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溪说石 |
正文 | 人们都说小溪有三最:最绿的是山,最清的是水,最亲近的是石头。 小溪人与石的情缘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祖辈一落地就住在石头做墙的房子里。生活中,诸如石凳、石椅、石水缸、石门楼等等比比皆是;到老了还不忘在自己的坟墓上垒上好看的石头。 夏日黄昏,坐在凉丝丝的石头上听大人“讲古”是童年的一大乐事。后又赤脚踩着村前的石头路去上学,一次次地外出,一次次地回家;每当踏上小溪的石头路,亲切之感便油然而生。 因受石的浸染,小溪人的性格也颇像石头:他们古朴、厚实、敦重,却又不乏灵气! 古话说,石能通灵。曹雪芹用其毕生心血著成一部《石头记》,开篇即由一僧一道“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入题,紧接着“石吐人言”,并幻化成贾宝玉胸前小小的挂坠。 石的玉化是大自然的结晶,是石的至境。天堡英雄张星白、军中伯乐杜志远、“位卑不敢忘忧国”的马背诗人徐容丛,就是小溪石玉化的典范! 小溪石是一种极具个性的石头,它与小溪人的素养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大者如屋,小者如卵,聚在一起却互不侵害! 我最爱小溪石那种原始的大朴与无型,以及它们自由散居的模式;在小溪沿边及其深潭浅流之中,自觉接受千百万年的水冲水洗、浪淘浪磨,显得愈发光洁可鉴了。 如今三代梦圆滩坑,小溪高峡出平湖。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千峡湖;小溪石不见了——在深深的湖底,它们已经进入一种亘古未有的修炼状态。 坐在千峡湖缓缓而动的游船上,故乡熟悉的青山再入眼底,清碧的湖水泛着琥珀一样的光,仿佛是久违的小溪石在向我眨眼! 【附注:张星白(1873—1940),原名兆辰,号乐天,浙江青田县小溪(北山镇张口村)人,中将加上将衔。辛亥革命时,他和同乡叶仰高率领敢死队攻克天堡炮台,为光复南京立了首功,受到孙中山的肯定。 杜持(1875—1938),字志远,原名杜超,浙江青田县小溪(北山镇北山村)人,陆军中将。辛亥革命风云人物,对青年陈诚有提携之功,是陈诚的“恩师”! 徐容丛(1886—1950),字壮东,号天遗,浙江青田县小溪(北山镇白岩村)人,辛亥革命功臣。幼而能诗,诗风慷慨激昂,题材尤以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为最。他驰骋沙场,骁勇善战,平日则恂恂儒者之风,被誉为“马背诗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