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游太仓郑和公园 |
正文 | 今天是父亲节,又正是周日,孩子们不上班.加之阴天,天气凉爽,女儿女婿作为节日礼物,带我们俩老游郑和公园。郑和是我心中特别敬佩的老祖宗之一。我到太仓来生活快两年了,不止一次的念叨想去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看看,今天,女儿女婿也是了却我的夙愿。 早餐过后,我们一家五人从家里出发,到楼下发现在飞零星小雨,我犹豫了,因为带着不到一岁半的小外孙子,怕中途下大雨淋着外孙子小皮球。正想说改日再去,女婿说不会有大雨下,一会儿就会出太阳。我向天空望了望,却有太阳要出来的感觉。于是我们上了女婿的雪铁龙。 郑和公园离太仓市区约二十五公里,六车道的柏油公路,一会儿就到了。 车停稳在公园的大门前,我从车内钻出来,向公园内望去,郑和高大的铜像面对公园的大门,远远的屹立在一片水面前。这片水面好像不是太大,不过一小湖泊而已。心中顿时感觉不像是我要来观看的地方,虽然郑和那硕大无比的铜像,是我从未见过的,意料之外的,但那片水面却与我脑海中存在的差距太大太大。我脑海里印着的画面是:长江与大海相连的一片水域,烟波浩渺,波浪荡漾,浩瀚无际,辽阔宽广。二百四十多艘海船,满载二万七千四百多名官兵、工匠及瓷器、铁器等货物,集结在这片水面上。金旗猎猎,鼓乐喧天。郑和将军一声令下,舰船齐发,向大海驶去。何等气派、何等壮观!然而此时我想六百多年过去了,也许是长江冲刷的泥沙堆积,或许是太阳与风的搬运 ,更或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运动,在这原本是长江与大海相连的水域,变成现在这样宁静安详的湖泊。不过我还是心存不甘。心想,也许进到里面转个弯才能见到那片宏大的水面。 女儿买好门票,我们进到里面。宽阔的大道两边,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层次分明。两旁各有8根仿石材的景观灯柱,每根灯柱上都装饰了一幅郑和下西洋的浮雕图案。反映的是600多年前工人造船、物资储备、操场训练、祭拜海神、领诏出海、扬帆起航、出使各国、胜利荣归的场景,看到这些画面,便能了解到郑和航海的大概。走到那片水面前便确认是一湖泊,湖水清澈明亮,郑和巨大的铜像倒映水中,距铜像左面不远处的水中,停靠着一艘仿制的郑和宝船,再往宝船的左边不远的岸边,是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像一支千帆竞发的船队的郑和纪念馆。 我们顺着路牌的指引,首先来到郑和纪念馆,馆内有好几个展厅,展厅的墙壁上挂了一些如孙中山,梁启超,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赞扬牌匾,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各类画幅;有的展厅里摆放着各种图片,实物等史料;有的展厅展示着郑和下西洋的各式舰船模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蜡像展厅馆,那些蜡像人物鲜灵活现,栩栩如生,再现了兵勇们在下西洋的舰船上的生活和下西洋沿途与当地人民的友好交往场景。 出了展厅,我们走到停靠在岸边,仿制的郑和宝船上,这艘仿制的郑和二号宝船,宽十四点零五米,长七十一点一米,象征一四O五年七月十一日,郑和在太仓首航出海的日子。船尾部有三层,近十八米高,桅杆高三十八米,寓意郑和曾经去过的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宝船是铁红的颜色。船头正前面嵌着威武的狮子头,船尾和船头两侧分别各镶嵌着一条金色耀眼的宝龙。宝船的甲板上,靠船舷两旁各摆放了四门铁炮。 从宝船上下来,我们又来到郑和的铜像前,近距离观赏。才知道这铜像高十八米、重五十余吨,为国内最大,底座高2.8米,意为郑和身高1.8米,航海28年。郑和手执航海图,昂首挺立在这当年七下西洋的起锚地,高大而典雅,宏伟而凝重。 “老爸,我们到公园里随处走走吧。"我抬头四处张望,正想下步的行动,女儿便提议道。于是,老伴推着坐在童车里小皮球,我与女儿边走边聊,随意的休闲散步。感觉这公园占地面积很大,树木花草,假山长廊,相映成趣。各类建筑新颖别致,相得益彰,然而游人却寥寥无几。兴许是今天有点零星小雨,或许是离市区太远,交通不便吧?! “海水退潮了,好多人在捡贝壳。”出到大门口,女婿从车里出来说。由于女婿到郑和公园来的次数多了,不愿意花三十元门票,就开车到附近转悠去了。 “海?......”我疑惑的看着女婿。女婿顺手一指:“前面不到一百米就是海。”我兴奋地立马说:“开车去看看。”我们坐进车里, 女婿开着车,转个弯,爬上一个坡就看见一片开阔的水域,这才看到我真正想看的,通向大海的长江口。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