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们办公室的美女教师们(一)——胡慧珍 |
正文 | 作为高三语文备课组的一名教师,我感到非常幸福。是因为几个人中,除我以外,全是美女。年龄大的风韵迷人,年轻的教师,其青春靓丽更让人羡慕。且清一色的大学生研究生,她们每个人都是一篇风格迥异的散文诗,工作在这样一个群体中,我的感受只有一个词概括:幸福!在此,我要用自己的笔,为她们每个人写一篇文章,写出我眼里的她们,但愿这些美女教师们读了我的文章,不会又给我开批斗会。 (一)胡慧珍 胡慧珍,我们高三年级办公室一位美女教师。——聪慧灵秀、又不失传统书卷气息,这就是名字给人的感觉。不错,名如其人。外组人常常羡慕我们语文组个个魔鬼身材,胡慧珍老师也不例外,身材瘦小而不显单薄,一张瓜子脸显得那么年轻,双眸透出纯真聪明。简单明快、传统与时尚和谐搭配的衣着,衬出她温顺贤淑、稳重高雅的气质。步履富有力度,给人一种干练有主见的感觉。这么说来人,应该人如其名了。 胡慧珍老师人很美,语文课也讲得很美。 有一年,我们学校组织观摩课,当时我们同在一个备课组,胡慧珍老师幸运地被选中讲观摩课。当时我还没有做语文组的看家人,人家讲什么课与我没关系,去听就是了,况且胡老师的教学实力早已闻名在外,这节课我更得去听。好不容易和别的老师调好了课,踏着上课的铃声,我急匆匆走进教室,却找不到座位了。语文组的教师、学校分管教学的中高层领导以及别的学科的一些老师,足有四十人以上,早已把教室变成了一个挤满了黑压压人头的放映厅。我硬是和别的老师挤在录像老师旁边的一条长凳上,将就一节课。 教务处老师给我们发了胡老师的讲义,我这才知道她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这课够悬的! 来不及思考,已经上课了。 胡慧珍老师当时具体怎么安排教学环节的,我已经不记得了。胡老师教态大气庄重、讲课举重若轻游刃等这些不是恭维的赞美语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这篇课文真的不好讲。看过的文章的人都知道,这篇文章中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流露出的清、静、悲凉的情感,不是用大红大紫的事件来展示,而是北平市民的琐屑生活细节来体现。而文学作品鉴赏最难的问题是文学感觉,也就是悟性。悟性这东西,你很难讲清楚;有时候你这种感觉很强烈,觉得文章真美,可你把自己领悟的美感告诉别人,别人未必能真正体味得出来;要让审美信息没有内耗的传输给别人,一个方面取决于传输者语言表达能力,更主要的接收者具有相同的波段——一定的文学修养。文学作品的教学难点就在这里,更何况中国现代作家那种特殊年代的作品,其用词、特殊心境、生活环境等渐渐的离我们远去,要把作者的内心涌动的情愫让学生领悟,不要说对学生,对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都不见得是容易的事情。可我听完她的一节课,直观感受是:我听懂了《故都的秋》,我被她的课感染了,当然更多的是被作者感染了。细细回味她讲的这节课,似乎没有多少深奥的内容。我顺着她提问学生的思路,轻松地走进去了,听懂了。就这么简单!她的多媒体应用很娴熟,但并不夸张,而是结合课文,画面显得落寞凄美,很好的烘托了文章的主旨。 说实话,文学鉴赏类的观摩课我也听过不少,但总起感觉是比较花、照搬别人的比较多,语文老师只是一个演员,把人家的表演一番而已。声情并茂的自我陶醉、华美艳丽的多媒体画面,都使语文课落入花架子的误区。再说像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类文章,网上的课件不少,可我总感到有些华而不实,我好歹作为内行,浏览课件,看网上的优秀教案,都没有被感染,更何况学生?我如果讲观摩课,一般情况绝不选语文课本中的主流作品,这类作品讲的人多,我受的约束就多,很难讲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我常常挑选新课文、或者很少有人观摩的作品讲解。说到底,还是心虚呀!看看胡老师,讲课不避名家,而能讲出自己的特色,能真正的让学生理解比较雅的文学作品,不得不让人佩服。敢于在鲁班门前耍大刀,这才显出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功底。 教师和学者的最大不同,学者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成果等身;而教师的最高境界,就在将自己知道的变为学生知道的;将自己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如此说来,胡慧珍老师是一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应该说是当之无愧了! 胡慧珍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唯美型的教师。 前年,我要作《长恨歌》的观摩课。可课件是我的软肋。尽管我对语文教学中的课件颇有微辞,但课件的积极作用却是我没法凭自己的感情抹杀的。教案写好了,把教案翻译成课件,却成了我一大难题。那天下午,我把胡慧珍老师约到我家,她听我谈了我的课堂构思,细心的看了我做的惨淡的课件,开始打磨了,首先是对我课件中的文字进行处理,不大工夫,我生硬的课件文字,变得像演员出场一样,以各种新颖的动画形式,跳入屏幕的恰当位置。然后插图设背景色,我真的感到很繁琐,要在那么多体现主题的图片中,挑选最能体现我的讲课要点重点、又能体现课文悲剧风格的图片来陪衬真是难事,要是我,随意选一张就得了,而胡老师认真比对,和我商量哪个图片意境最美、放在课件的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背景用什么颜色,最能烘托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而且还考虑我的讲课风格,真是细致。弄得我都累了。做完这些,已经三个小时过去了。面对全新的课件,我真的很感激,而胡慧珍还说:“时间太短,我晚上还有辅导,先这样吧。