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马晓龙 |
正文 | 相对于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永恒,无论怎样伟大的人物,也会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你多么成功,都会成为匆匆而居的过客,尤其是在史铁生《我与地坛》里得到了升华,史铁生的散文大多关于生死、命运、苦难的探索,因此充满了浓郁的哲学味道和蕴含了深刻的理趣,等待我们一起去发掘、揭开史铁生散文理趣的神秘面纱。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整篇充满了富有哲学意义的理趣色彩,对生命有着非同常人的认识,不在仅仅的满足和停留在对生活、梦想的探求,而是转向了对未知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和哲学思考之中。文章写的也比较的随性、自然,源于内心世界真的看开和走出欲望的泥淖,既洒脱又解脱,读者看了之后,超凡脱俗。不但可以摆脱心灵的束缚还可以正视自己惨淡的人生,是超然物外的执着情怀,更加坚定了通往成功的人生目标,既符合现实实际,又避免了永恒的痛苦和迷茫。 此时此刻的史铁生,是凤凰涅槃之后的史铁生,是不会被困难打垮的史铁生,已不在急于探索人生的方向和梦想实现,而是通过构筑精神家园在深化生命哲学意义,在另一篇散文中《好运设计》中也可以体现精神家园是虚构缥缈的东西,只有在不断的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才会冲破绝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享受追求的过程,体会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把一个必将到来的事实变成神秘探索的过程,变成你创造出独特自我境界的过程。在沿途中寻找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等待命运的宣判结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我与地坛》中,作者凝聚了厚重的笔力诉说了生与死的经历与思考,以残疾人特有的思想角度自我解剖生死,与死神反复较量所表现出对生的热爱和对死的坦然面对。地坛承载了他的未知生命力,也彰显了史铁生的痛苦和无奈;对于史铁生来说:死是上帝对每个人最公平的馈赠礼物,一个人出生了,是不可辩论和争执的事实,死也是一样,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解决了死的问题,其实死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那接下来就是如何生以及让自己生存更好的话题了。 人生来谁想死?可上帝馈赠了生存的权利始终要收回,这恐怕是人间最公平的事情了。在史铁生的散文《我21岁那年》中突降厄运,使青春年少的他有了天崩地裂般的毁灭,从生与死之间命运仿佛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也曾愤怒、咆哮,无法接受命运的残酷,想要以死来直面惨淡的人生,是母亲的温情和文学的魅力平复了他躁动的心灵。凤凰涅槃之后,思索生的意义便至关重要,开启了深刻的人生思索之旅。遇见地坛恐怕是史铁生一生最幸运的时刻了吧!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除了地坛作伴、除了行走地坛之外,他想不到宇宙中可以容身之地。在地坛中同时感慨宇宙的浩瀚和岁月的无情之际时,却无奈地发现改变不了四季的轮回和生死的安排,只能随遇而安地寻找生的机遇,才能够超越和战胜困难。彻悟生死的史铁生已经明白,人生的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他对死亡不在恐惧和着急,从渴望死到勇于生,史铁生实现了精神的自我救赎。 对于史铁生的欲望,其实称不上欲望,只是一种得不到的追寻!我们暂且的称之为理性的欲望吧!在史铁生的多篇散文中多次提到欲望,可见他想通过实现欲望来完成探索人生,人活一世,草活一秋,皆是为了内心的欲望而付出所有的努力,而没有希望的欲望,则包含着无尽的痛苦和无奈。史铁生的再《我与地坛》中多次表达拥有健康躯体的美好愿望,希望像刘易斯一样奔跑、跳跃、自由的亲近大自然;他甚至在《足球》中也含蓄的祈祷上苍,若有来世,盼望能够驰骋球场,然而仅凭史铁生的生理条件无法满足健康的欲望,这必然带来了痛苦体验和加深了人生的感悟,不断的激发创造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从而摆脱欲望的束缚,彰显生命价值的力量,超越欲望和困境。 史铁生的的思想主要寄托于文学作品的表达之中,因此比一般人更加能体验到孤独的苦楚和无奈,《秋天的怀念》中当母亲的突然离别之后,留下他孤身一人推着轮椅欣赏秋天的菊花,该是何等的凄凉!在散文中史铁生大量运用心灵独白、以及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诉说内心的情感,因为他太独孤了,在远离尘嚣的地坛中,人与人都缺少了心灵的沟通和根本的信任,在繁华的都市之中到处充满了算计和尔虞诈,因此作者享受内心的孤独,甚至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孤独、寄托孤独,更把孤独当成一种享受,一种文学创作的源泉和深度。