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果你的心是我淡淡的湖 |
正文 | 2014年11月2日,下午一点半,我去了长江边,看来我要在这里待大半个下午了。 天气还算好,只是深秋秋末里的气温有点冷,相比较西北,这里已经是很好了。江边的风带着浑浊的长江水拍打着江岸,顺岸上垂钓的人们,还有一个敲打着手机屏幕写作的我。 不用说长江里驾驶过的货轮,此前我是一点儿没想到在这儿受这等“高尚罪”,我被冷得有点发抖,鼻涕似乎也不太安分了,就刚刚还被突然的溅起的浪花打在了我的啤酒瓶底上,我是坐着的。 此前我在九江新华书城待了两个小时。我这人吧,用一句俗语“狗改不了吃屎”来形容我的看书阅读进而对书的钟爱收藏是最好不过,我的室友经常劝我网购那么便宜,干么非得去新华书城买贵的呢,我一再笑笑,起初的解释终究压不过众室友,后来我便不再解释,依旧我行我素。 每次去书城,我都看见那精致的厚厚的分为上下两册的《全球通史》挪了一次又一次摆放位置,可惜那价格还是原封不动——168元,这让人既爱又恨,爱了一次又一次同时也恨了一次又一次,要不是手头紧,我早就买下了,每次都是临了才忍住离去,但每次去都要看看它们是否安然无恙,深怕别人抢走。只好去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作家的书,相对而言其他的书是比较便宜的(上了大学,经济能力空前提高,尽管没有改变消费者的性质,但总的说要买一本喜欢的书啊什么的,没有以前初高中那样艰难,我一直都认为一本书在五十元之内是可以接受的,就是那种一面看上去用不着心底就连连叫苦“多贵啊”的,当然这是上了大学才这么默认的。)。 谈到喜欢的作家,我还是先来解释一下我所理解的“喜欢”这个词。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在某一种特殊的心境下,偶然的那个人那个物正好契合了那种心境,所以自此你喜欢了ta(他她它),这种感性间的奇妙从此在你心里生根发芽,它并没有管你适合不适合,可是我们的心灵里已经把适合一词抗拒于千万里之外,剩下的就是磕碰,即使头破血流也要至死不渝,人的感性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不错我喜欢的作家,正是因了当时一种心境下碰到的一篇散文《不朽的失眠》而喜欢上张晓风的散文,长这么大我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个作家的被我系统的阅读过她的作品。应该来说我同在碰到她那篇《不朽的失眠》的时段里,我还碰到过迟子建的《草原》(当时比较喜欢,后来就再也没碰到过关于迟子建的作品,我所在地方信息闭塞,各大书店里太多的教辅读物,文学作品是很匮乏的,即使现在去我们会宁各大书店,买教科参考书 的几乎比比皆是,读文学作品,受文学熏陶的少之有少,这是有非常现实原因的,这里不做过多的交代),上次偶遇两位作家的散文,直到六七年后的大学,我才有幸在九江新华书城拜读,我才是今天相逢迟作家的作品集,一个书架又一个书架的寻觅,翻开浏览检查是不是我喜欢读的(有些作品一翻开,千篇一律的华丽丽的,看着人就不舒服,或者是叫人攻于心计,媚弄权术的条条框框),终于看到迟子建三个子,一下子从其中抽出来翻看“呀,还是以前拜读《草原》的那种风格”,“嗯,不错”,“我可终于找见你啦”,我自言自语, 兴奋溢于言表。它们已在我“三必”之列(必买、必看、必收藏)。 前文提到喜欢与适合,个人情爱的“喜欢”与“适合”,就不再表述,相信这世界有太多的人用不着心灵鸡汤了,我要说的当然另有蹊跷。 我喜欢写作,风格以童真、质朴为主,很多关注我的同学朋友,有的说像贾平凹,有的说像沈从文,他们说我可以拜读借鉴他们的,这就很自然的联系到谁的风格更“适合”于我去欣赏借鉴,其实只要我有精力有时间,他们那些文学大家的谁都值得去欣鉴,实在是有种种不得已的推诿,我只能凭着偶然间契合青少年时代的心境和当年由此对生活的幻想憧憬(我觉得这将是伴随我一生的,并且一定是“至死不渝”的阅读写作的力量之源),我只能在写作这条路上且走且绊,慢慢摸索。 也许有些路是可以在某个能知前后五百年的智慧者那里指点说此路不能走,那路才适合,世间的人也就不再这么辛苦忙碌,当然我能遇到这样的人那是人生的最幸,很可惜我遇不到更不可能自己做到,所以一个人要尽可能忠于自己的心,跟着自己的心(美好的心)最不至于多年后生悔。 离开书城坐电梯到一半,我生悔了看上一本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没有买的离开,折回去买下了它,毕竟它在今天我到这里搜寻时的唯一一本,那么我拥有了,岂不是对别人绝版了吗?我想和我一样阅读的人来说,我的自私拥有注定少了一个同样喜爱这本书的读者,她(他)可能要焦急地等待过段时间书城人员对它们的填补,毕竟这样的畅销书只出版一本是荒谬的,希望是过几天时间,也可能她早已阅读完了呢?不尽知,反正我是夺人所爱咯。 我们应当无愧于我们的时代。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