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FEY2014的陨落(草稿) |
正文 | 引子 2120年 中国,北京科技馆,“曙雀”航天行动纪念馆 又到了12月18日,航天烈士纪念日。一拨拨的幼儿园孩子、小学生、初中生,抱着大包小包的零食,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吵吵嚷嚷地被老师们带着来到航天纪念馆,来缅怀那些让孩子们觉得遥远而又无趣的“先烈”们。对他们来说,12月18日,这只是个出来疯的好日子--不用上学,同学们一起出来,吃着零食,聊着闲天,玩一玩科技馆里面那些好玩的电子游戏--与老师所说的“缅怀先烈”、“增长知识”无关,这只是个难得的假日。吵闹声中,“这个纪念活动,自2114年起,已经持续进行了六年....这一次,是第七届...每一拨来参加这个活动的孩子们,都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孩子们更加吵闹了。女讲解员甜得有些腻的声音不厌其烦地讲着每次所谓的“纪念活动”前都“不可或缺”的那些套话...没有学生在听。她身后那几片儿貌似是飞碟儿残骸的东西倒是比她的声音多少有点趣儿,像是被刚刚烙红的铁,上面的斑斑驳驳却又在昭示着它百年的沧桑,和不为人知的故事。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正冲着他们的这一块大的残骸上面,被磕瘪了的“中国航空”后面写着两个相比之下还算完好的血红色大字。“那两个字是什么?”一个正在吃薯片的小胖子问到。“好像是。。。曙。。。翟?”另一个高个儿推推眼镜,以示自己的学问。“曙翟是什么?薯片吗?”孩子们都笑了。“今天来为我们做讲解的,是曾经参加过'薯雀'航天行动的总指挥师,81岁的阎琪礼老先生!有请!”一个白胡子老头快步走了上来,尽管胡子和仅剩的几根头发已是雪白,可干练的步调和挺得直直的腰板儿让孩子们丝毫不敢相信这个瘦瘦的小老爷子已经是81岁的高龄了。孩子们静下来了。“别老先生了,我的代号是老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老了,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了,我只想给大家将一个故事,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他们是曙雀,我的学生,我的战友。曙雀这个名字是我给他们的。我本以为'曙雀'会让勇士恒久和平安,然而,这只是一场死亡。”“老骥”先生青筋暴露的老手猛地撞向了“曙雀”两个大字。嗡~~~轰、、、,那些“废铁片”好像被唤回了自己还是艘飞船的时候,回到了曾经的那某一年,那一月,那一日的那一秒,发射、奇遇、坠落、死亡 ......... 第一章2013年3月19日 中科院 “赵子兰,注意工作!” “组长,这CGS耳机里有人在求救!” “扯淡,世界上连第二个CGS无线连接系统终端都没有,你手里那个是唯一一个,谁联系你?拿什么联系?别开小差,好好工作!等我们把第二个终端制好,把系统完善,再上报,定型量产投入使用,你或许就可以听到有人从这儿向你求救啦!” “不,你要镇静,先别急!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我们是中科院,我们是中科院,汇报位置,我们会立刻派人去救你们的!”子兰的声音激动起来,脸通红,丝毫没有理会组长的责骂,“你听不到我的声音吗?喂!坚持住!”她的声音颤抖了。 “嘿,人家听不到你说话,组长不是说了嘛,这CGS的完整系统还没有研究出来哪、你那是接收听筒,传出系统在你的计算机程序里,还没出世哪!你就别企图在那里跟外星人对话啦,哈哈哈哈!”同事张菲笑了起来,一个实验室都笑了。 子兰流下了眼泪,执着地说:“不,他在求救,他很危险,很危险。” 组长无奈地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把耳朵凑到了子兰手中的听筒旁。 “老骥老骥!收到请回答!这里是曙雀小队在求救啊!我是乘组指挥荧惑!降落位置与描述完全不一致,环境极端!” 组长愣了。