作者以超凡脱俗的姿态屹立于地坛之上,宁静的思索世间万物的繁杂,就作者所处的高度和思想深度而言,以一位旁观者的老人沉着冷静地面对孤独的发问;内敛沉静的思索人与人关系疏远的潜在原因,作出深刻的批判和反省。 当作者在《我21岁那年》中无可奈何的因为疾病躺在医院的床上,面对周围的寂静和平淡,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呼唤喧嚣的到来,不住的疯狂回忆那年春暖花开,挚友结伴而行的天真与快乐,看透了人世间的浮华与沧桑,就是在这样的孤独环境中,作者才思索到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何?每一个人在被太多的规矩束缚,人与人产生了距离和隔阂,作者真诚的呼唤真诚的交谈和心灵的沟通。在《我与地坛》中,作者只能无奈的独处地坛,孤独的内心无人问津和想法无法实现,作者只能借助笔下的文字和填满孤独,在孤苦无依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与孤独结伴同行,相依为命。正是在孤独的地坛中,作者日日与孤独相伴,享受孤独时刻文学创作的灵感迸发,才创作出无与伦比的优秀散文作品。 困难是无奈的且无法改变的,人只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史铁生既相信命运的神圣不可侵犯又想改变命运,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知识、文学去改变命运的束缚,甚至想挣脱命运的枷锁,在史铁生面对困难的时候,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过程中经历的苦难和风景,这是一笔珍贵稀有的财富,而不仅仅去过于在乎结果。他在逆境中不断的使自己内心充实,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进入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 史铁生喜欢足球,却无能为力;史铁生喜爱生活,生活却给了他苦难;史铁生在不断与灵魂的碰撞中才点燃了文学绚丽的火花,在他的散文中也曾透漏:其实生活和球赛一样,也有固定的规则和裁判,你不努力自然会出局;也会给你各种障碍和困境让你超越,你不勇往直前、不努力、不奋斗,连自己都战胜不了?怎么迎接生活的挑战?我们更要享受奋斗过程的艰辛,不必在乎结果和目的。 对于上天逆境的安排,史铁生不仅义无反顾的接受,而且当作是一次机会、一次挑战,是命运对自己的考验,不但可以体验战胜对手的快感,更加会增加智慧的光芒。我们要学着接受困苦和挫折,心平气和的与他谈判,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他自然就会离开你。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反复提到: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怎么维系自己命运呢?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见到一对小兄妹,妹妹很漂亮却又智力缺陷,为什么不让它既聪明又漂亮呢?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也曾提到:如果上天把好运都降临到一个人的身上,他为什么会觉得不快乐、不幸福呢?其实解决这样问题很简单,因为没有痛苦的体验,就不会享受不到快乐幸福的滋味,没有残缺就不会完美,只有不断的将自己的不完美不断弥补才会更加完美,相反如果你很完美,便会骄傲自满,到最后甚至都会变得不完美。 长期患病的史铁生深刻的领悟到幸福的内涵,他是一个对直立行走渴望无比之人,也许就是自己长期在轮椅上;生病之时的痛苦体验病痛的折磨才会倍加珍惜健康的来之不易,这样想来,上帝对自己是公平的,上帝给自己超乎常人体验幸福的滋味。 二十一岁那年厄运太突然了,当时作者还是一位充满理想的翩翩少年,谁曾想到下半辈子就要与轮椅为伴,年少轻狂的他无论怎样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因为残疾,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在生存的绝境之时,他苦苦思索生存的意义,他也不止一次的想到死亡,只是为了母亲和心中的文学梦想,他还是选择了一人坚强面对人生,唯一活下去的理由恐怕只有写作的吧!他在地坛中思索怎么能够更好的活着,怎样才能不那么快死去? 失去了双腿之后,更加的忧郁和彷徨,找不到有价值的人生追求了,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不仅失去了健康身体的同时也失去了正常生活的机会,可是他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命运越想把他打倒,他偏要活的更加精彩,于是他不断的挑战困境。在《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它超越了对梦想的追求和停留在现实的角度,把个人对健康的向往转化为鼓励民族大众的贡献上,他通过散文传播励志的精神种子,给那些身残志坚的人群雨露甘霖,而他也不再自怨自艾、悲天悯人,作品的思想境界较为开朗和豁达,于是他的创作道路越走越远、越宽阔。 因为孤独,人生来注定只能与自己为伴,也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打拼;因为欲望,欲望是渴望不可及的东西,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痛苦地陷于追寻梦想的泥淖,永无止境;因为恐惧,人生必定走向死亡,而死亡既然不可避免,那就要好好的计算怎么精彩的活着?