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尘世,一只翩跹起舞的燕子——写给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 |
正文 | 与燕子的相识,可以说是一种机缘。我本来是不大喜欢玩游戏、登的,但因有空间日志及说说的功能,便长久地着迷于它了。可以在说说中玩笑、发牢骚、表看法,至于日志,纯粹是为了看作品的方便,有时也当做自己的贮藏室,怕自己的有些信手涂鸦丢了,保存在里面。偶尔也和朋友聊几句,但因孩子还小(有时跑出去就得跟着),杂事又忙,随时都有丢下手中的事去忙的可能,生怕给朋友落得一个不辞而别的印象,于是就只好隐身登录,看看评论。天长日久,有些朋友便以为我故意躲着他们,渐渐地从我好友的名单中隐去了,又让我觉得无限惋惜。在这样的际遇下,我结识了燕子。 孩子燕子 那日,我和往常一样隐着身,看着空间里的一些作品,忽然有消息闪动,显示燕子申请我加为好友。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以前的一个同学来,名字中带着“燕”字,她说她的目标就是学好英语,城里面英语老师比较吃香,学英语能在城里更好地立足,于是整日抱着16开的英语课本,单词念得她两眼发直。我总是心里暗暗笑着她的愚,没想到这么“用功”的人也玩起了,但仔细一看,验证信息中写着“老师,你好”我便又完全否定了以前的推断——称我“老师”,这回肯定是自己带毕业的学生了,但几个印象深刻的又都在我的好友名单中,于是随便点了同意,归类在学生里了。 第二日,坐在电脑前检查着学生的作业,燕子便在那里说话了,称我“老师”,我因为手边还忙着事,便有一搭没一搭地答应着,后来因为另外有事就直接离开了,回来看见她留下的几句话,大概意思是笑她把我吓跑了,并主动介绍着自己的家乡。我一看,才明白自己的推断完全错了,不但不是同学,也不是学生。我这才打开她的空间来看,这一看确实把我吓着了——她空间里自己写的诗篇直接把我惊得说不出话来。说实话,我以前也看了不少诗,在一段时间内自己也写过不少,但终因才不及诗而彻底放弃了,以至于好几年都不再提起,但那点读诗的基本功应当还是在的。近几年也见到不少诗作,但大都缺乏新意,有的甚至是无病呻吟,于是连读的兴致也渐渐淡去了。但她空间里自己的作品每一篇都给人眼前一亮,有的甚至不忍卒读。于是留言“看了你写的一些诗,忽然有一种错觉:诗还是不能写得太好,因为我们习惯了在他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写得太触动心弦,会勾起我们努力忘记的记忆……”轻轻关闭空间,就像捧着一部巨著,要怀着虔诚的心去读。我给她回话“确实吓到了,是被你的作品所震撼,刚开始还以为是自己教过的小毛孩呢,现在看来得拜师才行。”她呵呵地笑着,仍谦虚地叫我“老师”,给人感觉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后来才知道她的职业是幼儿教育,但真正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像孩子一样天真、充满童趣,该是多么不易啊!尤其是近年来频频爆出幼儿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孩子难管理,以至于对孩子的虐待时,能有这种心态,我更感受到了她的难得! 诗人燕子 被燕子所彻底震撼以至于折服,完全是因为她空间里的那些诗,对于她的诗我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出我的感受,如果硬要找一个,那就是“美”,但这时我才发现词语在表达情感时所体现出来的苍白!也只有这时才真正感受到了那句话的合理: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理解和分析的。 和她交谈时,我多次说出了自己才能的有限,她总是笑着说我谦虚,在她的真诚面前,我甚至分不清这是理解还是鼓励。怎么说呢,我读的诗为数不少,但从未有一个人的诗让我有如此强烈的共鸣,这或许是其他诗人茫远,而燕子切近吧! 