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泸沽湖 |
正文 |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由湖心从北到南划过去,湖西属宁蒗县,湖东属盐源县。据说,因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又因当地摩梭语“落水”为“泸沽”的意思而得名,当地人称“谢纳咪”,意为大海、母湖。 关于泸沽湖,有太多的美丽传说。这些传说不仅与泸沽湖四周青山环抱,蓝天碧水,鸟语花香,恍若世外桃源的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旖旎静谧的自然景色有关,也和聚居在那里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淳朴独特的生活习俗有关。因此,这些传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外来游人。 百闻总想一见。 二 从丽江到宁蒗,平面直线距离大概有30来公里。这样的路途看起来似乎并不遥远,可汽车要翻过五座大山,得走280多公里,约需6—8个小时。于是,我们的车子刚刚启动,导游就提醒大家:“这一趟很苦。” 果然,出了丽江古城不久,我们乘坐的汽车沿着半山腰蛇一样的盘旋公路前行。一边是深不可测的悬崖,一边是仰不见头的峭壁,山高谷深,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行驶近三个小时后,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峡谷中,突然显现出一条曲折奔流的江水,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导游说,那就是金沙江! 金沙江像一条白色的玉带,缠绕在山脚下;远处山坡上的层层叠叠梯田,如画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类的巧夺天工在这里让我们一览无余,我们的心情顿时也变得好起来。 金沙江上有一座大桥,忘了叫什么名字。桥是用木板搭建的,尽管很简陋,但它横跨金沙江,自古以来是通向滇西北的交通要道,也是丽江到宁蒗的必经之地。走在微微颤动的桥面上,望着湍急的金沙江水在奔腾远行,不禁想起当年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的长征壮举来……。 然而,欣赏美景的时间却是那么短暂。过了大桥,跨过金沙江到了入宁蒗县境内,山势更加陡峭。颠簸的汽车时而冲上山顶,时而下到谷底,在崎岖的搓板路上上下陡坡,急转慢拐,把我们的心境又带入“痛苦。” 由于这里的山路有的海拔高度已经超过了3000米,高原反应也开始折磨起人来,头晕目眩,恶心反胃,许多人叫“苦”连天。更讨厌的是车子进入一条山谷,空中突然飘起毛毛细雨来,不一会儿,地面上就有些湿漉漉的。我们担心安全,导游却安慰我们说:“放心吧,我们的师傅技术是一流的。”其实谁知道呢?大家紧张的心境都是心照不宣。 好在不多久,车子驶出山谷便又是一片艳阳天。公路边不时闪过彝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的村落、行人、劳作者的身影。这时,不知谁先喊了一声:“彩虹!”车里人的目光齐刷刷向外投去,果然,在对面的山谷间,一道绚丽的彩虹像一座巨大的桥梁,一头落在这边的山腰,另一头搭在那边的山头上,壮丽无比。导游说:“怎么样?不经风雨,怎么能看见彩虹?” 导游说得有道理,可我却在想:现代的交通这样发达,人们乘车赶路还觉得苦,当年是什么动力驱使摩梭人的先辈们远离人群,跋涉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崇山峻岭之中? 中午时分,车到宁蒗。据说,从宁蒗到泸沽湖还有75公里的路程。也许坐车时间长了,车子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晕晕乎乎,一个个显得很疲惫,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双臂抱胸却睥睨着眼睛望着窗外。导游安排我们在这里下车,吃饭、喝水。 我们一个个像瘟鸡似的走下车,却不料一下子被许多小孩子围住。他们的手里拿着一些吃食和小工艺品之类的玩意儿,叫唤着让我们购买。看得出来是一群刚刚放学的孩子,有的身后还背着书包,脖子上带着红领巾。导游说这里的经济不太富裕,孩子们非常欢迎大家来旅游,给他们增加收入的机会。我们当中有人买了一些吃食,有人将自己带的一些小食品送给了孩子们。 外出旅游,吃饭是没法讲究的了,没有可口的菜肴不说,就是米饭也半生不熟。还好,云南的辣酱帮了我们大忙。就着辣酱,我们总算解决了温饱问题。 趁着饭后休息的空档,我们到宁蒗的街上走走。宁蒗县城是彝族和普米族聚集地,街上的妇女们大多穿着花色多样的本民族服装。沿街是一个不大的自由市场,都是席地而放的地摊。摊主们各自守着自家的地摊货,却也不吆喝,游客们零零落落地闲逛在其间,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购物的场面并不红火。十字路口树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骑马者弯弓搭箭,显出几分威武,当地人告诉我们那是后羿雕像。难道后羿与这个地方有什么关系吗?我不明白。 车出宁蒗城北上,山势越来越险峻,海拔也逐渐升高。导游说,再经过红旗和红桥两个小凉山彝族乡,翻越此行的第五座大山,跨过扯挎山丫口,就能看到泸沽湖了。 啊呀,这路途还真是够远的!心急也没用。于是,大家在车上有的吃着小食品,有的互相在闲聊,有的左顾右看风景,还有的干脆闭目养神,各自用自己最能接受的方式打发着时间,心里都盼着:赶紧到就好了。 三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的车子停了下来。