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的母亲 |
正文 | 我的母亲 我知道这四个字在生命的长河里含义深重.一生清清白白,却承受不起母爱之重. 想念我的母亲.—题记 记得刚念高一的时候,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后来我的这篇文章被印成铅字.母亲好一顿嫉妒.朱自清在清华园回忆父亲爬月台时步履蹒跚的背影,彭德怀在朝鲜战场感动得追忆母亲的每一个笑容.也许基于教材的压力,这么多年来我都不敢去尝试倾诉于纸面,有时只是暗暗的想,有时只是碎碎的念.这些年来,英文,法文字母似的思维一直在冲击着我的汉语文学.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会突然感觉到文字的苍白与乏力,其实早已经开始了,趁现在... 孤独的童年回忆. 本来我是想用孤独与贫穷作定语来修饰童年回忆.想用贫穷是因为就像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一样,在婚姻的伊始阶段都是贫穷的.后来想了想既然是用来形容回忆,回忆没有贵贱之分.虽然从小形单影只.但也算是一路坎坎坷坷,轰轰烈烈地走过.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的零花钱是两毛.我从小就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小学二年级运动会的时候,不知哪来的勇气,开口问我母亲要五毛钱.被拒绝后我嚎啕大哭,母亲把我赶出家门,我在院子外面哭了一个多小时,引来了不少了邻居为我加油助阵,他们都劝我母亲,给他吧.结果是我白白浪费了一晚上的眼泪,却没有换回母亲的一点让步. 我想,当时的母亲肯定又心疼,又尴尬. 到了小学三年级,我的零花钱从二毛一下子涨到了三块.不是家里便成了暴发户,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快.只是我成了流浪儿.现在想想,只记得那时家里特别忙.一块钱是上午用来在课间吃早饭.其实大多数的时候,我都用来买了贴花,零食之类的.剩下的二块是用来吃午饭的.中午放了学以后,我就陪其他的小伙伴回家,他们回家吃饭,我就在外面等着.然后等他们吃饱了休息够了,然后一起去上学,这段日子好像持续了很久,因为在我记忆中,我陪过很多人回家.然后下午放了学,走5里路回家.父母还没有回来,院子里到处都是老鼠,自己又怕黑不敢进去,就坐在外边的石凳上等待.静静地听远远的车轮声,当希望变成失望,换来了却是另一个无尽的等待.冬日的夜又冷又黑,小小的我又冰又饿.老鼠的的确确远比孤单来的可怕.一等就到了晚上11,12点.才等来干了一天活得父母.母亲回来后还要操持家里的家务. 而爷爷奶奶家就住在20米远的距离. 其实,母亲也常常念叨这一段,语调了充满了歉疚.转而又欣慰,她说这也为我日后在国外的独立做了铺垫.同时,我也决定,将来至少要有两个孩子,以免他们孤单. 第一次发脾气 暑假回国的时候,父亲还跟我说起过.在我两岁左右的时候,母亲看着我拿着钳子,怕我伤着自己,就夺了过来,我又去拿别的东西,她又来夺得时候,我生气地把把东西摔在地上.父亲愣住了,母亲却笑作一团. 从这件事也充分地看出了母亲对我的感情基调,一生无理的宠爱.也可以说是溺爱. 转变 这段转变是发生在10年前.那时我留了级,改了名字.从一个差生便成了一个优等生.一切从新开始.人开始变得成熟自信.从那一刻起,母亲把我当成了大人,让我知道家里的一些事情,让我知道家里有多少存款.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不敢随便开口问家里要钱,似乎要多少都成为可能,只要家里能给起.从某种方面讲,也大大的促进了我对家庭的责任感.我要一双某种款式的鞋子,母亲会翻遍整个县城,不买最好,只买最贵的.还好,只是个县城而已.我也越发的谨慎起来,也许仅仅是那个“五毛钱”事件.渐渐地,母亲对我的宠爱,众所周知.父亲,邻居,亲戚.因此,我更应该努力,别人赌的是自己,我赌的却是母亲对我的宠爱. 受伤 2002年4月28日,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我,参加县运动会200米,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热身.那天下着蒙蒙细雨,肌肉遇冷收缩.枪声过后,在50米的时候,只感到胯步很痛,剩下的150米,基本是用一根半腿跳下来的.当时,拉伤这个词汇对我还是很陌生的.以第二名的成绩冲过终点线后,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都没有下来床.腹股沟都被瘀血填满.不知道是父亲真的老了,还是不肯背我,母亲一口气把我从楼下背到四楼. 当时的我,痛在腿上,却疼在心里.