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随礼是"情"还是"债" |
正文 | 礼尚往来的人情消费是中国人古老的传统,也是一种沟通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中国人最讲面子,面子大如天。捧场贺喜,锦上添花,随份子掏贺礼,增加人气和喜庆,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了人气才有喜气,礼尚往来其乐融融,主人脸上光彩,客人落座如归,高谈契阔,何其美哉。 随礼,又称“赶礼”、“随份子”, 随礼也是名目繁多,有为令郎花烛的,有给令嫒出阁的,有喜迁新居的,有小孩过满月的,有开张大吉的,有同乡给老爷子完寿的,有老人去世……真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稀里糊涂梦一场。” 婚丧嫁娶,婴孩出生,开业逢会,升迁调动,等等想不到事儿的都有,哪样离了钱能说事儿?忘了谁的事儿,就不好意思,好像与人有仇似地。 小品里的台词说得好:人生最最大的悲哀是,人活着,钱没了。虽是笑话,确是不争的社会与心理现象。 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收入严重失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生活是实在的,不是空中楼阁,华美的措辞和失去真实意味的赞扬与应付之作,只能是一种蒙蔽和自嘲,整个社会各行各业还有几个人愿意长期承受寂寞和清苦。 大凡某家办理嫁娶丧葬事宜,亲族邻里都要都要送情答礼。由原来的几十元,到现在的上百元,甚至上千元;随礼日益变成了一种人情债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小的一个经济和心理负担。 而现在,无论什么事,都得拿钱去“慰问”,把人们当初那种美好的祝愿都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时代变了,那种源于生存的淳朴的随礼遗风,似乎渐渐也变味了,时下问问随礼的动机,随礼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早已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可是,如此“随礼”,却让它扭曲了它本来的面目。一种好的传统好象一棵大树,却不知为什么演变来演变去就会被附在身上的青藤缠得面目全非,最后,只剩下赤裸裸的枯枝伴着蓬勃的藤蔓。 但近年来,本意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人情消费却日趋演变成为一种赤裸裸的敛财方式,而且愈演愈烈,让不少人为"人情"所累。人们开始怀疑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到底是"情"还是"债"。 2014.6六盘山镇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