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清夜丝雨绵绵 |
正文 | 喜欢听清夜之中的雨声,应缘于在乡村长大。乡村的夜格外有情致,尤其是在春夜,不大的雨飘洒下来,打在大地上的响声,令灵魂有种超脱穿越之感。 眼下,春雨又在清夜中惠顾,这种感觉又生发了出来。 在幽静的房屋里,听那轻柔的风,那绵绵的雨,心里就会漫上古远的意境,思想倾刻间会随着风雨声走得很远很远。那些古诗词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惬意愁苦,在如歌如泣的雨声中就活泛起来,情切切地牵着人心去咀嚼其深蕴的意境。比如:“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比如:“古木阴中糸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等。总觉得这些好诗,是诗人在聆听雨声中,深有体会和感触而发的,不然,哪会写得如此的贴切、逼真,千古以来都能打动人心。 清夜的雨声确实是最能拨动人心的。尽管它述说的不是什么好听的故事,也不是什么动听的音律,但在清静的夜晚,与其相遇,不经意间心就被柔化了。不是么,在静谧的房屋内,你完全能觉出,就在万物要沉沉入睡时,风雨声似要给它们提神一样,也似要赶走昏昏沉沉的大地睡意,带着几分恬淡、温婉赶来,轻掀树的叶子,柔抚草的发梢,细拍房的屋面,还调皮地敲打窗户的玻璃,声音轻柔而有致。你只要认真地听,集精会神地听,就会觉得丝丝细雨也潜入了心田呢,一下子把你的心也给润湿了,变得那样的润泽而鲜活,无形中增添了生命的活力,丰富了人的想象力。再进一步细致地谛听,渐渐地就听出里面还有撩拨人心的旋律在流淌呢。轻柔地唱得人超凡脱俗,不知身在何处,今昔是何年了。随着现实渐渐隐去,虚幻缓缓升起,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的诗句就在脑中盘旋,带给人一分怀古的幽思和伤感。 不过,清夜的雨声中,有些声音是听不出来的,需要人用心去想象、体会,比如在夜雨中开放的桃花的声音,比如杏花绽开的声音,比如还有油菜花盛开的声音,等等这些,它们在得到雨的滋润后,竞相开放,那声音是极微弱了,无法聆听得到。即使白天你也只能是看到它们缓缓的绽放,看见它们美丽的颜色和迷人的身姿,却无法听到它们的声音,就像大地的耳语一样,只能用心去欣赏,无法聆听。然清夜更是无从感受。有时我想,细雨在夜间悄悄光临,轻抚大地万物,它们是有丰富的情感表达的,只是在黑夜里我们无法看得到,只好在寂静中想象它的多情,它的甘润,它是具有神奇的力量的——能催促着万物生长,为绿加深颜色,为红增添艳丽的魔幻之力。有了这种神奇的力量,万物更加生动而富有灵性,生命更加活泼而丰富多彩。 清夜听雨,因心灵受到了滋润,也更加的活跃起来,总会想起一些与雨相遇的难忘的细节,雨中放牛的情景,雨中野外避雨的狼狈,雨中赏春的可心,雨中踏春的浪漫,雨中与心仪之人奔跑的开心……尽管这些早被时间老人收进了历史的背篓里,但在雨声中依然一帧帧十分的清晰,这些因雨而演绎出的故事,听到雨声,见到雨丝,就复活了生命,一一顺着记忆的走廓来到你的面前,那么的新鲜、生动,仿佛伸手可及,让人久久地回味。 听雨的时候,心神会随着雨声飞翔起来,远远近近的盘旋,却也不外于曾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比如故园,比如军营,比如广袤乡村,比如小城小街,这些地方都是自己留下过梦想的地方,是雨水滋润过心灵的地方,夜雨却多情地将现实与记忆焊接在了一起,不过终究还是留给人一分喟叹——具往矣。 如果不是在清夜而在白天听雨声,带着几分情致走到户外,让脉脉细雨落在头、脸上、身上,浸润身心,潮润灵魂,人就会由浑噩变为清醒,由粗糙变为柔软,或许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曾听人说过,人若经常性经受细雨的淋洗,就会变得神志清醒,精力充沛,健康无恙。这话不知是否有科学根据,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人不也就像那白菜、麦苗、禾苗、树木一样,是经常需要雨水淋洗的一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的雨声,就是这样绵绵地带着诗一样的诉说和意象,潜入了我的生命中,让我在听雨中衍生了一些浮想,使雨的意境更为丰赡。 春夜因为有了雨声,乡村显得更为幽静、悠远,人因听了清夜中的雨声,更有了羽化之意境。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