原来前面就要进入泸沽湖风景游览区了,这里是一处收费站。当地的一个年轻人走上车来问人数,导游告诉了他。但他似乎不太相信,又用手指着我们的人头,一个一个地点数。数完了人头,导游按要求留下了买路钱,这才让我们的车子前行。 经过近七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泸沽湖畔一座大山的半腰处。大家的精神似乎一下子都振奋了起来,纷纷要求司机停车,让大家下车一饱眼福。 这里有一个开阔的观景台,导游说,这个地方是看泸沽湖全景的最好位置。果然,一片湛蓝的水面在红土高原上显得非常耀眼,泸沽湖就象一面镜子,静静地躺在崇山峻岭之间。 传说居住在泸诂湖附近的格姆女神既聪慧又美丽,她不仅与周围的男山神结交“阿夏”(情侣),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而且经常骑着白马外出巡游,保佑这一带的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并且特别赐予妇女体壮貌美,婚姻幸福,子孙繁衍。格姆女神还与远方的男山神有交往。有一次,她追赶一个心慕已久的远方男山神却没有追到,只看见山脚下留下的一个很大的马蹄印。她就站在马蹄印边动情地哭泣,泪水流满了马蹄印,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泸沽湖。远方的男山神听到哭声,回头一望,万分留恋地撒了几颗珍珠和花种在马蹄洼的泪水里,于是珍珠变成了湖中的小岛;花种发芽生长,年年开出美丽的鲜花。 另一种传说是泸沽湖一带早先没有山,而格姆女神经常和众男山神夜里从别处飞来湖里洗澡,谈情说爱,雄鸡报晓时才又飞回。有一天夜里,众男山神等候了很久,格姆女神姗姗来迟,他们正要嬉戏,可是雄鸡报晓,东方发白,他们飞不回去了,于是格姆女神便流落在泸沽湖畔,变成了现在的格姆女山,众男仙则簇拥在她的周围,分别变成了哈瓦男山、则支男山、阿沙男山等。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格姆女神的节日,各地山神都要前来聚会欢娱。 还有一种传说是在很久以前,泸沽湖只是一块低洼的盆地,那里有九个村寨,周围都是莽莽森林,土肥草美,粮丰物盛,西面狮子山脚下的山岩下,有一个涌泉之洞,终年四季,清澈的泉水从这里流出;有个放牧的哑巴每天带着午餐粑粑在这里放牧,渴了就在这股泉水里喝上几口。有一天,洞里不出水了,他很奇怪,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鱼堵在洞口,哑巴抽出腰刀割下一块鱼肉烧着吃了。第二天,鱼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又长复原了。从此,哑巴不再从家里带食物,每天割的鱼肉刚好够他一天的饭食。时间一长,村里人见哑巴不带食物出门,仍然长得红光满面,不禁感到奇怪,问哑巴却说不出来,便尾随他看个究竟。 一到洞口,人们就看到了那条大鱼。贪婪的人们便想拖回家中享用,于是赶去了九架十八头牛,架上抬杆,用九根绳子设法套住鱼,拼命往外拉,鱼被拖了出来,但灾难也随之发生了:大水从洞口汹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没了所有人畜,整个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这时唯有一个正在喂猪的母亲,见大水滚滚而来,她急中生智,把一对儿女放进猪槽,使这对儿女逃脱了灾难,得以幸存,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母亲,把泸沽湖称为母亲湖,并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至今,就是大家在游泸沽湖的时候乘坐的“猪槽船”。泸沽湖最吸引人的文化是其古老的“阿夏”婚姻形式。“阿夏”是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摩梭人终身都在母亲身边,男不婚,女不嫁,即使是亲密的伴侣关系,也仍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他们的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爬花楼,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所以摩挲人称自己一生都处在恋爱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称为“走婚”。有时在想,或者摩挲人的婚姻形态少了束缚,却更符合人性,因此少却了很多离合的纠缠与烦恼。而其实摩挲人一般一个男子或女子只有一个“阿夏”,只有在感情不合的时候,才会断绝关系。没有约束的婚姻,却有着天然的秩序,这倒印证了无为的顺应,可以造就更为人性的有序。 泸沽湖之旅是一次完美的旅行,完美不仅因泸沽湖仙境般的美丽,更因它是一次完美的心境演绎。最惬意的是将自己融入水波微漾,湖舟飘摇,白云如絮,柳叶轻扬中,在夕阳下弹上一曲《渔舟唱晚》,欣然自得于自然界里的音乐诗意。同样的曲目,在不同的地方却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最享受的是坐在阳台前,满目的星光,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莲流畅,足韵的琴音萦绕,静心聆听,沉醉于如水的心境。最难忘的是与莲坐在湖边,仰躺着瞭望星空,满天的繁星似天然的穹隆,拥裹着我们,无限遐想着天际外的世界,浪漫着我们的灵魂。与星空为伴,举杯对饮,聊人生感悟,生活琐事,渐渐进入云端境界。 这是一次完美的旅行,因景色怡人,因心境美丽,因令人回味的记忆而完美,这样的完美让人迷醉,对自己暗暗说:泸沽湖,下次,还来见你!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