上完后,我再教你怎么做复杂的课件。”老天爷呀,就这,还是“来不及细细打磨”,我不知道细细打磨的课件,又是什么样子?我为了表示感激,提出请他们全家吃下午饭,她开玩笑的说:“你怎么这么会请人,你明明知道我晚上有辅导,落空头人情?等着吧,课讲完了好好请我们吧。” 后来,我的那堂观摩课还被学校评为“优质探究课”。现在写文章时,忽然想起学校的奖励我已经拿到手了,可还没请他们全家吃饭呢。胡慧珍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尽管爱和我开玩笑,可从没有用让我兑现承诺的事情开玩笑,一定完全忘了吧。这才是胡慧珍老师的性格。 读胡慧珍老师的文章,更是一种享受。 以前,我对胡慧珍的感觉专业功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个教学实力雄厚的层面上。其实,语文老师写不出好文章,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谁也不会责备吃鸡蛋的人一定要会下鸡蛋。可几年前的一件事情,让 我对她刮目相待。 大概是前年吧。学校分配给语文组一个任务:为曲江什么活动准备一个国学诗朗诵。接到这个任务,我一下子懵了。这可是一个大活路,主题要大气,还要有自己的风格,还要有别的艺术形式的参与,真是太难了。且说目前的朗诵底稿就是问题。当然我在网站上搜索,也可能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现成的朗诵稿子,我们只要照猫画虎就可以了。可我是历来主张拿出自己的东西,语文组办活动,借用人家的底稿,太没面子了。只要我做语文组的看家人,语文组搞的所有与文字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是原创,这一则可以彰显语文组的实力,再则可以锤炼语文组教师的文字敏感性。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让我犯难了。我们不过是一个区区的语文教师,要自己拿出这个作品,是不是有些赶鸭子上架了?我有些怀疑自己,怀疑语文组能不能圆满完成这个活路。 我把我的困难给有关领导谈了,教务主任茹广权用开玩笑的口气对我说:”你不是爱发表文章吗?你还难?你们语文组人才济济,像胡慧珍、黄昕、刘欢欢呀等等等等,都可以给你帮忙。想法好着呢,写吧,没事,我支持!”你支持?你拿什么支持?你替我们写一份朗诵稿子?说得轻巧!看来我真是骑虎难下。下午放学,我和胡慧珍一路(她和我同住一小区),我有意聊到这件烦心事,想托她写底稿。说实话,当时对想不想答应这件事,心里没多少把握。胡慧珍老师认真地说:“老王,这活路的确很大。我先试试吧。你也别急,语文组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我尽量给咱写个初稿。” 大概不到三天,初稿出来了。我一看,《读唐诗,爱中华》。题目好,将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国学风味浓厚,又有文学气息,好!我本来想粗略地看一下内容,可不知不觉得我细细品味了,写的太好了,语言典雅凝重又不失激情四溢,婉约柔美而不失刚健之气。是散文?是诗歌?亦或是散文诗吧!不错,几乎是文不加点,太美了! 遗憾的是,我们精心排练的节目,因教育局的原因而没法参加演出。后来,教育局为了弥补这次的失误,给我们分配了另一个西安市体育艺术节参展诗朗诵,我们组织了一个八人的中学生诗朗诵《青春放歌》,那是我们组黄昕老师写的底稿,由胡慧珍老师等组织排练,该作品获西安市体育艺术节一等奖。看到这个奖项,我在想,胡慧珍老师的那个诗歌,完全可以拿大奖的,太可惜了。 那件事后,我看了胡老师的一些作品,深深地被她的作品浓郁的抒情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动了。她的文笔精美,精美到一个标点符号,都精心考虑。去年,她和我成功地为我们年级组教师合作创作了一个教师组诗朗诵节目《生命在歌唱》(在我的空间中,用了作品的原名《园丁之歌》),在元旦联欢会上演出,获得好评。她的作品柔美细腻、而又透出一股刚气,让人爱不释手。 胡慧珍老师常常看我的文章时,总在纠正我的错别字。说实话,我现在已经不习惯用笔写文章了。可敲击键盘,无论搜狗还是智能狂拼,都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致命的弱点是错别字多。可以说,错别字已经成了我文章中驱之不去的不速之客,以至于报纸上发表我的文章时,可能编辑不留意,我都常常发现错别字,为此我深感头疼。而胡慧珍也在用拼音打字,她的文章中,你很难发现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都那么恰到好处,你不得不佩服她的精细、她的唯美风格。 读着她的文章,我有时候觉得遗憾:这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投稿呢?我那种粗毛大骨头的文章,都有编辑看错眼,发出来影响读者的视觉卫生,她的文章,这么精美,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的。而我每每和她谈及此事,她总是腼腆的一笑:“拿不出手呀。写文章,自娱自乐罢了 。” 好一个胡慧珍,内秀而有不显山露水!也许这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吧! 胡慧珍,名如其人,文如其人。你若不信,看看她庄重典雅而又不失时代风味的衣着、看看她透着浓郁书卷味的青春笑脸,你绝对想不到她已经是一个有着十六七年教龄的“老”教师了。不知道哪位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因思想而秀美。”这大概用在胡慧珍老师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吧。 孤客天涯 2012年11月3日凌晨于临潼迂公斋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