燕子的诗内容丰富,感情醇真。如果要分类,第一大类还是爱情诗。现在的爱情诗多得泛滥,但往往落入俗套和苍白的呼喊。燕子的诗则给人多层次、多境界的展示,有的带着忧伤的淡淡的思念“我/不止一次地这样舞动思想/担心/寒冷的季节/那份晶纯的思情会跟着被冻结……你的模糊/俨然是我眼角的一粒泪/打湿了心中陈旧而昏黄的心事”(《 燕子致远方的你》)。有带着伤感、平静、而又绝望的感情倾诉“你亲吻我的思想/飞灭在那粒嘶哑的泪中央/伴我温柔的原野/何止驰骋/一声雄壮……你是我前世的爱恋/今生 打马而过的伴郎(《伴郎》)。有情感不能自已,略带放纵的挥洒“我看见/酒和瞌睡连成一大片/一大片 笑容的倦倦淡淡/月亮弯弯的笑/身旁/一个看你的女人/埋在醉里的/是/我的你”( 《埋在醉里的我的你》)。甚至有大胆露骨、炽热的感情喧嚣“那/背上柔情的月色/掀倒了我/和我脆弱的湿润/我的絮语/我的尖叫/直到一只撩人的青鸟飞走/你如海的目光里/淹没了/淹没了/整个我——”(《为爱而写》)。作为女诗人,很多对爱情的赞颂便止步于前两个层次,有放纵的挥洒便觉得有伤大雅,至于最后一类则更是感情迸发的绝笔,好友山龙读到此处,很疑惑地向我询问,以为是他自己的误读,我表示了肯定,并以海子的诗“你的/呼吸/两片抖动的小红帆/含在我的唇间/菩萨知道/菩萨住在竹林里/她什么都知道/知道今晚/知道一切恩情/知道海水是我/洗着你的眉/知道你就在我身上/呼吸,呼吸/菩萨愿意/菩萨心里非常愿意/就让我出生/让我长成的身体上/挂着潮湿的你”(《写给脖子上的菩萨》)佐证,他仍半信半疑,要不是以前读过海子的这首诗,我同样会产生彻彻底底的误读。 “不疯魔不成佛”,燕子做到了,在人人都带着面具,怕被别人看穿心思的今天,燕子敢于把自己心中最真诚的的感情展示出来,渲染得如此到位,如此让人刻骨铭心,不能不让人敬佩! 除了对爱情的宣泄与礼赞,对家乡的思念和家人的怀恋是另一大主题,据她本人介绍,自己离家在外,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原因让她不能长久地回归那个生她养她的,让她梦寐以求的故乡,这其中的原委我不便多问,否则自己便留下一份窥人隐私的不安。“想念啊/我的村庄/村口依树而立的母亲/正在呼唤我芳香的乳名/顺着田埂/父亲四季的守望/再次湿润村庄的喉咙……相约那束柔情的月光/照亮吧/我回乡的路/照亮吧/我云游四野的心”(《乡亲乡梦》),“这辈子的我/用破碎的心和那支瘦弱青涩的笔/撞不开爱情的大门/那扇门/那扇门又紧锁了谁的心/我在想——/到不了的永远的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就叫做——家乡”(《伤感的燕子》)。我们无法感受燕子的这种“回也回不去的江南”式的思乡的心碎,但可以体会到因对亲人的怀念而产生的心碎后的温馨。“如今/记忆中的烟斗/喧嚣着我疼痛的缅怀/禁不住却热泪盈眶/爷爷的烟斗/便是我魂兮归来的故乡(《爷爷的烟斗》)。 一颗心永远无法试图完全理解另一颗心的感受,在许多人都争着走出大山、与大地诀别的今天,故乡意识越来越淡薄,燕子心灵的回归故乡,眷恋故乡的情结无疑给我们带来心灵上莫大的触动。 作为幼儿教师的燕子,一方面感受着爱情带给她的感动、喜乐,甚至是离别的伤感,感情不能自已的宣泄,一方面承受着思乡之情对心灵的吞噬,同时又保持着一个孩子的天真烂漫,在通话的世界里构建着自己的理想王国,像冰心一样赞扬着童真的无邪、真爱的伟大和自然的纯真。“儿子总在不停的涂鸦/一间房几片瓦/青青的烟囱缭缭的烟/旁边小汽车满地爬/还躺着熟睡的布娃娃/天有多大/大不过他心中这个温暖的家”(《画》)。“祁连/挚爱的祁连/你裸露/你大胆/但你不只有一个少年/把心跳热了/给你承上/悄悄的奉献/犹如二月的春风又悄悄的迷恋/倾情的人啊/望着祁连”(《圣女祁连山》)。此类作品虽然为数不多,(至少我看到的不多)但却给人创造出了童话般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空间中有一篇孩子稚气未脱的作品《我的家乡》,署着小作者的名字,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孩子,但可以感受到对孩子悉心的呵护。 