“通知上级。我们无法解释和解决这种诡异现象。” 10分钟后..... 副院长来了,听筒中的声音却消失了。“这里是庄严的中国科学院,你们是堂堂的中国科学家!玩些小孩子的小把戏,真不知你们是怎么想的,用这种方式耍我一趟。”副院长威严地撇下一句话,把实验室的门重重地关上了。组长、子兰、张菲面面相觑,大家都在刚才听到了那个呼救信号,可是却无法回复,又没有证据,还挨了一顿误解。 “我们可以把这条消息公布到互联网上吗?”“不可以,我可不想遭受更多的误解了。”组长的脸色很难看。 诡异的事件,不了了之。 后来,在同年的3月21日、5月12日、10月8日、11月6日、11月24日,保管新型高科技产品样品“CGS无线连接系统终端耳麦”的赵子兰院士都收听到了那个自称代号“荧惑”的宇航员在呼叫一个叫“老骥”的指挥官。从那些断续的信号中,她隐约得知,是航天器出现故障迫降在了一个未知的地方,环境恶劣,与地球上的指挥官、工作人员完全失去联系。乘组的几名探险者靠顽强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求生本领,一直利用航空器中极其有限的资源活了下来,至少是直到她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声音那一天。很多话她听不明白--他的声音好似来自于遥远的另一个世界,他的口中有许多好像很高深的科技名词,他,好像来自未来。--但她能够感受得到,他们是勇士,忠诚,坚强。 她没再告诉其他人她收听到的信息,只是默默地用笔记本记录着全部的内容。她希望有一天,即便是她死后也没关系,那些苦苦找寻他们丢失的宇航员的工作人员和指挥官们,能够看到这些笔记,特别是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老骥”。 第二章 2014年12月18日 地外太空监控大厅 “紧急呼叫,紧急呼叫!全体工作人员注意,N6U3P58Q3FA2区域雷达屏幕上出现不明小行星,正在飞向地球!” “刘柳,立刻通报首长!”“是!” “队长,上级人员让我们以最快速度计算出小行星的运动速度、预计撞上地球的精确时间、打击部位、造成后果严重程度!” “明白,一分队!”“到!” .....5个小时后 “首长首长,这里是监控大厅。嗯,我们已经进行了精密计算,若不加以阻止,小行星将在约23小时36分钟后与地球相撞,打击亚欧大陆板块,后果对人类来说将是毁灭性的。什么?重复一遍?是。我们如果不选择立即动用武器了绝这颗小行星,我们将在23小时35分钟后被它了绝。” “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现?” “它的运动极快,不同于以往侦察到的任何一颗对地有威胁的行星。若没有最新研制出的升级雷达装置,我们根本监测不到。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它击碎。这仅仅只是减小我们的末日因它而到来的可能性,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引发的爆炸、碎片横飞也极有可能对我们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以目前的情况,目前的技术,我们别无选择。它已经越来越近了。” “我们的空军武器,有能力击碎如你所述的这样一颗小行星吗?” “我们国际联合行动,首长,这不是我们监控大厅所能联系到的层面,需要你的协助,请以最快速度与国际航天与军事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我明白,做你能做的一切准备,待命!通知全军,保持二十四小时一级战斗准备!” “是!” .....24小时后,CCTV新闻节目 观众朋友们,FEY2014小行星的对地威胁已经基本解除,相关区域人员疏散良好,请大家放心。这一次的国际航天研究所、空军部队联合指挥和执行的“FEY2014小行星安全摧毁”行动,体现了人类在危机面前的勇敢面对、沉着冷静、密切配合,是各国家各民族人民高度凝聚力的体现......目前此小行星的碎片正在收集中,准备被用作下一步科学研究的重要外太空样本资料。 演播室后台,20岁的记者李梦打来电话。 “主播主播,我是前线记者李梦,行星碎片发现飞行器残骸,上标'中国航空--曙雀'字样,这是重大新闻,我们一要抢在第一时间播出啊!” “小李,这件事已经有记者汇报过了,已有领导来过,通知各大媒体,此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追查,考虑到避免群众恐慌和负面舆论、避免被无关人员破坏现场重要科研资源等原因,此事已被列为绝密,任何知情人员须签署保密协议,任何媒体不得播报。” “啊?原来是这样。。主播,我就奇怪了,这是核弹爆炸啊,中国的航天器还能留下尸骨、外壳上的字迹还能被看清,这是什么材料啊!这航天器奇形怪状的,,虽说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样子了吧,,但我能想象,它完整的样子就像是个UFO!和神州十号、嫦娥一号完全就不是一个类型,或者说一个水平的!况且,,咱们中国哪辈子发射过什么“曙雀”啊,这件事太蹊跷了!莫非是有人恶作剧?百思不得其解!” “曙雀?这是太阳的意思吧~要把火箭往太阳上发么?呵呵,小李你先继续采集其他新闻吧,注意安全!” “好的主播。” 第三章 2113年1月19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曙雀队员报告情况,最后一分钟准备。” “荧惑到位。”“辰星到位。”“岁星到位。”“镇星到位。” “报告首长,曙雀队员状态良好,CGS语音系统测试正常,请指示!” 74的闫祺礼老博士刚动动嘴唇,准备作出“发射”指示,秘书小任失了慌张地飞跑了过来,“老骥,你有心理准备吗?” “什么心理准备!这都最后一分钟准备了,净知道搅局子!”小任做事很有思想和逻辑性,精通物理学,曾发表过有关相对论的论文,获得重大奖项,老骥很看重他,可他偏偏爱搅局子。这不,老骥正要“下命令”,却被秘书一句“你有心理准备吗”打断,甚觉脸上挂不住。 “一位名叫李梦的今年118岁的新华社老记者,在新闻上看到有关我们“曙雀”航天行动的报道,透露说他们曾在上个世纪的“摧毁FEY2014”行动中,在FEY2014的爆炸碎片中发现名为“曙雀”的中国航天器残骸,当时很多媒体人员都有涉及,但由于种种原因,高层领导不允许任何媒体报道新闻,将事件一直保持绝密状态。他们所采集的一切照片和文字资料都已被没收或销毁。她说她已经118岁了,还会不会因违反当年的保密协议而受到重罚已经不重要了,只是认为这件事情过于蹊跷,建议我们不要发射,搞清事实原委,以降低航天员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小任说道。 “老糊涂了!全球皆知的曙雀行动,因为一个老太太所说的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儿,在发射前一分钟取消?世界第一大强国的颜面何以保留?真幼稚,招人笑话!发射!” “首长三思!”“思过了,我已经指示,发射。” “老骥,作为秘书,我很鄙视您这种不顾执行者生命安全,一意孤行的指挥者!站在峰浪尖儿上害怕因行动暂时取消而闹笑话?曙雀出了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大笑话!” “不要胡说,曙雀飞船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材料制成,外壳UX0人造轻金属,那是耐核爆级的!” “上个世纪轰动一时的小行星摧毁行动,也正是核爆炸摧毁!的确,曙雀是耐住了核爆,还留下了较为完整的残骸,还能看得清楚“中国航天曙雀”六个大字!可是荧惑呢?辰星呢?岁星呢?镇星呢?他们在那里?他们也是耐核爆级的吗?” “你不要胡说!那不是曙雀!曙雀怎么能在上个世纪被发现残骸!这是本世纪的最新科研结晶,华夏民族成为世界最强国的标志!你看穿越小说看多了吗?这只是一个老糊涂了的老太太编造的谎言!幼稚!” 第四章 2113年3月18日 “老骥老骥,我们感到莫明眩晕恶心,飞船仪表指针严重偏离警戒线,飞船速度显示已超过光速!” “老骥收到!请先检查抗压服状态!在你呼叫的同时,工作人员已发现到你的飞行轨迹忽然脱离预定轨道,进入未知区,我们将尽快调整,不会让你们发生危险!” “我们的心脏````的``的``了掉碎要像好`````嘀.....