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七夕断想
正文

(我几年前的一篇文字,用的风也吹过的名字)今夜七夕,心中只记得当初那份情愫!

回想起少年时候,夏夜总是要乘凉的,即使我们住在山里,夜晚也总要搬一张用竹片做的凉床,用两根木凳搭上,放在院子里,然后睡在上面,任夜风送爽,月影西移。等到夜半过后,温度渐渐转凉的时候,才回到屋里,这是一天最静的时候,也是最闲的时候,而真正有趣的是在院里乘凉时,可以从爷爷奶奶的嘴里听到许多动听的故事,那些辽远而动人的故事,美丽着我的童年情怀,而最让我好奇而动心的,就是那《牛郎织女的故事》了。

躺上凉床上,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奶奶告诉我,那一带比较亮一点的光带是银河,银河两边那最亮的两颗星,一颗叫牛郎星,一颗叫织女星,夜风轻柔,夜色迷朦,奶奶用亲切而又缓缓的语调讲诉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样的委婉动人,不知不觉我的想象也随之飞到天上,畅想着有那么一天能够亲眼看看那美丽痴情的织女,质朴坚贞的牛郎。特别是每年七夕的夜晚,奶奶总是要要重复那个的故事,而我与弟弟妹妹,也依然会象第一次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去认真聆听奶奶的讲解,夜是这样的美,故事是这样的美,奶奶的声音也是这样的美啊。

长大后离开了家乡,读书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工作,也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体验了世事的酸酸甜甜,于是有了一些生活的积累,增加了一些生活的阅历。我没有刻意去对人类情感奥秘的的探索,然而自己一颗多感的心,总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心境下,想到很多很多……,神思不觉活跃起来。

今夜,这是一个何等美丽的夜晚,七夕,这是一段何等让人联想与畅想的时节,仰望着天上的银河、凝望着牛郎与织女,心中竟生起阵阵温柔而缠绵的情感来,天上的今夜有鹊桥相会,人间的今夜又有多少有情人携手在花前月下,在夜半无人时窃窃私语呢。总是感谢上天给予人间如许多的美好。总是感慨能够相识是一种幸运,能够相知是一种缘份,能够相见是一种幸福,能够相守是上天对三生三世痴情的回报,七夕之夜,你想他吗?

华夏民族能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节日,将其延续,对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形成一种文化而代代传承,这赋予了民族的对理想情感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忠贞执着爱情的赞美,它也是民族大众心理对情爱一种审美的价值取向。七夕,之所以能得到人类的认可,这是一种人类对于情爱最深沉、最本质的思考的结果,而非仅仅是一种现象,一个传说。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类的互助,大半来自危机,人类的高贵,大半来自灾难。”,设若在牛郎与织女面前没有那条银河,没有王母娘娘的淫威协迫,那么,一定没有乞巧节,一定不会在人类留下那么多美丽的诗篇与无限深情的文字,世间只不过多了一个放牧的牛郎,多了一个会织布的织女。

为什么人类要赋于那两颗星星这样美好的内涵呢,为什么会编织出这样凄美的故事传说呢?编织出的这个故事,为什么又这样契合人们的情感呢?我想必有其深刻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我认为大抵有几种原因:

一是符合人们对美好爱情追求的理想,人类总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怎么样的爱情才是最美的呢,人们最向往的呢,那就是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心心相应,举案齐眉。作为一个天庭的仙女,织女是最受玉皇、王母及众仙所宠爱的,而且她具有高贵的血统、绝美的容貌,温柔的情怀,甜美的笑容,人们这样设想,也是体现了人类对恋爱对方的一种希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象这样的美丽可人的仙女,一定会,也应该会有好的爱情结果,而又将织女设置天堂之仙,那更表现了织女不慕荣华、不嫌贫穷的美好的道德情怀与高尚心灵,这种女子,不说是天上仙子,就是人世间也是众人倾慕,一睹而终生无憾,最值得歌赞与颂扬的理想对象,所以,七夕节的美丽,是人类对心灵美、情态美、爱情美、道德美最完美追求的写照,这是七夕节美丽的一大原因。