除此之外,还有对古人高风亮节的追溯和赞扬“《离骚》的旋律/对鸣汩罗江上细瘦的水源/记忆中那串流入江中的脚印/一浪一浪/成就了两千年的绝唱”(《关于屈原》);对相知的珍惜“莫非/那十年前的小巷/正是我飞经过的地方/那等在季节深处的容颜如莲花的开放”(《给知音的诗? 际遇》),对哲理的思索“一支烟的悠然/任风在耳边鼓掌/选择一个窗口/把一页页身边的历史打量/曾经的历史似大江东去/浪淘沙里 几度夕阳红/看大千世界/用一支烟的目光/打量潇潇雨歇/一支烟的绕舞中/春林如水渐盛/春水如玉初生”(《烟之遐想》)这些,使她的诗歌又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当然,一个走进自己心灵的人,往往多写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作为个体的生命必须存在于整体社会中的群体意识,有的甚至拒绝社会、拒绝群体,甚至以关注社会为污浊,这样的例子在好多著名的诗人身上都略有体现,(由于这是一篇写给朋友的作品,为防止学术争论在这里爆发,在此不具体列举)但燕子却没有,她在耕耘着自己心灵的这块净土时,也深深地感谢着这份平静的守护者,他们为我们创造了平静,让我们肆意挥洒情感,自己却落得不近人情的评价“我/上帝马背上铁性的男儿/行弋在世界的两个极端/在灵魂的深处 在大爱面前/做你一如既往的/森严的判官”(《警之鹰》)读到这里,我再也不能仅仅以一个诗人来定位她,忍不住要说一声“大哉,燕子!” 燕子的诗歌成就得益于她天生超人的诗歌天赋(在不懈努力终于不能望其项背时我只能这样认为);对生活、情感真诚的对待和体悟;以及丰富的诗歌营养汲取和对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懈探索。读燕子的诗,刚开始一直以为是她高超的诗歌天赋和女人特有的细腻情感成就了她的诗歌艺术,但随着不断的深入,可以看出她在中国古典诗词和近现代诗歌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她的化用、有时甚至是一字不变的直用,让人找不出一点斧斫之痕,如果不是事先读过一些作品,还以为本来就是这里首创,可见其艺术技巧的娴熟。“撑一把沾满相思的油纸伞……(《忆》)”化用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撑一把油纸伞”(《雨巷》);“曾经的历史/似大江东去/浪淘沙里 几度夕阳红”化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云破月来花弄影”则直接一字未动地直用了宋代词人张先的句子,但用在她的诗里面融洽得让人忘了这原本是张三影的词句。黄山谷讲求“点铁成金”,谁曾想燕子在现代诗中能把这种手法用得如此娴熟。 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传统艺术始终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但随着西方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的传入之后,在形式方面的追求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国内的部分作家,前几年在《飞天?诗歌专刊》上读到一首诗《丰碑》 拳头 一经举起 就 是 誓 言 在英雄的 铁骨里铮铮 就是以形式的直观感受闯入读者的阅读思维,不知燕子是否在这方面做过探索,但我在她的诗作《夜巴黎》中陀螺式的结构却明显地感受到了形式对她作品的影响: 长夜 漫漫的长夜 你让我忍受了孤独的哭泣 是谁 是谁用黑暗的手指 轻拭我每一寸如玉的肌肤 是谁 是谁用浓烈的黑舔吻我流泪绽放的唇 我和你 我和你之间 离那幢夜花园到底有多远呀 正当 黎明夺去了黑暗 所有人披上清晨的寒 从此 在突然里 我 没有了黑夜 没有了 你 无论从诗作感情的真挚上、思想的深邃上,还是形式的创新上,都可以看出作为诗人的燕子在这方面的倾注和探索。