史铁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写作、健康的欲望,这也就是活着的意义:写作! 史铁生的世界里最多的还是寂寞和空虚,唯一能够充实人生的就是写作,活着和写作已天然的连为一体,写作也被史铁生当作一生的价值追求。他也曾经戏说:主业生病,副业写作,如此而已。他想用笔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还想换取可望不可及的爱情,甚至想用笔戳开那扇神圣庄严的文学殿堂!他写作也是因为母亲孜孜不倦的鼓励,想用稿费来让母亲过的更好,他写作更是为了在母亲离别之后寄托哀思,梦想、母爱、残疾是史铁生写作的精神支撑! 人生来注定死亡,爱能赋予生命价值升华的力量,爱有价值消除隔阂和误解,互相理解和尊重,构建和谐社会。史铁生的散文中到处充满了对爱与美的呼唤与回归,包括对母亲的回忆和思念,对世界的美好祝愿,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对人与人友情的向往和眷恋,对残疾人的同情等等都彰显了史铁生散文的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的升华。其实来说爱是对苦难的最好诠释和慰藉,爱是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伟大,爱也是无上生命价值的彰显和寄托,爱能拯救世界,换来和平。 在史铁生的散文创作中,含蓄婉转的穿插关于爱情的独特见解和向往,也是个人情感表达方式的外现和突出亮点,奏响了史铁生平凡生活欢乐的乐章,即使是平凡的残疾人,也有对爱情的拥有和向往,也能享受爱情的甜蜜和果实,这也是爱情的独特魅力,平等、自由、纯洁。可惜年少轻狂的史铁生在乎对方的看法,觉得自己爱别人是拖累别人、不配拥有爱情,放手才是最伟大的爱情,他认为爱别人就应该让别人离开自己,让对方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因此史铁生对爱情犹豫不决,也错过了不少的爱情,可见史铁生内心还是顾及他人,渴望别人幸福,也对爱情发出了真心的呼唤。 关于爱情,其实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尤为复杂,因为也比一般人对爱情有着独特的见解,从排斥躲避爱情、向往渴望爱情到寻觅探求爱情,从自卑到自信,史铁生经历了多少思想斗争之苦可想而知,但上天总是公平的,不会白白看你受苦而无动于衷,在机缘巧合之际自会赐给你一段美满幸福的爱情或婚姻。 在史铁生看来,爱情是两个人同舟共济和相伴此生,彼此消除隔膜,爱才能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作为自己的伴侣,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残疾并且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寂寞,其实要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史铁生一直向往神圣纯洁的爱情,对此他也不断的写作奋斗,渴望给自己心爱的对方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他想借助爱情弥补自己身体的缺陷,把自己的情感孤独也在爱情中得到充实。 在《合欢树》中史铁生展示了一位平凡母亲的伟大,当我二十一岁那年,我的双腿已经完全残废,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那时候还经常抱怨生活的不公以及上天的捉弄,甚至自怨自艾、自甘堕落,母亲为了给我治病,给我生活的勇气,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年轻的母亲愁白了所有的头发,哀求医生一定全力以赴,到处打听偏方,只求儿子能够有活下去的勇气。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答应陪自己一起去公园赏菊花却永远的不再醒来,作者在母亲离开之时是多么的悔恨与心如刀绞啊!母亲给予孩子最圣洁的爱,包容孩子好与坏的得失和独自承担所有打击的人,承担所有苦难和安慰惦念孩子疾病的心,正是这种伟大的母爱,唤醒了那个狂躁不安,万念俱灰的儿子,那个从未理解母亲的儿子,那个在母亲逝世之后而精神才复活的儿子,那个思念母亲并且坚强活下去的儿子,只是作者心痛,一切懂得了太晚,弥补的太迟,母亲永远回不来了。 在史铁生的世界中,母爱始终是一切爱的源泉和力量,给予了他第一次和第二次生命的勇气和力量,也是他开启文学创作生涯的不竭动力,在《我与地坛》中作者描写当时刚刚大病初愈,心情烦躁不已,经常对着母亲莫名的发火,而母亲却一如既往的目送自己出门,到傍晚时刻又把他接回来。甚至还担心自己自杀,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母亲是怎样的心神不安,坐立不宁,母亲承受了怎样的惊恐、焦虑和痛苦,但是母亲在外人和自己面前从不流露自己丝毫的苦楚。这大概就是母爱的动力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和作者活下去的巨大推动力,否则作者所思所想所及也不会那么深邃和广阔,使得作者对人生的领悟力超乎常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