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那一抹忧伤源自何处 |
正文 | 自打学习识字组词时,老师就一直教我们去读一些精粹文章,到最后学着去品味。其实,我一直不明白的是,读者和作者真的能通过文章就心有灵犀?这大致是有些夸张。 古往今来,太多的文人骚客,茶余饭后,吟诗作赋,人生起落,悲欢离合,于他们而言,有时就是执笔一抹,有时甚至因自嘲,反倒落了个“悲情大家”,颇有一代大师之风起云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们往远了讲,最初人类改变茹毛饮血的猿人生活,是因为人们有了智慧,有了制作劳动工具的能力,可以小范围的去改造一些客观因素,因而,人类慢慢壮大。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也和动物一样,只考虑填饱肚子,那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多的愤世嫉俗和多愁善感? 我个人不会也不善于去用一些华丽的词藻,因为,在当下这种金钱和权利充斥的时代,任何可以产生共鸣和被大众接受和喜欢的东西,终将被商业化。所以,而今的一抹忧伤‘几番生离死别确实是多少都有些加工。本来,我们都喜欢朴实,现在,我们却沾染了虚荣,再奢华的外表,也不能改变它本身内在的价值,所以,何必那么麻烦。读者一直没有挑剔过,是我们一直要做到所谓的“专业”,这样,岂不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但凡看过四大名著的都知道,它们仅仅是在述说,述说一个可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饭后闲话,有心人把它们完整的在纸上呈现了出来,所以,他们值得敬仰的是,把这个坊间流传不止的东西很好的保存了下来,这是难能可贵的。 有的人可能会觉着这么说会有以点概面的嫌疑,我承认,可是,毕竟时间的长河在流经历史的途中总会遗失掉一些不显得那么瞩目的东西或是文化,三人成虎,这道不尽的款款忧伤早已让我们不那么衷情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了,又有几人还能秉承着传统到迂腐的准则去做事,恐已无几人了,呵呵。你好就是你好,为何要把它改到面目全非,既然都想做大师,为何不去尊重历史,既然只为抒情,为何要改了又改,你抒的是你的情,不是读者的情,如果只是这样,复制和摘录完全可以成就一些精粹,请收收咱们那富裕的感情元素,短短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要非说到多少篇幅才满意,作文会有话题,也有字数限制,乃至文体,然而,生活就是生活,所谓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可我看到的都是偶像剧…… 弓不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