。 战略重心转移与战区重组 其实,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太,而且未来长期内也不会离开。美国新军事战略的“新”在于战略重心的转移和战区的重组。战略重心的转移主要是指从目前的东北太平洋向西南太平洋和 印度洋转移,也就是向南向西转移。对于战区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美国亚太战略的战区从原来的西太平洋地区向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连成一片的新战区概念的转变。冷战期间至今,美国的 亚太军事存在主要集中在东北亚,防御对象是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美国在第一岛链东北亚方向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双边同盟和军事网络几乎武装到了牙齿,而新战略的目的则是要强化美国 影响力偏弱的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方向的军事存在。 虽然过去十年美国的安全政策一直以反恐战争为中心,但是美国从未放弃全球重组的战略目标,并有步骤地持续推进。布什政府的第二个任期开始,美国已经开始着手为回到全球战略重组的 既定方针做准备。即使伊拉克还是个烂摊子,阿富汗也还乱成一团,美国仍然要把美军撤出,并重新部署到美国利益更需要的地方去。在美国全球安全棋盘中,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核心战 略地区正在向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扩展。不难看出,新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美国能够同时制衡两大安全挑战,即中国和伊朗。新的国防战略报告为美军规划的作战任务由过去同时打 赢两场战争明确转变为只打“一场半”战争,具体的表述是“当美军在一个地区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同时,美军应有能力不让另一个地区奉行机会主义的侵略国达到目的或让其承担难以承受的 代价。”这“一场半”战争是指打赢“伊朗战争”的同时,在另外一个方向制衡中国。 西太平洋军事存在日益强化 加强西太平洋的兵力部署 就在奥巴马发布新军事战略一周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就在华盛顿公开了美国未来10—15年的全球海军战略布局,宣称海军将把1/3战舰转移至西太平洋,加上波斯湾地区的战舰,未 来将有逾半数美国海军战舰驻扎在亚太海域。在“重返亚太”战略下,美国改变了裁减1艘航母的初衷,决定保持11艘航母,并确保11艘航母中的6艘能随时在太平洋地区开展作战行动。目前 ,美国14艘携带战略核导弹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中的9艘驻扎在太平洋沿岸,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中的3艘部署于太平洋,包括20艘“洛杉矶”级、4艘“弗吉尼亚”级和3艘“海狼”级共27艘 攻击核潜艇部署在亚洲地区,占全部攻击核潜艇数量的51%,中国沿海正是这些潜艇的主要巡逻执勤区域。目前美国现役的285艘舰艇中超过一半数量的舰艇部署在太平洋地区,达到了52%,而 其中有50艘水面舰艇和潜艇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未来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其实,早在2006年,美国就开始了针对亚太地区的兵力调整,准备将60%的核潜艇和60%的航母部署在太平洋地区,其余40%部署在大西洋,这与冷战时期的比例正好相反。这场海军重装备的“ 东西大挪移”,正好反映了美国军事重点的转移轨迹。2011年以后,美国调整驻日的海军陆战队人数,增加了关岛、澳大利亚和夏威夷的兵力。积极谋求重返菲律宾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 2012年1月菲律宾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反潜舰和侦察机进驻该基地,此前美军弗吉尼亚级“德克萨斯”号攻击核潜艇已经以访问的形式驻留苏比克湾,并由一艘潜艇支援舰进行补给。2012年 5月,另一艘弗吉尼亚级“北卡罗来纳”号攻击核潜艇再次访问苏比克湾进行补给。2011年,美国和新加坡两国达成协议,确定将濒海战斗舰部署到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并计划在2016年前完 成4艘濒海战斗舰的部署。2025年前,美军还计划在泰国定期部署反潜巡逻机和“广域海上监视系统”无人机。随着美国亚洲军事部署调整步骤的持续推进,针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正变得更加 密实。 鼓励亚太军事盟友发挥作用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本就是其联盟体系,这是其能够长期在亚太地区发挥支配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重返亚太”美国必须要借助美国在亚太的传统盟国如日本、韩国、澳大利 亚和菲律宾等国的力量,中国与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在海上岛屿主权的争端为美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0年以来,美国成功地利用“天安”号军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达到了“阻止 了日本的离心”、“强化了韩国的依赖”、“恶化了中国的环境”等目的,同时又通过高调介入南海争端、怂恿菲律宾等国强势对抗中国,强化了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新战略认为 美军因军费削减而难以在全部世界范围内实施兵力部署,因此需要不断强化与盟友的同盟关系,鼓励并要求盟国发挥更大作用。 