另外,她还有为数不少的古典诗词的尝试,但由于我在诗词格律等知识方面的欠缺和古诗词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边缘化,这里不作过多介绍。 女人燕子 燕子是尘世的人,无论她的诗作多么动人心弦,无论她的心里充满怎样的童真,她都得生活在尘世,生活在这个我们天天诅咒、有很多不满、却又一时一刻离不开的尘世。 作为女人的燕子是爱美的,打开她的相册,有一个旅游时拍的是对外开放的,在一片火红的胡杨林里,燕子盘膝而坐,穿着它深红的时装,疏散的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从她的平静淡雅的表情里,我感受到了一个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坦诚。关于胡杨,她曾在诗中这样写道“看/一片叶子嫩嫩的感伤/一下一下/来自我微弱的心脏/那树下的清影蝶双/正用目光踩碎了/瘦瘦的夕阳……/那叶的金黄/绽放了十月的目光/绽放了一生燃烧的渴望”(《燕子的胡杨林情结》)。 我也曾在一段时间里很崇尚胡杨,不知哪里听来的,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甚至想给取己取一个“胡杨”的笔名,但后来忽然感到生命在宇宙万物中的渺小和稍纵即逝,在生和死之间不再作执着的追求,另外自己也很少写东西,笔名之类完全多余,于是彻底放弃。而她却敢于歌颂生命的永恒,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生命张力。同是面对胡杨,我们却走得如此背道而驰。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到自己在面对生命时内心深处的些许懦弱! 一页页翻来,她的神情有的沉静、有的奔放、有的天真、有的深邃,就像看到她的诗一样,全面释放、展现着自己,让生命的激情尽情绽放。最忘不了的一张是她戴着一顶很大的甚至有点夸张的带花的帽子,配着她火红的时装,在古老的胡杨林里宛如舞台上激情澎湃的迈克尔?杰克逊。我知道她的有些姿势是瑜伽的动作,但我对瑜伽一窍不通,万不可妄加评论,只能感受到生命的张力通过一幅幅灿烂的面孔喷射出来。还有一张是好多人围在一起,伸着手,我猛一看,活脱脱一个二字钳羊马的姿势,还以为她除了练瑜伽还练咏春呢,但仔细一看却发现了她们手中的零食,燕子站在最中间,就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 作为女人的燕子是细心的。我被她的诗作所震撼,于是秉烛夜战,写了一些自己都看不过眼的“诗”,甚至不惜从床底下找到多年前的“诗稿”,并选了一篇自己基本看得过去的发到了空间上,第二天便有一些好友便调侃评价,场面的热闹堪比谈判,多年深交的一位长者更是言辞尖锐地批评着我的才不及诗和自不量力,乱拳齐轰之中,我以抱定双手的抗击打自嘲着自己的平庸。那一天,燕子没有说话,晚上才发现他把我的诗打乱重新组合发了过来,劝我不要因她的改动而生气,重新发在空间上。我读了几遍,那措辞和风格果然大有改变,超出我原来的作品好多,但她又不露声色地以对话的方式发过来,大概是为了保着我的面子吧,多么细心的人啊!但她哪里知道,生活的波折已经让我的成熟连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生活已经在好多方面让我失去了面子,况且,这样的争论式的探讨实在太多,又怎能让我“没面子呢”!我回复到:“佛经讲究机缘,禅机已过,情感已表达矣!不发了,不过我会珍藏着你修改的诗作。”她便会心地笑了,她修过瑜伽,佛理相通,这笑该也是拈花一笑吧! 燕子是我见过的诗人中极难得的一位,她有着诗人的热情奔放,又有着信徒般的坚贞沉静,有时深邃,有时天真无邪,她的诗作见证了她自己热情蓬勃的生命力。这样的诗人不多见,这样的女诗人更不多见,与她的相识是一种机缘。 这点感受在写的过程中思路曾被多次打断,以至于写到后来竟感觉有点吃力,是入世太深的我们忘记了心灵的澄澈罢,愿耳边常伴燕子婉转的鸣叫! 2013年6月20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