这也是我为成长所交的学费.只希望这笔学费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体现价值.甚至能帮到我的后代. 高考落榜 事情都过去五年了,如果现在想起来,你还热泪盈眶,可见这件事对你的伤害真的很深.如果说我的第一次落榜让很多人都很遗憾与惋惜,那么第二次的落榜显然让更多人失去原有的耐心与信心.当所有人对你大打折扣,你的恋人,你的朋友,你的亲戚,甚至你的父亲.只有母亲,站在那里原地不动.没有一句责备.甚至我把满身的怨气发在她身上,她只是默默地哭泣,默默地承受. 对不起.我都懂.我都默默地记在心底. 抉择 从2006年3月8号又一次受伤到9月1号山师开学,真是一段很长的日子.这段日子究竟有多漫长,只有带伤走过的人才会真正明白.当我收到青岛酒店管理学校通知书时候,父母用建议的眼光问我,我们去这个学校吧.我摇了摇头.我知道他们被我折腾累了.其实,我也累了.我也曾经动摇过,主要是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最终,我还是愿意为了实现母亲的骄傲,再搏一次.我明白.这一搏也是最后一搏. 我知道,我一直都是母亲的骄傲,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这里。 6600欧=元 从接到法国大使馆的visa到坐上去巴黎的飞机,只有3天的时间.虽然那时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了,但是母亲依旧高兴着.三天的时间里,母亲所想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借钱.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借急不借穷.亲戚不是没有钱,只是怕我们还不起,因为没有人看好我出国,所以,借钱是很难的一件事.他们更愿意相信我会把这个家拖累拖垮,而不愿相信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只记得老爷把所有的家底两万块都给了我.大连的姑姑给我了两万.我从心底感激这些人.我也在心底默默发誓,不会再问家里在要一分钱.就这样,母亲用3天的时间里凑够了8万块钱.也是在最后的时间里,换成了6600欧元.也许有人会疑问,如果我再需要钱,怎么办.母亲只是一味地说,家里还有两套房子.就这样,母亲对我,只是盲目的崇拜.当我做了决定,她会不顾一切的帮我的决定买单.去年暑假回家,我去银行给姑姑打了两万块钱.父母又在我的建议下,买了家里的第三套房子.而我的学习,工作也在国外逐渐稳定下来.也有了自己的一定积蓄.现在看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母亲的梦魇 小时候一个人在冬天的晚上等到11,12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那是一种寂寞,寒冷,无奈,饥饿.而这些感觉在我来这个城市的最初半年,时常陪伴着我.不知不觉一个人在这个城市生活快两年的时间.这其中的滋味,或许只有我才能了解.有人曾问我,对于三年前的出国决定,有没有后悔过.很明显,我没有后悔过.但是如果让我再一次选择,我宁愿一辈子没有出息,也不会出国.因为这三年太苦太苦了,我怕自己再走一次,坚持不下来.在黑暗中前行,你不会畏惧前方,等天亮了,你还会朝悬崖迈出脚步吗? 由于不是很方便,我也不想在国外用太多的时间去温习中国的温馨.有时两三个月没有给家里打电话.暑假时父亲跟我说,去年春天有一段时间,我没有给家里打电话.睡着睡着觉,母亲突然坐起来,说我要买电脑,我要见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对我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在没有我的意见情况下,他们不会轻易作决定.在中国的时候,自己总是效率不高,也没当会事.等我回到法国,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耳旁.我心里也一直很愧疚.我想等今年回国前,我再买一台笔记本放家里,再装上网线,这样母亲就可以时常看见我.而6月15日,这个日期也真得越来越近了. 下班回家的时候都凌晨2点多了,学校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工作又很累.回到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有时,真有大哭一场的冲动.然而只是想想而已,洗洗早睡,明天还要早起去学校. 其实我知道,我在海外生活的艰辛不及母亲念子之痛的万分之一. 想念我的母亲.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