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刻不容缓
正文

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刻不容缓

作者:麻秀甲

近日,佛山市南海区召开食品药品安全百日行动战果发布会时公布该区食药监部门在对食饮品领域进行突击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一大排档竟用罂粟壳作为香料熬制小龙虾,11处猪肉档添加硼砂,发现7名无证经营者在某村一间卫生条件极其恶劣的出租屋内使用自来水生产灌装“怡宝饮用纯净水”。在本次行动中,共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9803家次,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944宗,涉案货值745万余元,移送案件27宗,刑拘犯罪嫌疑人36名。中国市场之大,佛山市南海区只是其冰山之一角。从这些数据就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刻不容缓,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亟待重拳出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舌尖上的安全”关乎着每个生命个体之安危,连接着每个家庭幸福之根叶,牵动着亿万人民的神经。现在,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老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更是时刻牵动着人民大众之心,而近年来发生的“口水与泪水齐飞,假货共长天一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却数不胜数。“地沟油”、“毒豆芽”、“石蜡大米”上各大星级酒店的餐桌;火腿加敌敌畏、皮鞋做果冻、咸鸭蛋加苏丹红、米线加明矾、塑料做猪耳、福尔马林浸泡制成的火锅底料等等违法乱象更是在各个街角摊点大行其道,假货充斥着市场上的每一个领域。速生鸡事件、鸭肉制毒羊肉事件、“大头娃娃”怪象和“三鹿事件”更是挑战人类良知的底线。为什么随着打假次数的递增,毒食品的罪恶火焰却燃得越旺呢?以广大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的教训,究竟有多少被汲取,又有多少被遗忘?归结起来,有主客观上的原因。客观上,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金钱与身俱来的魔力以及经营者欲壑难填;二是国家监管制度存在缺陷;三是行政执法部门对制假售假的惩治力度还不足以对制售之人形成威慑;四是社会道德约束力的弱化;五是群众图便宜的心理倾向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木心态让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六是群众维权意识和鉴别能力不高等等;主观上主要是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和“金钱至上”等扭曲、错位的社会价值观引导所致。

“毒食品”恶意搅乱市场公平、诚信、自愿交易的原则,导致社会出现信任危机,人民群众对之深恶痛绝,向餐桌污染宣战,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时不待我。那食品安全问题这张“牛皮癣”怎么才能将其治断根呢?

政府要打好组合拳。食品安全犯罪损伤的不仅是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有政府的公信力。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应抓“牛鼻子”、碰“硬骨头”,加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顶层设计,制定出机制联动、责任明晰、操作性强、惩治威慑力大的法律法规来封堵现实法律的漏洞、健全市场管理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监管、查处、问责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食品的生产原料、出库、销售等环节实行无缝对接、动态监管,严控高毒农药和其他工业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从源头切断毒食品的毒源;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消费者、消费者协会、网络媒体等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工商、食药监、公安、农业、环保等执法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既要加强情报信息的共享,又要加强部门的联动,使法令制度不是沉睡在墙上的文字,而是发挥社会监管职能的律章。对于顶风作案、以身试法的制售假者,政府应及时亮剑,打出自己的一套“快、狠、准”且攻防兼备的组合拳来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商家要划好诚信拳。大凡商者,皆以盈利为目的也。但必须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不能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之安危。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打好诚信拳,利润自然会不请自来。若仅从谋个人利益出发而置大众利益而不顾的经营,小到会失去顾客资源、因丢诚信而名誉扫地,大到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最终自掘坟墓、死有余辜。所以,商家在经营之前必先怀感恩之心去修身立德,提高个人道德品行,讲求诚信经营和阳光经营,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构建文明、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买家要修好内家拳。任何一种制度,都会在某些层面存在一定的弊端,而提高自身素质则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好方式。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加强学习,提高对伪劣产品的鉴别能力,学会用法律作为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自觉抵制有毒有害的商品,使假冒伪劣产品因从我们身上找不到突破口而偃旗息鼓。

群众要练好擒敌拳。社会管理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而人人有责,群众要提高对毒食品危害性的认识,将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报告国家相应的执法机关,以“零容忍”的态度参与打假,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朝着阳光的道路上前行,毒食品、假货也就会自然地退出市场。

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国家行政机关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加强对市场毒食品的打击整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结合实际制定出管理本区域的食品安全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会议精神,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重拳出击、快速整治,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构建责任战线,筑牢食品安全的城墙,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全力扫除广大百姓心中的阴霾,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岑巩县思旸镇人民政府党政办麻秀甲供稿)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0:29