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年味 |
正文 | ![]() 静静地守望着岁月的过往,轻轻地将所有的日子翻过,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新的日历开始了新的篇章,聆听旧年渐行渐远的步履,呼吸着新年日益浓重的气息,喝下那碗腊八粥,不禁感叹,流年如飘落水面的一纸素笺,承载着零零落落的思念和团圆的期盼,将忙碌而喜庆的新年带入眼前。 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文化传承。它蕴涵着炎黄子孙太多的情结。唐朝诗人周宏亮的诗句“何处夜歌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描写出了故乡除夕的浓浓年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王安石这首著名的七绝诗里,展现出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场面。 厚重的年味代代相传,由古及今。只是年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日渐颠覆着以往的习俗和传统,人们按部就班的蜗居在城市的丛林里,没有了过去的那种街坊邻居相互串门拜年的习俗。那些久违的年味,慢慢地成为了支离破碎的记忆,所以我特别怀念儿时的年味。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存留最深的就是过年。过年不仅能吃上饺子,猪肉,穿上新衣,拥有压岁钱而且还有那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氛围;那种欢天喜地快乐无忧的心情;那种浓浓的团聚的亲情和纯朴的民俗,让我感觉过年是孩子心中最幸福的事。那时的年虽然物质贫乏,吃的、穿的和现在的没法比,但是在我心中,那喜庆和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每到寒假我总是扳着手指盼过年。 儿时的年味大概是从喝了那碗“腊八粥”开始。传说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有把天、地、神、灵和祖先合在一起祭祀的习惯。用各种植物的果实煮一锅“腊八粥”来感谢天地神灵和祖先,保佑赐福获得丰收,并期望来年更加风调雨顺。我想,祖先之所以把这个习俗传下来,就是告诉人们一年中最忙碌的阶段开始了。 小年的辞灶一过,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浓厚起来,家家户户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忙年,置办年货,先是扫屋、刷墙,打扫卫生。掸尘清理,好像也是根据灶墨上提示的,扫舍吉日意味着将一年的积垢除去,要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印象最深的是家中墙壁上的年画,爸爸是文人,比较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常去书店或街市买些名人字画,梅兰竹菊,挂在家中正堂的墙壁上,让年味更加明亮喜庆,焕然一新。 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把积攒下来的钱用在过年上,倾其所有摆满年夜的餐桌。父亲忙碌的背影在集市上来回穿梭,买肉、买鱼、做豆腐,母亲推磨、碾米、烙煎饼,屋里屋外四处飘溢着浓浓的香味。 母亲为了让我们穿上新衣服,常常是通宵达旦的赶制。一夜之间为我们几个孩子做成一件件新衣服,以便让我们在初一的早晨,风光无限。可是妈妈的手却磨出了血泡,我心疼母亲,却说不出一句感恩的话。我们是快乐了,漂亮了,可父母又要为以后拘谨的日子犯愁。为了孩子,父母把心酸苦水,锁入了岁月的年轮里。 父母是辛劳的,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自觉地分担些家务,减轻些父母的劳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我们对父母的歉疚。年三十那天,我基本上没有闲着,帮着洗洗刷刷,帮着贴窗花,帮着妈妈把剪好的各种图案,五彩缤纷的挂签,贴满整个院落,把红红的蜡烛摆满香台。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家已焕然一新,院里院外无不透出新年的吉祥与喜庆。院子里,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红红的烛光照亮我们嬉笑的脸庞,温暖着幼时天真无邪的心。总觉得年来了、喜来了、福也就来了。欢乐的心陶醉在除夕之夜,迎接着初一的到来。 更喜欢的是除夕之夜,我们点亮了红红的蜡烛,也就点出了一个红红火火的世界,在一夜连双岁,夜半两年中的相望中,一家人围坐在一盆炭火前守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守岁对于我们这些贪睡的孩子,确实很难,那时候没有电视,文化娱乐更是谈不上,所以守岁基本上是干熬,往往是睡了又醒,醒了又睡,迷迷糊糊中就迎来了初一,凌晨一过,先是放鞭炮,送纸钱,上年香,然后把煮好的水饺和汤圆放在贡桌前,由父母带领着我们一家老小跪拜天地和祖先,那种满心的欢喜和快乐无以言表。 初一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形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聚在一起,走街串户给长辈磕头、拜年,赚些糖果一类好吃的;家族里的长辈带领着大家给街坊邻居挨户拜年;同事之间相互回拜,路上遇见亲朋邻里拱手贺年、道喜。浓厚的感情,纯朴的民风,吉祥而又喜庆。 最丰富多彩的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个秧歌队,高跷队争相而来,遍及大街小巷,他们穿着色彩艳丽的服饰狂歌劲舞,各展技艺,耍龙灯,划旱船,热闹非凡,把一个快乐的新年扭得龙飞凤舞,迎来众多人们的围观和喝彩。一般过了十五,这个年就基本上接近了尾声,年味也随着飘逝的烟花而渐渐地散去。 如今的年,人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憧憬和期待,是现代生活赋予了过年新的内涵?还是因为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而淡薄了幸福感?没有了亲情的相守,没有了和父母相依相偎的温暖。自从父母远离了我,年依然是年,家依然是家,没有了父母的身影,却再也感受不到年的味道!每一年的春节,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让我再也感受不到过年的快乐。 春节的轮回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里,它带给我们太多的美好和难忘的记忆。它是一种情结的凝聚;是一种情感的熔铸交汇;是一种精神的认同;是一种血脉的延续。在岁月的轮转中,不知不觉让我对“旧年”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与怀念。我感恩我的亲人们给予我那么多有关年的温暖和记忆,所以很希望能找回儿时的那些感觉。袅袅炊烟,喧闹的人群,汇聚的亲友,热情的鞭炮,以及带着数千年历史印痕的种种习俗,那简单而又真实的快乐... 儿时的年味,一直是我心中最美的味道,虽然已过去了好多年,很多的记忆已渐渐消散,但那年那月,那烙印在心中的味道,却在我心中永存。 文字/雨柔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