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忠与愚的化身 |
正文 | 萧何是一个忠臣,我们不得不这样说。也许这一个忠字,便是历史对萧何的评价。萧何的确是很忠的,终其一生,为了大汉的天下鞠躬尽瘁。没有他,也许大汉的天下早就另改别姓了。然而萧何却不能隐匿其愚的一面。他的愚,只是他忠到极点的表现。所谓大智若愚者,盖萧相国也。 一、打拼天下,呕心沥血,英雄之忠 刘邦打拼出的这片天下,可以说完全靠他白手起家。看看他刚刚出道的时候,基本是一无所有。唯一有的只不过是那条早已驰名天下的斩白蛇的传说——根据《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刘邦在担任泗水亭长时,曾为沛县押送过徒役。谁知半路上他却和徒役串通逃跑,以共图大业。但在逃跑的途中被一条白蛇挡道。刘邦上前将白蛇劈作两段,道路便畅通无阻了。后来的人传言白蛇为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所杀。显而易见,刘邦就被世人当做了赤帝之子——可是无论如何,一条不可靠的绯闻始终不能成为刘邦平天下的主要因素。我们想象不出,仅仅一位泗水亭长,如何在日后成为驰骋中原的帝王,他究竟能靠什么争夺国家的主权?就在这时,他遇见了萧何。 众所周知,秦末的天下,是一段纷纭纵横,英雄辈出的乱世。在中国古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规律中,谁都有可能成为这时天下的霸主。项羽和刘邦就是那两个让上天垂青的幸运儿。他们一个天生英雄,一个狡诈多端,好色残忍;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个猥猥琐琐。假如按照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英勇的项羽自是应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然而,事实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曾经让项羽认为不会成为大气候的刘邦,却是最后的大赢家。这不仅仅是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而是因为一个人的努力。 这个人,就是萧何! 萧何是刘邦集团的总参谋,他对刘邦的帮助大过任何一个谋臣。在楚汉相争的初期,刘邦总是处于下风,曾经有一次就被项羽围困在巴蜀之地不能自拔。此时的刘邦虽已自立汉王,但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光杆司令。原来,刘邦手下诸将在围困之时早就尽思东归,不想再为历史的争端而无辜牺牲了。刘邦或许也感到无奈与无助,对逃亡的诸将不再过问与追究,如此一来,开小差的人也就日益增多。 谁又料到,未来为大汉王朝建功立业的韩信,也差一点在这次“东归大逃亡”事件中远离刘邦而去。试想果真如此,中国历史上也许永远要陨落一颗将星,中国的历史将会改写,多少英雄不再活跃在你我的面前?但所幸的是,历史只是与人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我们似乎不能忘记,在刘邦阵营的背后那个默默的支持者——萧何! 萧何总是能让我们感到庆幸与安慰,他对大汉的忠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在受不到汉王刘邦的重用后,便打算随一波将领逃跑。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以后,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归来后,极力向汉王推荐韩信担任大将军。从此,刘邦也就逐步摆脱了围困的境地,大汉王朝得以建立。我们所能看到的文景之治,武帝雄才,终究也正是萧何的功劳。 可见,萧相国之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何是真正忠于刘邦的,萧何的忠诚可不是口头上的呐喊,虚虚缈缈。他从来不在刘邦面前跳“忠字舞”,他只是默默地为刘邦安铺好一条坦荡之路,让刘邦在这条坦途上径直地走下去。萧何的忠,只体现在他的行为上,他可以无所求地为刘邦的帝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学的殿堂可以说一个人“忠肝义胆”,而我说,萧何浑身是“忠”! 若非如此,萧何何以上演那一幕“月下追韩信”,只因韩信是人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为主上的事业得到他。 而倘若韩信是反臣,萧何也可不遗余力地杀了他。 二、成败萧何,自污示忠,英雄之愚 韩信的死,是萧何一手造成的。萧何之所以杀死韩信,正是因为他太忠于大汉,忠于皇帝,而不是忠于自己:不然,又怎会手刃自己亲眼看中的人才。但是,萧何又何以知道,杀死韩信,则是他一生中最为愚蠢的事情。犹如文人笔下的败笔,格外刺眼,尽惹非议。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汉朝初建制,萧何排次居首。“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可见,刘邦对萧何一直是有好感的,但是,这也阻挡不住群臣对萧何的非议(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这样的非议比比皆是,幸而被高祖一一驳回。刘邦曾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的确,萧何的功劳是汉初群臣中不可多得的,然而,萧何的表现却低调之极,他没有沉浸在纸醉金迷中,而是仍为汉朝都城的建设和国家建制的完整奋斗。他的愚,此时也尽显出来。 他的愚,正是因为他太忠。他忠于刘邦,此生最大的错误也是如此。 我们先看看刘邦,刘邦是个什么人呢?我说他是个小人。当年的刘邦只不过是街头重义气的小混混罢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无业青年,曾经靠一条绯闻扬名天下。温文尔雅的萧何只是因为与刘邦私交甚好,便极力推举刘邦当上起义军的首领,后日才有辉煌。然而,历史的种种例证表明,一个小人一旦当了皇帝,最不放心的就是身边的元老功勋,必定想方设法除去心腹大患,刘邦如此,朱元璋如此。 最先遭殃的就是韩信。韩信这个人,在历史上总是能惹来非议。不过我认为,无论韩信谋反与否,他的死是必然结果。刘邦称帝后,一边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建设;一方面,还是致力于翦灭异姓王的工作之中,这就是刘邦疑的表现。刘邦深知,手握重兵的韩信一旦发难,自己的天下就会不稳固。这样的结局是刘邦最不愿看到的。韩信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必杀的对象。 然而,杀死韩信的人,就是萧何。 萧何是这个事件中最矛盾,最苦恼的人。也许他在和吕后共谋诛杀韩信之时,想到的那个月黑风高夜,他骑着快马,大呼“韩将军”的情景。肯定是的,不然,他又为何早早避开韩信,他不忍心看到那一幕...... 韩信的死也触动了萧何敏感的神经,他隐约感觉到,下一个倒霉的人该是他自己了罢!于是,萧何便在此时一愚再愚!《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剿灭韩信,归功于萧何,于是封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为此许多人都来祝贺,唯独召平表示哀悼。他说:“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就是奉劝萧何故意装作行径恶劣,以除去皇帝的疑心,萧何果然从其计,从此高枕无忧。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