二是切合了人类爱情心理的审美情趣。爱情,本身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每天都在上演着或喜或悲,或者悲欢交集的爱情故事,纵观历史,观照内心,不可否认的讲,人心对待爱这个问题上,会有喜新厌旧的感觉,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客观上无法在一起,造成无法缩短的距离,那浩淼的银河,隔断了痴心相爱的一对人儿,它不是喜心厌旧的心作怪,厌倦后自已分开的,这样就避免了厌倦心里带来的后遗症,

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距离说“理论,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而恰好让那条由王母簪子划出的那条银河,创造出了使两位只可遥遥相对,而不能执手相拥的既悲也苦,既痴情又无奈的境界,创造出来的这种境界恰好满足了彼此之间不可能发生厌倦的条件,这条银河,又能隐隐约约的让牛郎看到那苗条的身影,翘首以盼的焦约情态,可以推测,谁还会在这种情况下旁顾呢。因此,这种情感会持续长久下去,而那份盼望当然是执着的,深情的,热烈的。他们的那种情感与人类的初恋何其相似,即使牛郎织女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但这种境界下爱是不会变老的。这种两岸相望却不得相见的一对痴情人儿,受着如此相思的煎熬,谁又不掬一捧同情泪,谁又不给一缕怜悯情,谁又不为他们的苦恋而深深的感动呢。命运总是会给接受残酷折磨对象留下一条缝隙的,这辽阔银河怎生度过,这相思怎么慰籍,这苦情怎样重诉,人们总会给他们一个交流的空间,如果一生一世都这样隔河而望,那就会让人类的审美心理失去耐性,而产生疲劳,满足这种要求唯有让他们相见,那一群喜鹊就是人类同情心和美好愿望的载体,是人心幻化而成的。鹊桥相见,一年一晚,给了深沉相思的抚慰,人们又从这金风玉露一相逢中得到快乐的享受,满足了人们审美心理,这就是七夕节第二大美丽的原因。

三是历代关于七夕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制造了浓郁的氛围,让七夕文化充满艺术和美学情调。

七巧节能够成为中国的情人节,而且从汉代至今而依然传承下来,而且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引发人们的纪念,这里不仅是故事迷人,情感感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创造让七夕节内涵更加丰富而美丽,情感更加真实而感人,试看东汉的古诗十九首中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如歌如梦的诗篇,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真切的、自然的讲诉出来,将那份相思描写得如此浓烈无助,将那种苦情吟唱得如此痛彻心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何等凄苦的呐喊,让人肝肠寸断,不可抑制。

且不说后唐的杨璞所写的《七夕》,不必说唐代权德舆的《七夕》,也不必过多的说《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让我们看看秦观的《鹊桥仙》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可谓“悲悲凄凄惨惨”,催人泪下。而到了秦观手里,再写七夕题材,却能独辟蹊径,不落窠臼,以全新的角度,独创的意境,别致的情调,将七夕节的内涵用更亮丽的色彩表现出来,给人们指明了另外一条思考的道路,即使忍顾鹊桥归路,但依然喊出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积极浪漫主义呼声。人生有许多的不圆满,人生有许多的不如意,“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雁归胡不归”“月圆有不圆“的怨尤,“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的傍徨,“君未归期未有期”的无奈等等爱情痛苦,时时萦回在痴情人的心中,但鹊桥仙的最后两句,指引着人们不必感伤别离的愁绪,不必在乎非得朝共暮处的长相厮守,只要两情心心相印,这样的爱情就是人间至情、至爱,更为感天动地。地久天长。

七夕节不仅引发了无数的诗歌创造,还有无数的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它们的出现,使这个美丽的传说更加美丽,这也许是七夕节第三大美丽的原因吧。

今夜,我又想到了故乡那个小山村,想到哺育我长大、爱我疼我,给我讲故事的已经仙逝的祖父祖母。此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天近拂晓,美丽的七夕节将要结束了,牛郎与织女分手的时候又快来临了吧。相逢确实太短暂,我想他们一定有酸楚与孤寂、缱绻与留恋。他们此时分离,以后的日子将继续开始漫漫的望眼欲穿啊,又将等待明年的七夕。

上邪!你为何如此底残酷,人间的至爱深情难道只有这样才是唯美的吗?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