¥%@☆*:.。. o(≧▽≦)o .。.:*☆吱............嗡~~~轰、、、" “荧惑!!荧惑!!!詹晓刚!!!” “ 嗡~~~轰、、、” “报告闫博士,我们有目前最先进的监测系统,但搜索范围也是有限的。预定轨道所在的一光年立方的三维空间内,没有发现曙雀飞行器。” “不,怎么可能,荧惑刚刚是提到了飞船速度显示已超过光速,可是怎么可能这么快超过光速倍以上呢?!” “我是研究相对论的。博士,这方面,我懂的比你多。”小任在一旁毫无语气地念着。 “是、你是懂!你是世界上论证物体在极端状态下可能超过光速的第一人...我清晰地记得你的论点,超越光速的同时,伴随发生时空的扭曲...” “所以、老骥总指挥,你现在明白咯?或许是由于飞船的内部设定故障,或许是由于飞船的预定轨道恰巧穿过了宇宙的时间扭转机制,总之,它已经超越了光速。它正在穿越时空。'一光年立方的三维空间内,没有发现曙雀飞行器。'并不是因为它的飞行速度达到了光速的倍以上,而是因为它已经不在我们所处的时间内,时间这个第四维坐标不在同一刻度上,搜遍三维空间也是找不到它的。你的工作人员设定好了飞船降落时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坐标位置,无法预料的却是,它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某种未知原因,所在的时间轴坐标发生了偏移,它会在它转移到的那个时间点的同样三维空间位置降落,那个位置,不是你所发现的那颗所谓最有希望成为人类新家园的'地神星',而是FEY2014.。三维空间坐标完全一样,第四维,却成了一个世纪以前。实际降落点也就完全改变了。几个月后,被上个世纪的先人们,成功打下。” “曙雀、、、对不起``”老骥颤抖地说出一句,便昏倒在了地上。 第五章 2113年4月4日 曙雀任务失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没有责备,没有唾骂,为了所有为了曙雀任务付出辛劳、甚至生命的英雄们,天下缟素。 赵子兰的女儿看到新闻,匿名寄来了母亲的遗物,那是一厚本的笔记。老骥见到了勇士们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做的事,说的话,他的泪水流了一遍又一遍。 他们燃烧着自己在那个未知的星球,倒计时的生命--因为航天器中所携带的那些生存资源是多门的有限--还在企图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他每一次在耳麦中呼叫,都好似老骥就在听筒的另一端静静地听着,又好似在忘我地自言自语,忠实地汇报着他们发现了什么有可能可供人类开发的高能资源,说他储存了从哪里采集的样品在实验舱的哪个箱门哪个卫生盒里,他说他们即将死亡,可是人类科技的精华造就的超级战舰“曙雀”号还是会经历得起这里风霜雨雪的考验的,它会在这里一直等待人类找到它,和他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留下的那些或许并不值得一提的科研成果。 他说自己不知道这是哪里,自己和战友在哪一秒将会走向生命的终点。2013年,一个世纪以前,听筒里荧惑的声音越来越弱,可是他总会说着,不会忘记祖国赋予自己的光荣使命。 后记 2120年 中国,北京科技馆,“曙雀”航天行动纪念馆 孩子们头一次为了航天烈士而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老骥再一次敲响了“曙雀”那不屈的灵魂, 嗡~~~轰、、、,“发射之前我们就已经发现了曙雀的残骸,'穿越学'专家的小任还极力劝阻我暂停发射。我的武断指示发射,这是我一生无法挽回的错误。他们是勇士,而我却是罪人,无法饶恕的罪人。”老骥泣不成声。 那个吃薯片的小胖子却眨巴眨巴他的小肉眼儿,认真地问了一个问题:“老骥博士,如果当年,您没有武断指示发射,那一个世纪以前的残骸又是哪来的呢?” 老骥愣住了,“孩子,这个问题,还要你去找小任叔叔,专门聊一聊...”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