2012年日本国防预算再次上涨,达到4.8万亿,比2011年增加了0.6%,预算中为在冲绳县与那国岛部署陆上自卫队沿岸监视部队以强化西南诸岛防卫的预算明显是为了配合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 部署。为了满足其战略要求,美国要求韩国在美韩联防体制中担当更多责任并支付更多的军费,韩美军事同盟在新形势下的战略需求正从重点盯防北朝鲜而向整个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扩展 。据报道,澳大利亚2011年的国防预算增加到了257亿澳元,增幅为5.37%,其中60.8亿澳元采购新装备。澳大利亚装备发展主要目的是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并满足美国的战略部署要求 。为实现构建包围中国的反导体系,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和韩国已经拥有了功能强大的“爱岩”级和“世宗大王”级宙斯盾防空驱逐舰,澳大利亚也即将成为第3个有宙斯盾军舰的亚太海域 国家。美日、美韩和美澳双边同盟体系正在得到巩固,岛链的控制不断强化,对中国的围堵和控制一步步地完善和加强。 多手段武装南中国海地区国家 多年来美国一直通过出售军火、举行双边及多边军事演习等手段,大力武装南中国海与中国有海洋争端的国家,以此作为亚太战略的“节点”。媒体认为,美国不断渲染中国“威胁”,主要 目的之一就是向中国周边各国兜售其武器装备。2011年,美国向菲律宾出售两艘“汉密尔顿”级大型巡逻舰,菲律宾还希望继续从美国引进护卫舰、战斗机和补给船等装备,并部署于南海地 区。2011年11月美国决定向印度尼西亚出售24架翻新的F16战斗机。据报导美国准备将退役后依然功能强大而先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卖给印度。另外,美国还准备解除对越南的军售禁 令。另一方面,联合军演是美军拉拢中国周边国家,为这些国家挑战中国海洋主权“壮胆”的重要手段。美军每年在亚太举行大约170多次的单边或双多边军事演习。在东南亚,美国轮流与东 盟国家举行“卡拉特”、“肩并肩”军事演习,与东盟多国举行“金色眼镜蛇”等演习。2011年南海形势紧张之后,美国还与菲律宾、越南等国举行了数场不同规模的联合演练。 对我国海洋安全的影响 控制海洋战略通道,挤压中国海洋空间 美国吸取并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着马汉的海权战略思想,二战以来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星罗棋布的军事基地网,美国利用这些基地控制着世界上重要的海上通道、相关海域以及战略岛屿,有力 支撑着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在西太平洋、阿拉伯海、加勒比海等关键海域部署有机动的航母战斗群,使美海军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快速控制全球海上战略通道。美军还不断强化关岛、迭 戈加西亚岛等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8个战略岛屿的兵力,这些岛屿大多分布在海上交通运输线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是通过海军基地网的“面”控制,海洋通道上“战略岛”的“点”强化 ,以及机动兵力的随时补充,保证美国能控制全球海洋命脉。按照美国全球战略,美国战时必须控制的全球16个咽喉要道,其中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等无疑是美国抢占地缘优势、抑制中 国崛起,以及掌握世界能源流向的关键战略通道。 中国直面西太平洋,出海口主要有4个:一是朝鲜海峡,二是大隅海峡、宫古水道,三是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四是南海/马六甲海峡。这些是中国海洋通道的咽喉部位,特别是南海和马六甲 海峡,是中国南部方向出东南亚、澳洲、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的必经之路。美国利用驻扎在日本的第七舰队,控制着东北亚绝大多数进出太平洋的出海通道,包括朝鲜海峡、琉球群岛之 间的海峡和水道等,而向南,美海军只需稍微移动兵力,便可控制台湾海峡,从而控制我国的战略出海口。以美国的海军力量,控制中国的海洋通道是“易如反掌”,他们封锁控制中国海洋 通道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理由。我国海上石油进口航线主要包括中东、西非、北非及东南亚航线,各航线都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约80%的进口原油经由马六甲海峡运抵中国。因此,马六甲 海峡成为我国海上战略通道中最脆弱的部分。现在我国对石油进口的高度依赖已经成为美国可以利用的一个重要弱点,一旦与美国发生冲突,他们将即刻掐断中国的石油生命线。美国联合其 亚洲盟国对于中国实施的“岛链”封锁,截断了中国通过太平洋进行海外贸易和能源运输的海上安全通道,从海上封堵和挤压了中国的海洋发展空间,压缩了中国海军实施近海防御的战略纵 深,严重阻碍了中国海军发展远洋作战的能力。 强势介入亚太海洋争端,威胁中国海洋安全 为了达到控制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目的,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海权力量介入亚洲海洋地缘争端热点。中国国家统一进程因台湾问题久拖未决而长期受阻;与日本和韩国有钓鱼岛和苏岩礁归属,黄 海东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划界上存在争端;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有岛屿和海域归属争端。由于美国在这些问题上的强势介入,逐渐从“幕后”走上“前台”,导致问题不断趋向国际化、复 杂化,长期处于“久拖不决”的僵持状态,成为经久难消的海洋地缘热点。事实上,美国以制造地区海洋局势紧张的手法,从内到外推动海洋问题国际化,目的是使中国将更多的战略资源投 入到解决海权问题上来,以遏制中国的崛起。目前“陆稳海动、陆缓海紧”的周边形势给中国带来极大的海洋地缘压力,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海洋安全。 东海是美国联合日本压制中国一大地缘板块,其中钓鱼岛主权归属和专属经济区划界是斗争的焦点。南海局势的一度紧张与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更加密不可分,美国在背后的支持助长了南 海周边国家继续侵占岛礁、海域以及掠夺资源的气焰,加剧了中国海洋权益受损的程度。目前,由于美国的介入,我国通过外交努力维护海洋权益的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我国在东海和南海 的制海权受到很大的制约,这些海洋地区“权力均势”在美国的作用下正向不利于中国的方面倾斜,严重威胁到了我国领海主权完整。近几年,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倚仗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在东 海和南海等地区不断强化对占领岛礁的控制,甚至挑起事端,挑战中国的忍受底线,使中国与这些国家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断增加,也使得美国介入冲突的可能性不断加大。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运“时”帷幄美国大选年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巨大的风险与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阿基诺三世上台后,积极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着实给中国减压;缅甸新政府上台后一系列新举措使中缅关系发生微妙变化;马英九连任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台湾多数选民认同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乐享两岸“和平红利”;朝鲜领导人更替以及韩国大选,可能给朝鲜半岛局势缓和带来新变化;——海洋战略面对当前的海洋安全形势,中国正致力于加强海上防御力量,打造一 支满足中国海防需要的海军。 这包括建造新型潜艇、购买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研发类似用于攻击舰艇等等应对错综复杂局势的武器,加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 稳步推荐共同体建设,推进与域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丰富东盟与日韩为主渠道的东亚合作的内容和完善的合作体系。 ——外交战略 以政经合一的方式管控周边局势。增强中美战略互信与合作,带动亚洲经济互惠互利,塑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建立均衡的地区秩序,既扩展中国的利益,又容纳美国的利益,同时又使周边国家收益;采取合作性参与战略,来维持地区稳定;建立以多个次区域为依托点的周边外交战略;从而建立多层次的安全等级秩序。 ——应对美国“太平洋世纪”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对于中国来讲,目标就是要紧紧盯住对方 这头狼,对方的破绽,就是我们取胜的机会。虽然对方现在向我们亮出了金融危机的"破绽",但这不是决定性的。 北美的市场确实十分萧条,但这并不等于已经伤到对方的筋骨--躺在地方流血的恶狼咱又不 是第一次见到,中国早就有农夫与蛇的典故。打下钓鱼岛,只是一个战术问题,解决日本的未来,是战役问题,重定中美势力范围,才是战略问题。 而且只有战役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解决好战略问题。对与少见于媒体之上的琉球地位问题也渐趋多了起来,至少中国官方已不禁止讨论这样的问题, 琉球地位未定对日本的打击远高于钓鱼岛的讨论。 同时,琉球问题的解决,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如果说中国与日本的 冲突如何收场,那为日本量身定做一份合适的未来,则是上上之选择。 琉球地位未定的强化,必然会避免中国在钓鱼岛战后"守"的困境。而这一战略的实施, 中国则必然重温大明水师对琉球海域的主导权。 同时, 琉球问题的解决,也必使头狼门户洞开,其关岛基地直接面临中国兵锋之下。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